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范文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2015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又增加了22万人。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比如社会大环境下的供求矛盾、就业市场不完善等,而从大学生自身而言,一个普遍的原因还在于其就业价值取向问题。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直接指导其择业行为,在其职业生活中起关键性作用,就业价值取向有偏差,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等问题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个人原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就业价值取向是指一个人对事物的一般性态度呈现出较明显和单一的取向和情感状态,是就业价值观的方向化和具体化。研究表明,在一个人职业生涯决策过程中,就业价值取向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通过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当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如下归纳。

(一)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1、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兼顾,偏重个人发展。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的栋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关乎国家利益。在社会转型和经济变革的大时代,社会的急剧变化深刻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选择职业时考虑最多的因素”的调查中,大学生首先考虑的都是个人发展的需求,如发展机会、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而对于社会贡献与需求上考虑的较少,对“个人就业的主要目的”,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生计与享受高水平物质生活是大学生的主要答案。可见,经济收入的高低、物质生活的安稳舒适程度已构成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部分。高校在就业指导时会一提再提,如“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大力号召大学生为国家集体利益多做贡献,部分社会责任感深厚的学生会选择“个人追求应该服从国家需要”,尽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毋庸置疑,但是在择业上,价值取向都是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至上。2、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积极心态占主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大学生主要的就业形式。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积极心态越发明显。关于“影响就业的因素”的调查中,82%的学生认为实践、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沟通能力等自身综合实力是实现就业的重要环节,而在“择业途径”上,73%的学生选择了自己主动参加招聘会,主要关注学校就业网和各招聘网站、单位网页等;但与此同时,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心态依然存在。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由于专业设置的问题,人文课程较少,加上课程都是技术性的,对社会认识不足,且有相当部分不善交流沟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工作依然相信依托社会关系,且在经受各种面试挫折后,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心理颓废。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呈现明显差异化特点1、就业地域差异化明显。在择业过程中,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地域的选择倾向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占68.15%,加上内地的省会城市,大学生就业取向城市化的比例居高不下,愿意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比例非常低,这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宁夏一栋楼”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毕业生认为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且国家取消了边远省区生源必须回生源地工作的规定,且许多学生数十载寒窗苦读后进入许多大城市的大学求学,“精英“意识让他们不愿屈就。比如厦门理工学院的学生,因为厦门的缘故,非厦门的学生毕业后想留在厦门,厦门地区的学生也选择在厦门工作,造成的结果就是厦门求职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僧多粥少”,就业困难。尽管近些年,厦门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城市化的比例略微有所下降,直接反映了地区人才竞争残酷、就业难等问题,尽管国家和学校出台多项政策大力鼓励、吸引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就业,但是仍然难以调动多数大学生的积极性。2、就业期望值过高,造成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落差大。根据麦可思的报告,虽然每年毕业生就业人数一直在上涨,但是市场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储备也在增加。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在人才的选择上也有所体现。他们注重的是能专业对口、认同文化、融入其中、乐于奉献的员工,薪酬与发展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员工的贡献值。但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择业时对于专业对口的考虑是往后靠的,优先的都是自我发展、薪酬待遇与工作环境,优先考虑的都是国企、大企业。两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宣讲会后,许多学生会被用人单位的美好蓝图所吸引,但进入工作后因为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等产生现实与预期的落差,又或者不认同内在文化,工作的忠诚度和稳定度明显偏低。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自身呈现矛盾化特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使其呈现出种种的矛盾。调查中,他们一方面满怀激情梦想,理想信念以国家至上,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却以个人利益为先;一方面对自己有美妙蓝图,想自己当大老板、大经理、大款,另一方面自己在分析就业问题时却承认自身知识和经验准备不足,容易现实与理想脱节;既偏重个人兴趣,又追求高薪酬待遇;眼睛只盯着大国企、大外企,却深知选择面过窄易失机会,面对小企业发展机会更多的优势却放不下心心念念的社会地位与名声……在这种种矛盾中,显露的都是自身择业时期望值过高的问题,不能明确把握自己,就业定位不合理,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缺乏长远眼光。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举措

