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差异教学给现代名著阅读课堂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差异教学要求教学者从教学的每个环节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巩固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使全体学生都能发展潜能。本文即从重视名著阅读的差异化课前准备、优化传统的名著教学模式、以及采取多样化的反思方式等角度出发,探讨差异性教学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启发,力求提高课堂效率,让名著阅读课成为生动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名著阅读;差异教学;自我评价;小组交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名著教学是一大难点。以往的教学者常常会将名著课堂相对集中,初衷是为了尽量节约课堂时间,提高学生上课效率,但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课上学生集中度较差,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后检测以及最终考试情况与师生付出的努力无法对等。长此以往,名著阅读课不能唤起学生兴趣,教师也缺乏教学热情,名著阅读成为学生面前越来越庞大的“拦路虎”,甚至会影响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长期发展。而应新课标的要求,每学期规定的名著篇目增加,增加的国内外名篇,施教者本身都非常陌生。想要拿下名著这座“拦路虎”,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学期范围内怎样让学生掌握名著内容,灵活应对名著考察,在考试中能做到游刃有余呢?差异化教学给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差异教学指的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发展的教学。”①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然也不会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带着不同家庭、社会、经历、教育等要素的印记,即使是同一起点的学生,在接受度和兴趣等方面也会有差异。而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的学习需要必然是有差别的。过往“机械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能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反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约束了学生的发展潜能。而差异化教学方式可以穿插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多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巩固学生基础,挖掘潜力、补充不足。一方面,基于对学生现有语文水平的判断,学生可以得到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一方面,学生发挥主动性,在自我评价的同时与本班不同层次的同学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差异教学的指导下,让学生明白自身需要,在交流互动中对名著产生兴趣,愿意学、主动学,才能使初中语文名著阅读课焕然一新。
一.名著阅读的差异化课前准备
相比于教学者间接传授的名著内容,学生自己阅读名著获得的直观感受显然更为生动和深刻。与其从教学者的传授中了解名著内容,品读人物形象;学生更愿意记住自己读过的内容,描绘他们想象中人物的轮廓。学生通过直接阅读名著获得的直观感受或想象出的人物轮廓,未必精准却一定清晰有力,这就给教学者的引导提供了最佳的切入点。因此,教学者应秉持差异化教学原则,指导学生在名著阅读课前高效完成阅读准备工作,可以说,这项工作是名著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其他环节都依托这一环节而存在。第一,教学者需要帮助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每学期有两篇课内名著,要在二十周内做到熟练掌握,内容多,时间紧,前期的基础必须要打好。阅读计划首先需要包括学生通读每本书的要求:譬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可以限定学生在2周内阅读完毕,每天阅读一到二章,阅读的同时在书上做圈点勾画和标注。每阅读完一章就记录下本章重要人物、概括故事情节,并将重要的人物和情节做成读书卡片,通读完毕之后汇总成为学生自读成果。再如学习《朝花夕拾》的时候,每篇散文相对孤立,但同样要求同学每两天阅读一篇,找出每篇出现的人物,这些人物是否与前面内容相关,并概括散文主要内容。总之,要求的是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下笔、自己思考。学生读得多了,养成了好的习惯,自然对名著有了兴趣。当教学者再给学生开设名著阅读课时,学生才能在充足的准备下通过精读、小说交流合作、教师点拨等方式完善自读成果,不断发展提升。第二,教学者应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在学生通读名著的时候,一方面要完成读书卡片这一必做作业,另一方面要求他们评价现阶段掌握水平,完成自选作业。比如在学习《昆虫记》时,教师可以针对每一节内容布置三个不同层次的自选作业。阅读螳螂一节时,C层次作业是螳螂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B层次作业是螳螂有怎样的习性?A层次作业则是从螳螂的什么习性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螳螂是一种怎样的昆虫?这类作业就需要学生完全把握本节内容,自主思考得出答案。再如学习《西游记》时,每一回也可设计三个层次的自选作业:C层次的作业可以是概括情节,比如唐僧师徒遇到了怎样的磨难;B层次作业可以是介绍本回出现的妖怪有什么神通,原身是天上的什么神仙;A层次作业要求同学们找出本回情节和之前情节的关联,比如罗刹女为何不借扇子给悟空?就需要学生回忆之前师徒四人收服红孩儿的情节。总而言之,名著阅读教学不应仅限于课堂,而应该扩充到准备环节中,阅读计划和自选作业给予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提升的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完成作业的效率,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之后正式的名著阅读课中去。
二.名著阅读的差异化课堂教学
