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探究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探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探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就业仍给大学生带了很大的压力。在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研中,前期对文科生就业问题进行了调研,本论文对理科生就业进行了调查,与文科生调查数据对比,得出高校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文理科学生在就业问题中的差异,通过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江西高校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2015年江西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约24.4万人,2016年江西高校毕业生约26.9万人,2017年江西高校毕业生突破30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意味着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给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针对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抽取了江西部分高校理科生作为调查样本,发放52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2份,问卷采取随机匿名的方式。前期已对江西高校文科生进行了调查,通过文理科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其中一些问题。

一、问卷调查中的一些数据对比

问卷调查过程中男生比例为76.4%,女生比例为23.6%,理科男生多于女生。

1、在“个人是否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中,因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普及,学生几乎都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文理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人观点有所差异,但普遍都觉得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2、在“你认为个人专业技能如何”的问题上,如图1文理科学生观点对比,可以看出,理科生在个人专业技能问题上表现出比文科生更加自信。

3、在“你认为就业时什么最重要”的问题上,73.7%的学生选择个人能力,8.3%的学生选择毕业学校,9.7%的学生选择专业,8.3%的学生选择其他。在这个问题上,文科生有3.7%选择专业,与理科生有所差距,其他比例基本一致。

4、在“你如何看待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中,如图2所示,通过文理科学生对比可以看出,因理科的专业性比文科更强,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时,理科生心态平衡的比例要低于文科生约11%,感觉无法就业的比例要高出文科生约10%。

5、在选择第二专业的问题上,47%的学生没有选修第二专业,但他们认为第二专业比较重要;20%的学生没有选修第二专业,他们认为第二专业不重要;14.2%的学生选修了第二专业,但认为第二专业不太重要;18.8%的学生选修了第二专业,并且认为第二专业很重要。这些比例与文科生差距不大。

6、在毕业后个人去向安排问题上,情况如图3所示,毕业后就业的文科生高于理科生约31%,考研的文科生低于理科生约23%,不就业的文科生多于理科生约3.8%,自主创业的文科生低于理科生约8%,出国的文科生低于理科生约3.5%。由此可见理科生考研、创业、出国的比例均高于文科生,这与理科的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有一定关系。

7、在“你所期望的月薪?”问题上,43%的学生选择8000元以上,23.3%的学生选择5000元以上,25.4%的学生选择3000元以上,8.3%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上。这些比例文理科学生基本一致,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月薪收入的期望值都比较高。

8、在职业定位上,情况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在公务员、国企、事业单位中理科生远高于文科生,在民营企业、自由职业中文科生高于理科生。

9、在考研问题上,46.8%的学生认为研究生越来越多,形势很严峻;35.2%的学生为了躲避就业高峰,增加就业优势而选择考研;18%的学生选择其他。文理科学生选择比例差距不大。

10、在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上,50%的学生很在意第一份工作对职业道路的意义;12.5%的学生认为要精挑细选,不想委屈自己;35.5%的学生认为干什么都行,要先自食其力积累经验,之后再考虑发展;2%的学生选择其他。文理科学生在对待第一份工作的态度选择上虽然有些数据略有差距,但总体来看态度变化不大。

11、就业优先选择的地区,情况如图5所示,文科生去沿海的比例略高理科生约7%,回原籍的理科生略高文科生约10%,其他基本一致。

12、在就业过程中你更注重什么?这个问题中如表2所示,在注重发展空间和机会上文科生远高于理科生约33%,在薪酬问题上理科生高于文科生约23%,公司名气和社会地位上理科生高于文科生约15%。由此可以看出理科生似乎更注重眼前的实际利益和社会地位,这与理科生的技术性、专业性学科背景是有一定关系的。

13、对就业影响很大的因素中,30%的学生选择实践和工作经验,15%的学生选择学校知名度,15%的学生选择沟通表达能力,10%的学生选择社会关系,19%的学生选择专业知识,2.2%的学生选择外语能力,3.8%的学生选择外表形象,5%的学生选择学科优势。这个问题文理科学生选择的差距不大。

