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思考(共7篇)范文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思考(共7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思考(共7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思考(共7篇)

第一篇:党建工作的德育功能

一、高职院校党建、德育一体化具体路径构想

1.指导思想一体化。高职院校党建、德育工作始终都要围绕把我们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工作。正因为二者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所以,这也就成为本文提出建立高职院校党建、德育工作一体化工作体系的根本依据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要对二者的指导思想进行新的概括和浓缩,使之旗帜更加鲜明,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成为指导高职院校党建、德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2.队伍建设管理一体化。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是高职院校党建、德育工作重要而具体的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党建、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是高职院校党建、德育领域的专家,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党建、德育工作规律,领导高职院校的党建、德育工作。对党建、德育工作者、辅导员、“两课”教师、学生骨干队伍要实行一体化管理。

3.质量保障体系一体化。要提高党建、德育的质量,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党建、德育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这是落实建立和健全高校党建、德育长效机制的具体举措和有效路径。因此,应该改变对党建、德育分别进行测评的办法,建立一体化的质量保障和测评体系,从而使高职院校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重复的迎评中解脱出来,扎扎实实做好平时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党建、德育一体化具体作法

1.明晰学生党建工作理念,把准党建工作灵魂理念是学生党建工作的灵魂。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自身办学实际、学生实际,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理念,准确进行学生党建工作定位,理建工作思路,增强党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2.构建一体化的教育培养体系,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关键。目前,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由学生党支部、二级院团总支、学生会、专业社团组成的一体化的学生党建工作协作平台,使学生党建工作与常规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相协调,形成协调、有序、长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机制。

3.构建学生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党建工作考核评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于构建客观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管理理念的创新,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的借鉴和运用,强化过程管理与工作程序上的“规定动作”,确保学生党建工作真正规范有序、真正落到实处。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落实责任是搞好高职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前提。要站在学院党建工作全局的高度上,理清学院党委、学生党支部各自的责任和权力,建立二者相互衔接、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强化学生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

4.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改革学生党员教育形式和方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两课”教育教学、课外活动、学院内设党校教育等传统有效的工作载体。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作,使网络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如开设党建工作网站,推出一些导向正确、体现时代特色、符合当代高职生心理要求的主页和栏目,建立支部网页、QQ群、公共电子邮箱、个人博客等。借此与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互动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传达党组织的声音。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空间,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渗透性、有效性。

作者:陈维忠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党建资源为学风建设服务

一、党建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具体的理论遵循。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皆因这个政党从一开始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人类发展史上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备的理论体系,并结合中国实际不断的丰富发展这一体系,最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目前党建工作为高校学风建设所提供的理论遵循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习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学风建设也应在党的指导思想引领之下开展,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输合格人才。二是坚持党的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与学风建设相关的内容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论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提高教育质量,在教育过程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风建设的开展也要面向十八大确定的目标而进行,才能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三是要坚持贯彻落实党章。习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可以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教材,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入掌握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纲领和重大方针政策,激励他们自觉践行党员标准,主动向党组织靠拢。

二、党建工作为学风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支持

高校的学生党组织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按照党章的规范要求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机制,成为高校党组织各项活动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也学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一是一以贯之的教育实践制度。我党历来重视党员的教育与再培养,而且我党向来善于在总结经验教训中改正思想路线,校正前进方向。早在延安时期,针对党员中出现的各种倾向性问题,形式主义、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党八股等不良作风盛行时,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通过对全党同志的教育与思想清洗,使党内风气焕然一新。十年动乱的惨痛教训后,我党决心将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就在改革开放开端之际,全党自上而上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终于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使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走上了正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更加注重对党员的教育引导,对意识形态的掌舵把航,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组织开展了“三讲”专题教育活动。200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转发中央“三讲”教育联系会议办公室、教育部党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同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坚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领导体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占领教育阵地。”可以说,当时全党全国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在高校范围内结合得更具体,实践得更深入,对广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更长远。随后,结合各个时期的党情国情社情,我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便进入常态化轨道。2006年3月4日,同志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在干部和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以“八荣八耻”为基本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而且还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一以贯之的教育实践制度,经常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二是党内民主制度。“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经过运动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处理党内关系的正反面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党员和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这些政治生活准则,既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长期坚持的组织生活原则,又是组织开展党的各项活动应该遵循的制度机制,其好的做法,可以直接指导学风建设实践,起到明确思路,指明方向的作用。例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的民主集中,发挥党内民主,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更加民主化正常化,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可以吸收这种代表大会制度,从学生中广泛征求各种类型的学生代表参与进来,充分吸收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学风建设的群众基础,更加科学、全面、民主的丰富学风建设的内容和内涵;党的选举制度,包括党内进行选举时,必须遵循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以及候选人名单由党组织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这种制度有利于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保障选举人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这对于各高校如何组建一个让学生信服又能受党委领导的学风建设领导机构,形成一个健全的学风建设领导体系,就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张晓敏单位:沈阳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第三篇:党建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

