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要深入研究提问艺术,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样才能使提问成为推动教学,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提问
提问是教师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语言沟通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展开主动探究的动力与主线,是实现学生对知识主动构建的重要手段。优化提问环节,推进教学进程,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探究性教学,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但提问并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不是单一的检测知识,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提问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展开主动的智力活动的内在动力。只有善于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认知行为与活跃的思维状态,进而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而在课堂导入环节能否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引入新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学生的好奇,将学生带入求知的愤悱状态,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的转变,引导学生展开快乐的认知活动。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就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一谈什么是新装?这一问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关注,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一个小问题就将学生的兴趣点激发起来,学生展开自由而充分的交流,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机械灌输,要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构建。而问题正是诱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艺术,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例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展开探究性阅读:文中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共有几幅画面?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又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样提纲挈领的问题可以引领学生对文章展开详细的阅读,让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进而理清文章写作思路,体会到文章语言的清新与优美,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三、以问题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则是基于学生自身基础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不管是重点还是难点,有效突出与突破,加深学生的理解,都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可以在知识的重难点巧妙设问,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探究,以达到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知识脉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教师还要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学生,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教师才能基于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确立教学难点,进而展开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师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确立不同的难点,开展分层教学,这样才能将全体学生学习的激情调动起来,使各层次学生都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究,进而实现原有基础的最大进步。
四、以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
中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其认知是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对生活与情感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的含义,但这些并不是直接浮于文字表面,并不是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直接获取的,而是需要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深层次的理解。而学生受自身生活阅历与基础知识的限制,在理解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处于困惑之中,阻碍着学生的探究。此时如果告诉学生答案,那么就是机械灌输式教学,学生之前的探究也付之东流。此时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来展开思考与思维,从而使学生顺利展开探究。为此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展开自主探究,成为探究的主人,在探究中得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五、以问题延伸学生认知空间
课堂小结在整个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起着重要作用。小结可以是对本节知识点的概括性总结,也可以延伸课外,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宽广的空间,成为活动的新起点。为此,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提问,以问题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延伸学生的认知空间,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在教学结束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回顾课前所提出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理顺脉落。《春》从盼春、绘春、赞春三个方面展开。其中绘春是重点,包括春草图、春花图(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春风图(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情怀)、春雨图、迎春图。从而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同时再让学生来思考,春天生机勃勃,令人向往,为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所钟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你们可以与家长或是与同学一起来收集与阅读更多与春有关的文章,并写下你的心得与体会。这样的小结立足于文本,延伸于课外,引导学生展开拓展性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长学生的见闻,更加利于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等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石荣义.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课程教育研究,2013(36).
[2]陈爱文.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吉林教育,2015(10).
作者:聂玉敏 单位:河北省邢台县皇台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