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的就业政策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加,我国渐渐开始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毕业不再包分配,不再有稳定的铁饭碗,大学生目标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不知道社会需要怎么样的人才,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面临比较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出台了不少帮助就业的就业政策,文章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和就业政策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就业政策;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前言
高等教育相对于以前大大普及,大学生数量也逐渐增多,但就业岗位中增速较大学生增长速度较慢,并且因为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实际就业形势不是完全契合,大学生高等教育学习的专业技能并不能保证能够在就业中使用,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已经不是很乐观,因此对就业政策进行研究和分析,实行对大学生就业更加有利的就业政策[1]。
二、我国就业政策的实行和发展
良好的就业政策可以有效地帮助就业,缓解就业难问题,我国在就业政策方面一直在进行探索。我国就业政策的变化从大方面来看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政策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就业政策,在就业政策初期,因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学生的匮乏,高校学生实行指令性的工作方式,按照教育部的计划对学生工作进行分配,这一段时间的就业政策是毕业大学生根据分批计划分配工作,持工作分配证明直接到工作单位报到,工作单位不能对用人进行干涉。在1978年高考恢复之后,就业政策从最早的指导性包分配慢慢向双向的选择机制过渡,指导性计划直接委派,对高校分级进行划分,用人单位不能在工作之前看到职员的方式得到了改善,由毕业生本人对用人单位进行选择和申请,用人单位根据学校推荐的相关情况对毕业生进行选择录用,实现了就业政策改革探索的开始,在90年代以后,开始在指导性的分配就业以外在人才市场进行公开招聘,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忧患意识,强化毕业生的竞争能力,提高高等教育适应就业状况的办学水平,同时学校在参与就业的过程中,通过单位对人才状况的情况反馈,有利于办学积极性提升,把教育变成一潭活水,就业政策继续发展则到了尽量以本专业内毕业生为招聘目标,逐步发展到了毕业生进行对工作的自主选择,2000年现今就业政策基本成型,其后国务院不断对就业政策进行思想的指导,对就业的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对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规划进行思想的指导,对就业政策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革,加大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就业的措施[2]。
三、我国当前的就业政策取得的成果
(一)推动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就业政策的改革必然会带来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和运行方式的变革,从学校的人员管理、课程设置、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与改革,教育改革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业政策的改变推动了教育方面的改革,改变了高等教育在工作分配时代的安逸状况,推动高校放弃固步自封的培养方式,进行更加适合就业的专业和学科培养[3]。
(二)激活高等教育活力,促进人力资源优化
就业政策的改变促进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自主选择权,毕业生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不得不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竞争力,进行全面的素质发展,提高了毕业生的质量,保障了一个容易培养人才的环境。
(三)转变教育观念,带动毕业生思想变化
对毕业就拿铁饭碗的错误思想进行纠正,促进学生在进行高等院校报考的时候更加参考学校和专业的就业情况,对高校的教育培养观念是一种变革,就业政策的改革间接影响了高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进而比较顺畅的对专业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四、大学生当前就业存在问题
(一)高校扩招生源迅速增加
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同时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动下,高校进行学生的扩招,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而就业岗位增速较慢,给就业增加了难度。
(二)毕业生对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不足
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对就业问题重视程度低,认为毕业就可以找到工作而不注重自己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过于自信,然而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却并不是完全一致,好高骛远导致毕业即失业,导致了啃老族这一个群体的产生。
(三)就业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
实施市场化经济以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很多著名的高校都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毕业生毕业之后更加倾向于在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导致大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而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能力差,导致毕业生资源分配不均[5]。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解决工作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解决方法还是要在产业层次进行调整,政府要根据就业情况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制定对就业友好的经济政策,发展适合大学生就业的产业,帮助智力型高密度产业进行发展,对高科技产业和创新产业进行扶持,不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的升级优化和转型。对中小企业予以支持,使中小企业对大学生进行吸纳,整合资源,促进就业。第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中工作和就业,提高基层工作的工作待遇,建立完整的基层工作评价机制,通过完备的体系对基层工作进行支持,让基层工作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
(二)提升毕业生的能力,保证毕业生就业供给
大学生在学校不能只图安逸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学习,应当严格要求自己,政府也应该给予支持,把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为核心,建立政府、高校和工作单位联合机制,通过对高校评估体系进行调整,把就业和社会需求作为目标,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管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让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规范性和专业性,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通过实践性教学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难问题[6]。
(三)严管就业市场,创造健康的就业环境
在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环境下,就业管理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等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三方协议、非法用工、性别歧视和经验歧视等问题影响着就业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律层面为建设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而努力,制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关法规制止就业歧视和就业欺诈,建立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规范,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就业的环境[7]。
(四)完善就业信息体系,提高就业效率
跟很多市场一样,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对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进行查询和筛选,浪费时间和精力,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协调政府劳动局等各部门对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完善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系统,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效率损失,并且要对就业信息进行监管,对信息管理制定标准,防止大学生权益受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都提供保障。
六、结束语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受全社会关注的共同问题,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就业形势,高等院校扩招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增多,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对就业问题不加以重视,衍生出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对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要根据就业情况对就业政策进行制定和修改,为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方针指导,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宋丽敏.基于社会排斥理论下我国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6,(9):133-136.
[2]郑丽丽.试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职业指导的重要意义[J].职业,2016,(22):31-33.
[3]薛友佳.扩大就业战略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青春岁月,2015.107-108.
[4]王旭光.试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应对策略[J].中文信息,2015,(3):46-47.
[5]夏藜.教育与市场脱节下的大学生就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5):31-32.
[6]林蕙青.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4):4-6.
作者;赵欣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