一、党校党建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建设方面出现的问题党务工作相关的队伍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大多数比较年轻的教师对行政工作都是不愿意去做的,对党务工作也是不想去做的,导致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对党务工作比较轻视,不仅党务人员的工作地位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就连党务的作用都没有得到认可,不仅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重,还具有较低的待遇。大多数的党校党务工作中年轻人是很少的,就会出现一些党务工作的部门岗位空置的现象,并找不到适合的人选。

(二)政治信念上的问题会有一些党员对党组织出现缺乏信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上,二是思想上比较消极;三是不思进取等等,认为党组织开展相关的活动都是比较虚的。还有一部分的党员老师有一些错误的理解,认为自己入党之后就可以把案前书较好就可以了。还有比较少数的党员说一些损党的话,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先进性。

(三)职业道德上出现的问题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党员就会开始出现拜金主义的思想,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党员在谈工作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报酬的现象,把自己是党员的身份完全抛在脑后,也没有起到表率的作用。

二、党校党建工作在教育教学上进行改革的相关措施

随着党校党建的工作不断面临着不同的新情况,问题也处于不断增多的状况,党校党建的工作形式上的落后显得日益严重,所以党校党建工作要加强进行改变和创新,对比较传统的形式进行有效的打破,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的提高党校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加大其工作的力度,提出相关的措施:

(一)对切入点进行找准,对党校组织建设进行有效的强化,为了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必须要与党校的基层组织进行有效的结合。一方面是公开选拔的民主途径,对党校相关的领导班子进行加强,不仅要对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还要对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改善,建立一个有活力以及有团结协作的领导队伍;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不仅具有政治素质较高的党员老师队伍,还要建立一个业务水平比较强的党员老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再一方面就是对党校党组织进行合理的建设,促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对党建进行严抓,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加强党校中的政治核心,提高党校教学的质量。

(二)党工作的领域要进行不断的深化,要把党校教学工作和教学实践这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宽党建工作的范围。对党组织凝聚力有一定影响的主要因素:一是组织生活上具有一定的程式化;二是思想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空泛化;三是活动形式比较过于单一化等等。这就要求党建工作一定要和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不断的扩宽党建教学工作领域。

(三)对基层的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不仅对工作目标进行制定,还要对工作计划进行制定,从党校教学实际进行出发,并建立起基层制度以及工作调研制度,对基层的工作状态要进行及时的了解,实事求是为基层解决困难,把党的政策和方针要在基层上进行有效的落实,不断的提高党员服务水平,根据党员的实际思想工作,不仅为党员教师提供学习教育机会,还要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要建立职工困难金,作为领导干部要积极的联系困难职工,并建立一个志愿者帮助困难职工的小组,开展献爱心、送爱心以及扶贫的活动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赢得群众的信赖。

三、总结:

随着经济飞速的发展,党校党建教育教学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并对党校党建教育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提高党校党建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促进党建教育教学的发展。

