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范文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就业市场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企业却招不到人的困境。从大学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这一内在逻辑出发论证了供给侧改革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适切性,认为高校的供给质量和水平与大学生就业情况息息相关。然后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集中表现,问题主要在于高校层次、专业结构、人才素质与就业市场要求的失衡。最后从高校这一供给主体出发,认为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发展定位,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供给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实现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就业竞争力;对策

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为去除社会的无效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教育界人士也受到启发,开始思考如何利用供给侧改革这一思路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人才供给质量欠佳、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本文也希望能够借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矛盾,使高校调整专业结构、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等,以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来源于19世纪初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即萨伊定理[1]。该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经济滞胀时期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并且出现了供给学派。但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理念的出现在背景上与供给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理论内涵与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学说也不尽相同,适应中国情境的供给侧改革具有更加宽广的内涵。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优化需求管理并且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核心在于扩大有效供给,而扩大有效供给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的前提又在于完善生产要素供给[2]。从供给侧看,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四大要素。其中,劳动力配置是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经济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大学毕业生作为新兴高知的劳动群体,他们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自然要优化他们的岗位配置,使他们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供给侧改革视角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合理性

供给侧改革是由于经济领域出现了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失衡等一些问题而提出来的,同理,高等教育的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发展导致大学毕业生规模粗放式增长,由此引发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这二者都是供需失衡的结果,所以供给侧改革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有实际意义的。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部分,其内在运行逻辑是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高校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人力资源的供给侧,用人单位则是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端。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高校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包括人才供需的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的匹配[3]。我们都知道高校具有培养人才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也充分反映高校提供的人才需要有实际的才能,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 需要。如果高校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产能结构性过剩,那么,高等教育对经济新常态发展的人力资本支撑作用就会弱化。也就是人力资源这一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毕业生数量年年递增,所以人才供给在数量上出现了剩余。但是,由于大学发展过程中呈现粗放式增长,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从而出现了供需失衡的问题。既然是供需失衡的问题,那么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可行的。

(二)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以高校人才供给引领社会人才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前瞻性高校人才培养应该具有超前性,这样才能引领社会发展,不至于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市场导向”人才培养,实际上主要是以被动满足“需求侧”向就业市场输送人才,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以供给侧人才培养的超前性和创新性才能适应和引领社会需求,也导致高校培养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大学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逻辑,人才供给相对于市场需求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稳定性。比如当年热门的专业,在读完四年大学之后,可能就是冷门了。或者某一专业热度过高,导致生源大量流进该领域,以至于该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时遇到太多“同行”,造成就业难的局面。因此,过分强调“市场导向”必然导致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进而产生各种形式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不管是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还是大学人才供给应该引领社会发展这一理念来看,以供给侧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矛盾都是比较合适的思路。

三、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表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上升。每到毕业季,媒体报纸上都会出现“史上最难就业季”这样的大标题,反映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从高校与用人市场之间的矛盾来看,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高校人才供给的层次结构指高校供给的专科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数量比例。而我国自从大学扩招以及鼓励民办教育之后,本科生数量逐年上升,2011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279.6229万人,2015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58.5940万人;而专科毕业生的人数则比本科生人数少,2011年专科生为328.5336万人,2015年为322.2926万人。但是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该在研究生、本科和专科层面构成金字塔状。显然,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出现本科生过度培养的问题[4]。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尚未完成而又急需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固然需要培养大量高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但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到“创新型”国家的转变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专科毕业生依然有较强的需求。所以,大学生就业时遇到困难,也可能是市场并没有那么多管理或者更多高端的岗位,而是需要更多熟练的技术工人。所以,大学生就业时就出现了结构性的失业问题。

(二)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是指各种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的数量比例结构。比如工科、理科和文科毕业生的数量,划分地更具体就是指不同学科门类了。尽管高校的专业设置是以市场出现的新需求为参照标准的,但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和滞后性,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仍然会出现某些专业很难就业的状况。比如农学类、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发展迟缓,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致使现代农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如食品快速检测、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专业的毕业生缺乏,而现在毕业的传统农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5]。但是,那种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观点也不太准确。首先,市场总是不断变化的,有着自身的运行逻辑和规律,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跟进。其次,高校是独立的组织,教育也有自身培养人才的发展规律,教育不能成为经济的附庸;反之,高等教育应该是要发挥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而不是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所以,高校专业设置应该具有适度的超前性,这样大学生毕业时才能不落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站得住脚。

(三)高校毕业生的素质结构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不匹配有些大学生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不能达到用人单位标准,导致就业出现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不强。高校在人才培养时更加注重的是通识知识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但是很多专业知识并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讲解或者说缺少实践层面的操作。同时,在心理素质方面,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较多,从小没有遇到什么挫折和压力,所以抗压能力较弱。然而,用人的标准与学校却是不同的。在能力方面,他们希望大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在心理素质上,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任务,自然要求大学生也能够有抗压能力,发挥更大的生产作用。岳昌君等调查发现:规模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如同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机器人,理论知识学习有余,而能力方法训练不足,非认知能力的培养严重缺失[6]。许多毕业生并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面对淘汰过剩产能、去除无效供给的现实,如果大学生在素质结构与用人单位要求不匹配也会导致就业难的状况出现。

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强创新性、精准性、高效性供给。高校毕业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是具有先进生产力的群体,因此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利于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我们以高校为主体,提出了几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主要观点如下:

(一)高校应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切勿盲目扩张首先,这就要求高校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避免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以及人才培养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问题,明确自身在人才供给与服务社会上的优势和供给责任,来达到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要求,这样才不至于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虽然我们强调高校要独立自治,不能过多地受到政府行政权利的干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以及层次结构具有把控全局的能力。所以尽管供给侧改革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高效率,但是教育具有特殊性,仍然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除此之外,不同类型的高校也需要政府在顶层设计和大政方针上要做出一定的引导。例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明确和坚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对于民办高校,就应该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跟风和模仿那些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型高校。而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做好学校自身类型定位,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只有各高校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不浪费教育资源,减少无效供给。

(二)高校自身作为大学生的供给方,要注重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前瞻性首先,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出现,传统的专业结构可能不太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高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前瞻的眼光,能够对专业设置做出预判,以避免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性和滞后性带来的人才断层或匮乏的问题。同时,高校教育者不应该像商人那样有着逐利的本性,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那样迟早会使大学缺乏独立的思想,会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对于普通民办高校而言,不能以追求学校专业设置的大而全为目标,而是应该集中财力和人力有重点地发展某些特色专业。这些高校通过有重点地扶持和发展特色专业,可以提高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和质量,那么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也会更有竞争力。总之,高校专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专业的特色性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高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特别是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要重视地是,高校应该响应国家双创政策,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并且要有所行动。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生都比较注重通识知识,而专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欠佳,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的课程,这也有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或者创业[7]。同时,高校要鼓励大学生要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多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可以说,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真正优化供给的关键所在。另外,对于高校的师资力量也要有所提高,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高校教师对于优秀人才供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对教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就需要学校、教师自身做出努力,学校要调动社会资源积极联系企业,教师也要主动去企业见习,这样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此外,高校要注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比如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等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找准自己的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高校只有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优化人才供给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2-7.

[2]徐康宁.供给侧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4):5-9.

[3]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2016,(02):15-18.

[4]曹洪军.论大学生就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学术论坛,2016,(05):159-163.

[5]杨林,陈书全,韩科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45-50.

[6]岳昌君.毕业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

[7]徐宏,郝涛,孙雨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6,(05):31-38.

作者:贺娜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