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教师未深入理解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教学模式缺少创新,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等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有些教师忽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来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缺少实效性。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正视现阶段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优化策略,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核心素养是课改实施后提出的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一种教改思想,该思想下的首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未来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我国学术界掀起与其相关的教育研究热潮,从而为教育改革指明方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师实施具体教学时,需围绕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以及数据分析六大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对传统教学模式加以改革创新,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不足
首先,应试教育一直都是主流教育思想,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本就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但在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下,初中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许多有着鲜明时代特性的先进教育理念相继涌现,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仍存在“换汤不换药”的问题,阻碍现代教育观念的深入普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时通常以学生成绩为参考依据,不注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出全面性、客观性评价,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信备受打击[1]。由于教师过分看重教学成果,导致忽视教学过程的情况,教师也不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其次,在传统观念影响下,非常多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惧怕,平时即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关注的是给学生传递了哪些知识,效果如何,却忽视了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教学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严重依赖教师,不会独立自主地展开思考,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书呆子”。再次,教学方法不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及工具,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决定性影响。长久以来,有些教师一直应用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学生对此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若是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能产生事半功倍之效。一些教师广泛应用各种教学工具,积极开展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合作教学等活动,以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又面临诸多问题,如教师滥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节省了板书时间,但由于课件播放速度太快,导致学生“走马观花”地学习,收获不大[2]。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和创造的动力之源,是成功的催化剂。若想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坚持从诱发学生的兴趣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既是学习认知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经过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发现数学的奥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蕴含着数学知识。2.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等逐步形成,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发展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使他们的技能得以表现,兴趣得到升华。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学生取得成功时,可以使他们感受到满足、自豪等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抓住一切机会,在合理的时间段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尤其是对于班内的学困生,教师更要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注重采取有效手段将学生的积极的情绪转化到学习上,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生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变化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时要明确教学重点,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堂课,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体会投入更多关注,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使其掌握学习变化及主要规律,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实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取有益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给予那些成绩优异、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更多的关注,而成绩一般,在课堂上默默无闻的学生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客观、公平地对待全体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给予学生更多关注、理解和耐心,拉近师生距离。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学习。
(三)建立课堂效率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保障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前提下,要想更好地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就要从自身入手,注重建立良好的课堂效率意识,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以具体问题为支撑,对抽象复杂的概念性知识与内容做出解释,立足于学生实际接触的真实事件,使其针对学习内容留下深刻记忆。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事先研究教学重难点内容并牢固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给予学生点拨,引导其联系生活实例或经典题型,基于教学侧重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知识来源于生活,通常情况下,教师可在课堂上设立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此外,针对某些内容,教师可直接点明主题,揭示概念含义,进而节省课堂时间,为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留出充足时间。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做到“精讲多练”。通过习题训练,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习惯采取“题海战术”,会使学生感到疲惫,甚至失去学习兴趣,阻碍其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正确看待“题海战术”,围绕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展开研究,甄选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重要题型,在备课阶段进行预设,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关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方面,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导向,立足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诉求,制订凸显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以目标为抓手保障教学效果。目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有些教师过分追求知识与技能,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导致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存在严重的“功利性”问题,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利益发展,甚至影响学生对学科教学形成错误认知。因此,进行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数学态度、数学思想与解题技巧等进行有效结合,以此为依据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此外,在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出于保证其效果的目的,教师还需遵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制订教学目标。具体来说,要以初中生认知水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为依据,不仅要满足新课改对个性化教学的追求,也要让教学目标与全体学生相匹配,以课堂探究为支撑,确保全体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制订,还需以学生当前的课堂反馈为依据。为了有效发挥课堂反馈的作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课堂提问的教学环节。在课堂练习方面,会反映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期间产生的问题,要求教师在指出问题引导学生改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以此为前提,围绕后续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展开及时调整、改进,使其更具针对性。在课堂提问方面,教师要注重所提问题的启发性,应用启发思维的问题,激发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和探究的兴趣。针对学生回答过程中暴露出的如思维定式、思维方法错误、数学思想错误等有关核心素养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提炼学生的共性问题并第一时间做出纠正。
综上所述,数学是初中时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然而,在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忽视学生的群体价值,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孟永录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