作者:董梅单位:义县县委党校

第四篇: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科学筛选党建网站的内容,处理好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我们在实际创建过程中精心构思,打造党建品牌栏目,如最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创资料,最丰富的党的文献、政策,最前沿的党建理论动态,最真实的“第一时间”党建信息,最鲜活的健康向上的影视作品,最热门的时政要点,最亲切的身边人和事等,还有尽可能多的如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优秀党建网站链接。这些栏目一定会受到在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产生积极的影响。信息工程学院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率先在学生组织中设立“网络文化与管理部”,在各班设立“网络委员”。网络委员成为班组网络思想政治建设标兵,重点负责班组的网络文化建设,协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信息工程学院将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与网站制作、管理与维护,建立一支学生自助、协管队伍,使学生既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又达到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目的,将单向的被动教育转变为互动的自我教育。

(二)借助信息技术,将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起来将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内容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紧密结合,培育学生成才。充分发挥广大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开发,逐步扩大影响面和实际价值,以此吸收更多优秀的师生到党员队伍中来,达到将专业学科建设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结合,使整个党组织更先进、更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网上党建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大学生成才。基层党组织及党建工作者利用网上党员之家、网上党校、博客、书记信箱、院长信箱以及邮件、QQ、短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与热爱网络的大学生交流沟通,在党组织和党员、党员和党员之间建起一座互相沟通的桥梁,增强互动性。用党建工作者特有的哲学思维、人生经验和高尚人格向年青人言传身教,建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当前浮躁、迷惘、渴望成功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专业和学科上的积极投入和获得的回报实现自身价值增值。

二、以搭建多种平台为突破,创新网络党建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党建网络工作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经常都能沿着将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的复杂性相结合,将无形与有形的平台相结合这一条主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开辟新途径。

(一)、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开拓网上党建新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学院党总支充分运用校园网,有的是创新组织形式,组建“网络党支部”,有的是创新监督模式,实现党建监督进网络,有的是创新党务管理,开发网络党务管理系统。在这些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统一。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延伸,搭建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等平台,构建网络党建工作新格局,实现学生网络党建工作虚拟与现实的结合,达到党建网络阵地的有效占领。

(二)、通过志愿者平台,锻炼学生党员的意志和品质。当前,在高校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阵地。高校各级党总支、团总支可以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平台,号召学生党员参加各种志愿服务,从中锻炼党员的意志和品质,充分展示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对一般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也起到接触社会、为人服务、方便别人的正能量传递作用。例如,在去年的迎新工作中,到处都能看到众多志愿者的身影,其中就有我们的学生党员,他们以更为认真、谨慎、负责的态度为大家服务,充分展现了党员的良好风貌和奉献精神,同时为其他的迎新志愿服务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三)、通过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各学院党总支应秉持“育人”理念,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以省级和校级实训中心为载体,依托全国各专业技能大赛和权威的技能考证等方式,结合丰富的专业师资力量,在各学院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活跃广大同学的课外科技活动,彰显学生的蓬勃朝气。突出了在校大学生以学习创新服务社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的主体参与性和能动性,实现了将教育方式由一般号召型向真理感召型、由“灌输”式向“渗透”式转变、进一步扩大了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四)、通过学生社团平台,引领学生靠拢党组织。多个学院党总支坚持开展党章学习小组活动,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这样的循序渐进思路,在历次活动中,同学们走访伟人故居,参观各类党史纪念馆,通过学党史、知党情,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不凡历程,体验建党9O多年的艰辛历程,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励青年一代奋发图强、积极上进、总跟党走。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高校党组织在全面考虑党建网络工作的发展策略时,要根据当代大学生活动的广泛性、兴趣性和时代性,不断拓展党建网络覆盖面,注重有形与无形的联接,着力突破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组织活动载体,增强党建工作活力。

作者:蒋学勤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第五篇: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1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学生党建工作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挑战。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他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倾向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的政治心理还不够成熟,如果接触过多的消极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就会对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作为党务工作者,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应对这种新挑战。

