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范文

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思想调查分析

一、就业意向和选择

提到“毕业后的选择方向”的时候,24%的学生选择了考研,11%的学生倾向于出国留学,16%的学生希望投身于IT或通讯行业,10%选择了金融行业,选择铁路相关行业占7%,有6%的学生希望自主创业,4%目标为项目就业(西部志愿服务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等),还有17%选择了其他。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学生,问到原因的时候,就业压力大被认为是最主要原因,被选择1451次,601人选择了喜欢学术研究,为了延长在校时间和因为周围同学考研而考研则分别被选择531和408次。对于“是否愿意去西部艰苦地区就业”的问题,16%的被调查者表示很愿意去,15%的学生选择了迫不得已才去,22%的学生坚决不去,最多一部分人,达47%的学生则是暂不考虑。对于“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工作地点和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这两项更受青睐,分别被选择1247和1137次,薪酬福利,个人兴趣和个人培训机会次之,分别被选择839、650和628次。589人次选择了专业是否对口,586人次选择了公司业务和发展前景,公司文化和管理体制、公司知名度被选择最少,只有229和185次。当问及“求职过程中的困扰时”,23%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工作经验,22%的学生认为是缺乏社会关系,求职技巧欠缺和就业指导不够分别占20%和18%,最后1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个人能力不足。至于“择业首选地区”,30%的学生选择了大连,19%的学生选择了东北其他地区,选择京津冀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数稍次之,分别占17%和14%珠江三角洲和华中地区则分别占了7%和6%,选择西部地区的最少,只有3%。问到“就业目标与所学专业相关度时”,39%的调查者倾向于专业关联性工作,13%更愿意通过第二专业谋求工作,选择本专业就业和与专业毫不相干者都占24%。薪资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问题,首先是“实习期薪酬期望”,选择2000-3000元的最多,达被调查者总数的32%,选择1000-2000元和3000-4000元的学生次之,分别为22%和19%,另外,12%的学生选择了4000-5000元,11%选择了5000元以上,选择1000元以下最少,只有4%;而对于“转正之后薪酬期望”,选择2000-3000元,3000-4000元,4000-5000元三个阶段的别调查者比较均匀,分别占总数的27%、24%和24%,13%的学生选择了5000元以上,1000-2000元被11%的学生选择,还有极少一部分只有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1000元以下。而对于“获取高薪的条件”,认为学历为首要因素的最多,达到了总人数的24%,18%的人认为是所学专业,17%的被调查者倾向于工作经验,认为是个人能力和重点学校者分别占了14%和13%,另外7%选择业绩,6%选择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极少一部分人1%选择了公司规模。最后,对于“双专业学生的求职倾向”,希望从事软件相关行业就业的占了20%,选择非软件相关行业就业的占了总数的37%,认为两者皆可的有30%,最后13%被调查者则倾向于另选其他行业。

二、结论和对策

(一)分析结论本次问卷调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1、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关注方向存在偏差。从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关注较早,甚至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校门前就已开始关注就业,但由于受社会信息误导和自身分析及应对不足,持积极态度者不足四分之一,有相当多的被调查者对于就业前景态度一般甚至偏下,直接影响了其在就业过程中的活跃度和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通过关注得出的结论是获得高薪的最重要条件是学历、是否重点大学等因素,而忽略了工作经验及个人能力水平方面的提升,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2、部分大学生心态消极。从调查问卷中的毕业后方向选择上,可以看到相当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考研,而从另一项问题选择考研原因中占据比重最大的不是喜欢学术研究,留恋学院氛围等积极因素,而是就业压力过大这一选项,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同学考研而非带着足够主观意愿地选择了考研。这样的心态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在考研准备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动力,直至最终的考研成绩,还浪费了就业的准备时间和机会把握,对顺利就业造成了消极影响。3、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调查问卷中有一项为是否愿意去西部艰苦地区就业,选择很愿意去的达到了16%,而在另一问题择业首选地区时,选择西部地区的只占总数的3%,而在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一题中,工作地点和生活环境占了最大比重,说明了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并不坚定,遇到安逸选择时会有所动摇。4、就业时主观动力不足。从选项中可以看到对于大学生择业过程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而不是辅导员、校友、任课老师这些通过自身接触的就业媒介,而且大学生了解就业信息途径和求职途径比较集中于校园范围内,能够走出校园这个固定范围,主动寻找收集就业信息增加视野宽广度以备有更好选择的较少。对于困扰求职过程的问题,很多学生选择了缺少社会关系、学校就业指导不够、缺乏工作经验这样的相对客观因素,而忽略了主观能动性,没有认识到自我在实践中的提升才是就业的关键。

(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对策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就业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锻炼和提升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三是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做好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这在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过度注重工作地点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这要求高校教育学生正确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要求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抛弃一个职业定终生的传统观念;二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学生树立就业大众化的观念,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职业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三是当前就业环境。要求学生树立竞争意识,鼓励毕业生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投入到就业市场中进行就业竞争。3、积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思维大学生就业教育要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使学生明确接受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身成才,进而为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是要就业指导课程等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就业意识;二是要发挥专业教师、学生工作队伍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对待专业学习与就业的关系,尽早树立以学习为就业职业服务的观念;三是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使学生及早做好就业的思想准备。

作者:李林单位:大连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