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活力党建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增强高校党建工作活力,是适应现阶段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的竞争和较量越发明显,尤其是不同思想文化、价值理念的相互影响和碰撞对当今国际社会和国家、地区的影响愈演愈烈。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大肆推销其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不仅加剧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且给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与此同时,由于目前国内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很突出,加上西方各种思潮、价值观的强烈冲击,使得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取向的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趋势越发凸显,导致一些国人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严重失衡和偏差。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消极现象的存在,客观上给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立足新的起点、新的高度,全面审视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对高校党组织来讲,必须站在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把握着力点,找准切入点,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新时期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真正做到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组织保障作用。
(二)增强高校党建工作活力,是进一步推进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客观地讲,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高校自身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内涵、理念还是从培养目标、定位来看,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上,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很大差距。尤为严峻的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越发强烈地期盼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这一矛盾日益突出。某些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体制和方法与素质教育要求还相差甚远,教学水平总体不高、特色不够突出、行政化现象还很严重。另外,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一些高校生源素质良莠不齐,教学基本条件很难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所有这些都对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各高校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一根本原则,清醒地认识越是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就越是需要更加坚强有力的党的政治领导。“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①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新要求,各高校党组织必须深刻领会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目标,进一步激发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核心保障作用,以此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二、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不可否认,目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相适应之处,甚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具体表现在:第一,某些高校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党建工作被“弱化”。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有的高校主要领导缺乏全局意识,片面地认为学校要想在激列竞争中求发展,关键还是看教学、科研和硬件建设过不过硬。为了使学校在竞争中提升位次、避免拉后,学校不惜花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一味地抓专业建设、引人才、扩规模,对党建工作却重视不够,即便认识到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也是很少顾及,导致党建工作在文件、会议和口头上提得多,行动上落实得少,“重教学、轻党建”的现象还很严重,给学校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第二,“党政不和”的现象在一些高校还时有发生。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理顺高校党政关系,实现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保证高等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有的高校还没有真正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没有解决好党政工作界限和职责的问题,导致“党政不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严重地制约了党建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党的宗旨观念、党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在某些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头脑中渐渐淡化。伴随着改革大潮的不断冲击和各种思想意识及价值取向的影响,有的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的思想认识出现了严重偏差。在个别高校领导干部看来,党组织只不过是他们达到个人目的、捞取政治资本的平台和工具,在名利、地位面前,党的宗旨观念、党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早已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此外,由于有些高校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在师生员工中没有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工作、生活在这些基层党组织中的一些党员对党组织失去了信心和认同感、亲切感,党的宗旨观念、党组织意识和党员意识也随之降低。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在高校的领导核心地位。第四,一些高校的党建工作还存在比较突出的“夹生饭”现象。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不认真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和新途径,思想陈旧,观念僵化,方式方法落后,不愿意也懒于做深入细致的具体工作,有时即便做了,也是走走过场,造造声势,摆“花架子”,导致党建工作缺少活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融洽,师生员工逆反心理强,使得党建工作常常处于“上紧下松”的尴尬境地。第五,在一些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僵化”、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导致一些师生和党员群众思想认识模糊混乱。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境内外各种庸俗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对民众的冲击和影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强烈,特别是高校的师生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尤为严重。面对这样的严峻现实,有的高校却不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渠道作用,不能及时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载体,教育方法老套,形式单一,没有新思路、新举措,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严重滞后,实效性不强。另外,某些高校专门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自身理论素养不高,缺少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理论修养的自觉性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对新时期学校党员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研究得不够,说教空洞乏味、毫无章法。这就使得学校的某些党员和部分师生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和对待境内外各种庸俗的思想文化、价值理念,以致思想认识比较混乱,给个人和学校工作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某些高校在党建工作中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国内外形势日益纷繁复杂,客观上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二是某些高校党建工作缺少科学、长远的规划,前瞻性、可操作性不强,不可避免地造成党建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影响了党建工作作用的有效发挥;三是某些高校主要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力量配备和相关投入、保障方面不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阻碍了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提升;四是现阶段高校在党的组织机构与领导体制改革进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使高校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五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全面推广及广泛应用,客观上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课题、新挑战。因此,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进一步增强高校党建工作活力的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风险、矛盾、挑战之多,可谓前所未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各高校党委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学校的工作特点和广大党员干部及师生员工的思想实际,把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师德师风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不断增强党建工作活力,从而达到促进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目的。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前提。