1.2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倾向。一些大学生受到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认为入党就是为了以后仕途的发展和早日升迁重用。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有的学生认为,具备党员身份的毕业生在择业中就拥有了一个竞争好岗位的砝码。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入党动机,明确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2.1重视大一新生的入党启蒙教育。笔者主张优先从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配助理班主任,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有利时机,向他们宣传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党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新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2采用培养团队的方式考察学生党员。参考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党员培养模式,组成一个培养团队,综合考察。培养团队由一名正式党员、一名预备党员和若干名(N)入党积极分子组成。党员对团队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其中,预备党员协助正式党员开展工作,正式党员在培养积极分子的过程中同时考察预备党员,在培养团队中开展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传帮带”工作。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较高效率地承担繁重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而且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积极分子各方面的情况并及时引导教育。例如,有的积极分子担任学生干部,工作能力突出,但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出现挂科情况而达不到入党条件。采用“1+1+N”的模式后,学习能力较强的培养对象可以帮扶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3端正入党动机,严格发展党员质量关。在发展学生党员时,要从入党动机、学习成绩、同学关系、社团工作情况等方面全面考察发展对象,坚持标准,严格把关,把优秀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2.4加强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大力倡导奉献精神,使他们深刻认识作为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一是加强监督和教育,要求学生党员在同学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党员必须先做到;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三是给学生党员分任务、压担子,让他们组织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在学生工作中锻炼自己、示范他人、服务群众。

作者:罗集丰黄斌倪盛盛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校企党建合作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意义

(一)丰富校企深度合作内容、搭建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平台的需要党建工作是一项事关校企双方事业健康发展、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优秀校企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党建合作理应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党建合作将成为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的优先选择。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单纯依靠教学或学生就业管理部门,易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不高。加强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建设必须有一个整合能力更强、辐射范围更广、领导层次更高的平台。对于学校而言,要想搭建这个平台,加强教学资源和学生教育资源统筹管理,只有进行党建合作,实施党委的统一领导。党建合作一旦展开,会涉及双方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从教学和经济生产领域扩展到思想政治和精神文化领域,从具体的部门和个体到整个单位的组织和群体,覆盖的范围将明显扩大,传统的校企合作将被注入新的生机,呈现全新的面貌。

(二)实现校企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党建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组织,作为先进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党建工作在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但相对而言,校园缺乏企业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民营和私营企业,虽然在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活动的开展方面不够规范,但党组织文化和现代工人党员的风范值得“象牙塔”里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学习。所以,学校与企业加强党建的深度合作,对于推动双方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基本途径

将校企合作纳入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认识局限,传统思想认为校企合作与党委工作无关,把校企合作从党委的议事议程中排除,忽视校企合作,意识不到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切实将校企合作纳入高职院校党委引领学院实施开放办学的指导思想,作为纲领性的内容,从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角度,贯彻到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使之成为指导整个办学模式运转的核心内容。党建组织是实施各项合作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大力加强组织建设是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双方党的日常工作机构和职能部门的作用,赋予其开展校企合作的职能。

将校企合作和传统的党务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为双方中心工作提供更加务实的服务;升级双方的组织架构,成立共同的党组织机构,实现共同的政治领导。比如“在具体分析校企双方传统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成立由高职院校党组织牵头的校企党建联合组织。该组织按照校企双方架构,分为联合党委、联合总支和联合支部”,联合党委宏观指导对接过程中的党建工作,下达党建阶段性工作任务,下发党建工作文件,考核党建工作状况,在实现双方全面党建合作的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的深度改革,实现校企一体化,组建董事会和理事会,实行共同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

开展行之有效的党建活动是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基本要求。校企双方党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党委换届大会、党支部结对子、纪念党的生日大型活动、党员先进典型学习、党员奉献活动、签订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培养协议、党员竞赛活动、党员考察学习活动、入党宣誓仪式等形式,不断整合、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创建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场所,进行校企之间的党建合作,拓展双方的合作领域。开展长期稳定的校企生产一体化合作是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的内生动力。校企党建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党务工作的层面上,党建合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双方中心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把提高效益、促进发展作为检验党建合作的最根本标准,要彻底解决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层皮”的问题,探索并建立校企生产一体化合作的运行机制。所谓校企生产一体化就是要通过校企党建合作,全面实现党政合作,重点开展融资合作、师资培训交流合作、学生订单教育合作和“校中厂”生产教学基地建设合作,从“人、财、物”全方位实现双方利益的融合,形成一定的约束机制和利益风险共同分担机制。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是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实力是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组织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校企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学校和企业通过在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对提高劳动生产力、提升竞争软实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订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可见,全面拓展校企合作途径、创新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是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党建合作是校企合作的薄弱环节,校企之间的党建合作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全面深化校企党建合作对于校企双方来说,具有战略性的意义:既是校企双方面对市场竞争谋求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校企双方党组织全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