学生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打好阅读基础之后,就需要教学者及时的引导和点拨。名著阅读课堂,在差异化教学的指引下,可以将传统的名著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传统的名著教学模式通常将名著课堂集中在连续的课堂中。这种方式的优越性在于,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掌握名著内容,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困惑;而缺点是,此类名著阅读课堂很容易成为教师机械传授、学生囫囵吞枣的课堂,名著阅读课自然无法唤起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课堂效率了。而在差异教学优化下的名著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第一,小组合作、学生发挥主动性,成为差异化课堂的标志。教学者已经布置学生通读课文,完成了必做和自选作业。课前通过批改作业,教学者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自我评价以及存在问题了然于心,可针对学生目前水平将学生划分A、B、C、D四个层次(层次的划分教学者本人了然即可),并弹性分组。弹性分组意味着这一小组是由四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而分组可随学生水平的波动而适时变动。在上课时,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是最重要的模式,教学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无论是名著内容的梳理、情节的把控,还是人物的分析,主题的解读,教师都可以交给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学者在课堂中主要把控课堂的走向,补充学生的交流成果,并时刻把握学生的交流情况。“差异教学立足群体中的个体,追求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并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活动中发展每个学生的积极健康的个性。”②弹性分组在尊重差异的同时,也重视集体主义精神,小组长由组内不同层次的成员轮流担任,组员先以书面形式记录自己想法,再按序发言,组长最后发言并总结,各组员参与讨论并补充,最终交流成果由小组长向全班汇报。弹性分组保证了不同层次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发表意见,参与交流,调动了每个学生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与小组内不同层次组员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基础,获得启发。第二,教师在弹性分组的同时,也需要重视过程评价,密切关注不同层次同学的掌握情况。在完成名著内容的概括、情节的梳理等基础内容之后,教师应对学生在准备作业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解答。1.解答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相应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自行解决困惑。在课上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需要,提出典型问题,分别选相应层次的学生回答。但需注意,教学者一旦发现设置的问题对该层次同学来说难度过高或过低,就需及时调整问题难度,力求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2.教学者可选择不同层次学生,互帮互助,一同解决问题。比如C、D层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交由A、B层次的同学回答。而A、B类层次学生都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当堂提出并适时点拨。只有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差异,唤起小组活力,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名著阅读课堂才能成为生动、有效的课堂。
三.名著阅读的差异化课后反思
对于教学者来说,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终止,课后反思是教学者和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名著阅读课堂之外,应采取多样的反思方式。第一,尊重多种反思主体:1、学生应成为反思的主体,可以让学生在读书卡片后记录名著阅读课的收获:解决的难题,新的见解,有何尚未解决的问题等。教学者可在之后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解决学生的困惑,也可让学生自主交流解惑,让名著阅读课堂贯穿整个学期,得到良性发展。2、教学者需对每堂名著阅读课的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是否完成基本内容的梳理?预设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小组的设置是否科学?学生现有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化?综合种种问题,在后续的名著阅读课堂甚至五分钟的小课堂中保持优势、改进缺陷,让学生爱上名著阅读,获得主动性和成就感。第二,将反思和评价融入名著教学的所有环节中。课前的准备过程中,学生自选预习作业,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学过程中,分组应该尊重学生现有水平,弹性灵活;问题的提出需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尊重过程中评价;课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反思让名著课堂继续良性发展。尊重个性的前提下打好基础、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展,差异教学为现代初中语文的名著教学打开了新的思路。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表达、发展的自由,名著阅读不再成为“拦路虎”,枯燥的名著课堂由此生动起来。差异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不仅可以应用于名著阅读过程中,而且可以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其他环节,这仍需要我们教学者不断思考探索。
注释
①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6.
②华京生.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12.
作者:赵艳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胥口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