“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①在新形势下,各高校只有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才能找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水平的汇合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建工作在高校中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和核心作用,才能正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客观理性地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社会价值取向的挑战,从而使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自觉地与党中央和学校党组织保持高度的一致。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高校必须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的武装和正确政治导向的引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头脑,教育和引导他们不断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切实增强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真正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思想统一和行动一致的结合、感情交流与思想认识的结合、教育引导和自觉提高的结合,从而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进一步依法依规明确党政的工作职责,形成合力,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长期以来,如何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院)长负责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我国高校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共中央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确定了高校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并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做了专门规定。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为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党委和校(院)长的职责、职权界定不够明晰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造成某些高校党政领导班子不够和谐,甚至主要领导之间不团结、相互对立。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而且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全面深化高教事业改革的过程中,各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与校(院)长负责的关系和工作职责,党政“一把手”要率先垂范,严格依法遵章办事,牢固树立“党委领导重在决策,校(院)长负责重在执行”的理念,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切实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进而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三)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载体,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和渠道在现阶段,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和载体,是各高校在全面加强党建工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往某些高校党建工作之所以缺少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式、方法陈旧、过时、死板、僵化,工作载体过于狭窄、单一。因此,各高校必须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转变观念,从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及思想实际出发,不断改进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拓宽工作载体。一是实现由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式和工作模式,学会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供服务、主动开展工作,以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主动性。二是实现由空泛式向针对式的转变。对工作的目标、内容、措施、对象和重点的确立要做到有的放矢,以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实现由滞后式向超前式的转变。要善于分析研究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新特点,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以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四是实现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充分利用电化教育、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工作,以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性。五是实现由窄平台向宽领域的转变。通过推进党务公开、开展党内谈心活动、建立网上党员意见建议平台、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完善关怀帮扶机制等多种渠道的畅通,来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输入更加鲜明的正能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高校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把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党性原则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党性原则是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各个环节。”①只有把坚持党性原则深深融入每个党员的血液里,落实到每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党组织的形象、党员的形象才会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心中鲜活起来,也才会使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加深对党的感情和对党建工作的理解、支持。二是紧紧围绕学校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把坚定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理想信念作为高校凝心聚力、固本强基的战略任务来抓。只要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深处树立起来,就能激发他们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的热情。三是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严峻现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用审慎、理性的办法抓好解疑释惑、情绪疏导等关键环节,以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四是更多地注重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调节情感、愉悦身心方面的独特功能,用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产品去丰富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稳定。五是适应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手段的改革创新,充分利用微课、慕课和互联网、手机、博客、微博、QQ等新兴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五)进一步加强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建设,为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过硬的人才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讲,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和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某些高校党建工作之所以没有生机、缺少活力,与一些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各高校必须按照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着眼于夯基筑力强队伍的目标,着力培养打造一支讲党性、品行优、党员群众口碑好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为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提供过硬的人才支撑。一是加大党务工作者的选拔力度。把忠诚党的事业、政治觉悟高、热心党建工作的同志选拔到党务工作者队伍中来,同时做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二是不断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培训目标要求,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拓宽培训的途径,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三是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保障激励机制。通过不断落实和完善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机制、个人发展机制和关怀机制,解决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党建工作之中,更好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四是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严管理,从严要求。对那些不认真履职尽责、品行不端、群众反映强烈或党员评议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持党务工作者队伍的良好形象。
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纵深领域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已经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对于各高校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贯彻落实。因此,各高校党委和党政主要领导必须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高教事业负责、对师生员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水平。只要紧紧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充分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上下一心,各尽其责,就必定会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活力,为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作者:贺电单位:吉林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