作者:潘玉昆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第七篇:学生党建工作衔接的问题

一、学生党员党建工作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方面1、入党动机多样化,政治信仰不够坚定。在与新生党员的约谈中发现,新生党员的入党动机多样,有部分认同并愿意追随党的事业。但也存在部分受家庭或老师的影响,被动加入党组织,把入党作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或为了扩大在大学的影响力,让自己在进入大学后能有更高的起点,有优越感,能得到辅导员、学校的重视等动机,政治信仰不够坚定。2、缺乏系统培养教育,党校修养不够。我国高中阶段学生择优培养发展党员的工作不断加强,而且效果显著,但是,部分中学在党建工作中,由于受高考压力的迫使,党课没有正常开展,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完成党课学习,对党的基本认识不够,党性修养不深。

(二)先进性体现方面多数新生党员在高中阶段品学兼优,但入校后,由于对党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理解不清,容易淡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削弱自身的党员意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对自我的监督管理,因此,未能发挥好党员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非个人意愿性入党较多。部分中学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为了推动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及提高自身学校的知名度,直接要求学生入党,导致新生党员中存在部分非个人意愿性入党情况。第二,有的学校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标准,重成绩、轻品德,在发展过程中掌握政策不严,党组织标准性不高。第三,高校审核入党材料时对入党程序存在问题,甚至入党条件不成熟的新生党员,高校对于是否取消其党员资格无统一标准。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是旗帜、标兵、榜样和表率,高校新生党员的整体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高校培养发展的党员整体素质。因此,做好学生党员培养管理中中学与高校的衔接,充分发挥好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做好中学与高校党建工作衔接工作的措施

(一)组织关系方面党员身份的确定以完整的档案为依据。新生党员入校后,所在学生党支部应督促新生党员尽快将组织关系予以有效转接,党员身份的确立以完整的党员档案转接手续完成为依据。对于个别党员档案资料不够齐备的新生党员,由所在学生党支部督促新生学员回原中学党支部补齐。严把预备党员的转正关,转正工作由中学、高校共同完成。新生预备党员到校后,应立即编入党支部并确立培养联系人。新生预备党员一年考察期满前,高校党支部应发函至原中学所在支部,请其提供该生入校前的培养考察意见,中学、高校的考核表现均为合格,且时间连贯,可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转正。对于未能提供其入校前培养考察意见的,则入校后考察一年再讨论转正,并在转正材料中为其出具未能按期转正的说明材料。对党校结业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新生进行身份审核,具有实质有效材料的,所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应予以承认。

(二)思想教育培养方面构建新生思想理论教育体系,提高政治觉悟。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开办“新生党员培训班”,组织新生党员深入学习《党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党的理论知识。定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及时掌握新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新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通过组织新生党员参与各类理论学习活动,全方位提高其思想理论水平,并自觉将党的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品德和政治素质,使其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达到党组织的要求。

(三)新生党员管理方面规范新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由于新生党员可塑性较强,通过规范的管理,使新生党员养成良好的组织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构建激励引导机制,有效实施目标管理。对于表现突出的新生党员,应予以党内表彰,激发其自觉性、进取性和创造性。构建监督约束机制,实现组织严格管理。监督和管理紧密相连,对高校新生党员的培养教育落到实处,须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如,完善学生群体的民主评议新生党员制度、落后新生党员的批评惩戒制度,保证培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在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同时,应完善日常管理机制,做到思想理论教育和实践感悟教育并重,通过加强对新生党员的管理和要求,使新生党员在实际行动中,自觉主动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杨洁单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