14、求职最困扰的因素中,26%的学生选择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12%的学生选择缺乏社会关系,25%的学生选择就业信息不足,5%的学生选择不公平竞争,20%的学生选择专业不对口,12%的学生选择就业政策限制。虽然数据与文科生略有不同,但总体情况基本一致。

15、你现在进行着怎样的就业准备?针对这个问题,学生选择的情况如表3,可见文理科生对这个问题选择情况基本一致,差距不大。

16、你赞成怎样的就业观?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选择如表4,可以看出文理科生对待就业观问题选择差距也不大。

二、大学生就业表现出的问题

1、没有实际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文理科生都有近70%的学生认为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没有实际意义,这说明大学生对待职业生涯规划都只是完成任务,没有真正意识到职业生涯的意义和重要性,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未来发展的道路。

2、不重视第二专业。在第二专业选修问题上,文理科学生都有近50%的学生没有选修第二专业,虽然他们认为第二专业比较重要,但并未付诸于行动;文理科生都有约30%的学生认为第二专业不重要。由此可以看出,在就业规划过程中大部分同学没有为自己增加一项专业技能。

3、毕业后个人去向。理科生在考研、创业、出国方面的比例均高于文科生,理科生不就业的比例低于文科生约4%,这些说明文科生创新创业、敢于冒险的精神比理科生略有欠缺。

4、月薪收入。43%的学生期望毕业后月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这个比例高于文科生8%,这说明大学生对收入的期望普遍较高,甚至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5、就业地区。文科生的选择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北上广深、江浙及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个比例理科生比文科生低10%;理科生回原籍的高于文科生10%;选择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普遍偏低。说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越是毕业生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人数少,理科生愿意回原籍的多于文科生,似乎显示出比文科生更理性些。

6、就业准备。文理科生都有15%的学生没有特别准备,一切顺其自然;都有22%以上的学生焦虑茫然,认为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这说明有三分之一以上大学生对待就业是无准备、不自信、不重视的。

7、就业观。文理科生都有约13%的学生认为就业就意味着赚钱,一切以收入为主,金钱观太重;都有小部分人认为只要有工作机会就可以,不注重工作性质、工作发展、工作环境和工作收入,表现出对找工作的不自信和茫然。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1、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虽然高校对大学生都有入学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学生并未认真思考过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高校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教育学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意识到大学时代进行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对今后就业、创业、升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它并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形同虚设,它应与自己的毕业发展一脉相承、连贯不断,同时在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过程中是可以不断修改和完善的,以确保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道路发展的指导作用。

2、引导学生选修第二专业。高校开设的第二专业比较多,学生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可以引导文科生选修一些与学科相关或技术性、专业性强的第二专业,引导理科生选修与学科互补或文科类的专业,既能让课余时间充实起来,又能多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避免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沉溺于各种娱乐活动。

3、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国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优化创业环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允许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休学创业。高校也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社会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与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积极对接,为学生创造机会,解决在校生创业的后顾之忧。

4、校企合作开展实践课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面对毕业很焦虑和茫然,没有准备,不自信,学科知识不知道如何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工作。高校应在文理科各专业广泛建立实习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虽然很多高校有实践环节,有实习基地,但并未实实在在发挥作用,仅仅是带学生进行参观,请企业人员讲解,这并不能让学生有工作的感受,只有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才能真切感受到工作的难度和可操作性,为就业提前做好实践准备。

5、积极宣传就业政策。文理科生在就业地区选择上都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北上广深、江浙、沿海发达城市,事实上中东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都有很好的就业政策。高校可以积极宣传国家的各种就业政策,让学生明白就业的形势、政策、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都挤向北上广深,以为那里的生活格外光鲜亮丽,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理智地选择就业地区,以减少就业压力,缓解就业地区结构的不平衡。本次问卷调查将江西高校文理科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不尽之处还将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数据结果对研究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借鉴和帮助。

作者:罗洁;周明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