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省级国内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下简称“城规专业”)9届学生(2008级-2016级)地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的经验与总结,认为该课程开设对学生“普范”认知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形式转变、教学考核多元化等措施,能有效改善城规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等应用基础的忽视,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创造型、实践型的“三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地学综合实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显性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下简称“城规专业”)是基于人-地关系展开研究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人口、资源、环境中的因子,立足于宏观、中观,展开合理有效的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为区域经济建设奠定蓝图。随着经济与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文及城乡规划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与之矛盾的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偏重于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对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的应用基础略有忽视[1,2]。地学综合实验课程从“人口-资源-环境”角度出发,整合自然地理学、地质地貌学、土壤学、资源环境概论等课程知识体系,辅之以野外实习,强化于实验室分析处理,从而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培养创新型、创造型、实践型(“三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经过9届学生(2008级-2016级)的课程开设探索研究,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城规专业立足于城乡规划与资源环境的基础,确定该专业的交叉属性,建立了“三型”人才培养的地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并通过与不同上升学科的无缝对接整合,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反响良好。
一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的特点
毫无疑问,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与地理、地质相关专业的地学综合实验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两类专业自身的学科发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两者在实验教学过程存在明显的偏重点。这些偏重点可以反应出城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只有抓住城规专业本身发展的特点开设地学综合实验课程才能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侧重“普范”认知的培养,地学相关专业侧重地球科学-专业精神的锻造专业性质的不同,导致其在相同课程的建设中有着不同的理念和侧重,尽管其目的都是培养相关的学科人才。地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突出对学生动手、动脑等能力的培养,侧重学生探索专业学科知识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塑造[3]。城规专业学科本身具备交叉学科的特点,人才培养中注重发散性思维的灌注,即“普范”认知能力,侧重学生环境适应能力、因子协调能力的培养。何谓“普范”?可以将之理解为常规多种能力。城规专业“普范”认知培养即为培养本学科人才具有基本的常规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美学欣赏能力、规划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一系列“普范”认知能力的培养结果最终都将反馈至本专业的终极培养目标,即在区域规划和管理中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适应性、协调性、美学性等。
(二)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实践性强,实验结果具有引申性实验教学是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系统、掌握具体操作技能、形成实践科学思维、转化创新知识成果的必要手段[4]。它与理论教学存在本质的不同。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其形式可以多样(如上课、网络教学等),受场地、设备的影响较小。而实验教学在形式、设备、场地等方面都有专业化要求,实验操作的结果受场地、人员、器材、药材的影响巨大,因此必须在实验室进行。城规专业学生的地学综合实验的结果应用于规划与设计,具有很大的引申效果,因此该课程实践性要求尤其高。不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蝴蝶效应般对区域规划和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二保障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有效建设的措施
(一)观念,思想上重视通过连续对九届城规大学新生的班级展开专业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刚入学的新生对城规专业培养的理解多集中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村镇规划、CAD制图等显性课程体系,而对地学综合、自然地理学等隐性课程体系的内容持淡然、不理解等态度。调查继续跟进,关注显性课程体系的同学中的30%在大三大四的城乡规划实习中表现出不足。如村镇规划中忽视土壤母质、质地在利用中的不同设计,使得规划与实地情况不相符合。举例:在花岗岩风化母质区域设计的道路缺乏生态护坡设计(花岗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区,土质松散,易垮塌);在板岩区设计经济林建设(板岩风化成土速率慢,形成的土层浅薄),等。综上分析,地学综合基础及实验课程能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由此,城规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注重地学综合基础及实验课程的体系建设。
(二)形式,教学上改进现如今,课堂教学形式与方法多种多样,怎样找到最适合的是决定学生参与度与学生收获量的关键。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形式与方法方面,地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改革除保留传统启发式教学外,还结合学校本科教育特色,实施了级别式项目教学法。级别式项目教学法遵循循序渐进、从易至难的规律,让城规专业学生在课堂结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指导老师科研项目展开学习,旨在促进和提高“三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系列项目实验结果和效果可发散至农学、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村镇规划、CAD制图等上升课程体系。
(三)制度,考核多元化教学过程多样化,课程考核势必跟进。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的考核摈弃传统验证式结果考核,进行模块评分。模块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相关衍生内容的探讨;项目设计;规范操作;结果分析与应用;实验课外活动。评分主体:同学组队互评、指导老师评价、教学团队组评。此考核体系促使学生重视,实验报告内容区别于以往教条式抄写,出现了多种形象化描述,如照片、简化图等,实验结果分析也更全面,如水体中硝态氮(NO3--N)实验分析结论会结合地下水环境质量等级进行评级,并进一步结合周围的岩石地层、土壤类型、人类活动等进行原因与意义分析。
三展望与结束语
湖南农业大学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已摸索近十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500多位相关人才,或就业或深造在地学、环境学、规划类等相关岗位。课程传承,应发扬光大,在教学课程体系、项目内容编排、仪器设备配套、教学指导团队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教学课程体系方面可把教学时间进行切割,1/3的时间进行基础性实验项目教学,1/3的时间进行综合类实验项目教学,余下的时间进行各级别项目设计型实验项目。仪器配套方面可以结合学院实验中心(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开放平台等。教育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城规专业地学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应“站得高(指培养目标)、看得远(指教学体系)、扎得牢(指教学过程)”,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城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军.高校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2):82-85.
[2]麻春晓,毛蒋兴.基于地方性人才需求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实践[J].科教文汇.2018,434(9B):47-48.
[3]张文明,邱慧珍,蔡立群.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2015,1134(4):29-30.
[4]王涛.自然地理学课程差异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7B):78-79,99.
作者:袁红 张亮 谢红霞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