由于受到传统的官本位观念和现实的双重影响,以及社会、家庭等方方面面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大学生社会价值观念淡化,为眼前的利益驱动,易随大流,盲目追逐,功利化的价值取向突出。当前,许多高校淡化了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致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差严重,迫切需要加强就业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如何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问题,在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教育与培养中更好地与社会需求实现完美对接,为理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使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能迅速上岗,成为企事业单位满意的需要对象?笔者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举措做以下探究。

(一)转变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面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偏差的负面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基层与小地方,但对基层与小地方的社会环境及生产情况并不了解,导致对基层的生活、生产环境的认识产生偏差,不喜欢回去工作。与此同时,在择业时害怕艰苦,一味只考虑自身,无视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与利益。面对种种偏差,国家、社会、高校等各个层面要转变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大力宣传面向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厦门理工学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除了思政课的价值观沙龙课堂外,团委的三下乡活动、校企合作项目,学生有无数进企业的实践机会,通过深入进行实习实践教育,使大学生充分了解基层工作和社会环境,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发展空间大,基层工作适合高校大学生,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理想、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教育、诚信教育。

(二)调整心态,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面对大学生择业时多选择大企业、大国企、不谈奉献只重利益等问题,调整心态,培养健康的择业心理,厦门理工学院大力提倡“眼高手低”理念,培养积极的就业观念。所谓“眼高”,就是要有在重要岗位从事重要工作的开阔视野和远大眼光;所谓“手低”,就是要有在基层、在一线、在艰苦和困难的岗位上创造业绩的能力和思想准备。与此同时,大力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团辅、大一学涯导航课程、就业大赛、就业训练营等,使学生努力探索自己的职业道路,提前清晰目标、做好规划,有意识有目标的去实习实践,同时,在大四就业过程中确保心理辅导到人,引导学生做好正确的心理调适,正确看待自身优势略势、客观看待社会现实,调整好心理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落差。

(三)做精做细,下大功夫完善就业指导体系近年来,高校内部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在高年级,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还有就是大学生就业观念未转变、期望值与社会现实有差距等等,就业指导是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驱动器,同时能够有效的调整就业价值取向偏差。我们可以看看厦门理工学院的经验和做法,围绕着“好就业,就好业”的目标,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招”迭出,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以服务促就业,深度落实就业指导工作。首先,下功夫培育VIP客户,花大气力为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以电气学院为例,积极与企业联系,有计划有目标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实习、就业服务。学院领导从期初便按计划,每周至少一次带领系部老师逐一回访企业,进行毕业生跟踪调研,与企业交流毕业生信息,为毕业生实习、就业铺好路。在2015届校园双选会中通过电邮、寄邀请函邀请40多家企业参会,最终有10余企业到校参加招聘,并有实际的招聘岗位。其次,发动教职员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少专业老师主动联系院士、客座教授为学生做就业指导,辅导员、老师主动联系企业,及时企业的毕业生需求信息,推荐不少学生到企业实习、应聘,如ABB、厦门建霖科技有限公司、厦门明翰电气有限公司、厦门中骏集团等,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企业,为学生求职创造良好的机会与环境。其次,学校还创建了一些具有厦门理工特色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是把“就业训练营”打造成学生就业的“梦工场”,将其作为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分别在校、院两级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全面落实四个“到人”:即对毕业生的简历制作指导到人,模拟面试体验到人,就业心理辅导到人,对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情况跟踪到人。使毕业生在就业训练营中了解就业形势变化、体验就业流程、提升求职技巧和就业自信心。它克服了单纯课堂讲学的枯燥指导形式,使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其独特性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二是就业大赛:从模拟、仿真到实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从2004年起开始联合中国移动公司举办大学生就业大赛,从模拟、仿真到实战,为学生就业提供真实岗位、实训平台。在多样性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中,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我,进行合理的求职定位,对就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当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与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推动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作者:徐静娴 单位:厦门理工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