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地理教学中自主探究的有效实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教学要做到:要改变之前单一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的改变教师讲得太多、说得太多的现状,要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师的授课手段使学生们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呢?下面我就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地理活动中的有效实施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地理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来,到知识中去,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首先,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也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关键。地理学科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和生活意义,也是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据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所需内容,找好教学的切入点,来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预设学习问题来明确学习方向,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都参与进来,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探究、动手参与
最好的学习应该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样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还有知识的内涵甚至是外延,而这样的认知往往是需要学生们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知识不如学生们亲自去认知。所以,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主动地去让学生们探究和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状况来灵活的设置教学流程和教学安排,其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即怎样安排能够使学生参与进来,在这给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思考、探究、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来体会地理学科的魅力所在,这样既提高了学科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学生总体素质的提高。
三、合作探究,总结梳理
地理知识到了一定的阶段难度会有明显增加,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依靠个体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小组优势合作探究既能够弥补学生学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会增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关系也是更为密切的,这样他们之间交流起一些问题时会更加方便与快捷,一些问题通过交流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这种交流是多向的,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等等。交流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如何设、安排、引导,最后和学生一起来总结梳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综合素质。
四、社会实践运用新知
地理学科的实践也是教学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地理教学要通过实践去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创造力能发挥到实践生活中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学自己能学会的书本知识,对于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知识,教师诱导学生以问题为案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实践知识,教师要加以指导,从而把新知识纳入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例如,鼓励学生把新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会有用的地理,这样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心理学主体性活动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过程是塑造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是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统一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主体性教育的归宿,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和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一堂好课,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知识不仅得以巩固,更会有能力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有能力进行自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好,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其综合素质也能上新台阶。
自主探究教学法正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作者:周海涛 单位:江苏省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