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生物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物学是一门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新接触的课程,加上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多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深入,学习成效不尽如人意。对此,教师必须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其中,生活化教学适应了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同时基于生活场景的构建及生活元素的融入,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下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探索,对初中生物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物学教学的内容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科学解释,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不仅能够有效适应课程教学内容,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望。对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以此来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为例,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情境问题的思考:“在炎热的夏天,在屋子里乘凉凉快呢,还是在大树下乘凉凉快?”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或者是通过实践尝试对比感受,会得出在大树下面乘凉更凉快的答案。此时教师马上向学生追问“为什么”,引领学生打开思路,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便有效开启了本节课的学习,由此引出绿色植物蒸腾作用以及叶片结构等知识点的学习。结合生活化情境的感知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获得深刻的记忆,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掌握。
二、丰富生活化内容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结合教材内容来教学以外,还应当丰富生活化内容,将一些与教材知识联系紧密的生活化内容融入其中。这样,学生既可以结合对生活的观察来学习知识,又能够基于所学知识来指导对生活中食物的认知。比如,在“种子植物”中有关“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观察家里的蔬菜,去找寻和区分网状叶脉和平行叶脉的植物,同时进行记录并制作标本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在进行验证和指导的同时,也可以将单子叶与双子叶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基于这样的教学过程,真正将知识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知生活,而并不是去单纯地死记硬背。如此学习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大提升,学习的效果也会更有保障。
三、组织生活化实践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在推进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组织生活化实践,以此从多个方面来满足课程学习的实践需求,组织和保障生物学实验的有效进行。当然,在设计和实施生活化实践的过程中,一是要开展课内实践活动,特别是以生物学实验的方式为主要形式,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如准备好实验器材及场地等,为实验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二是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以课外实验和观察研究等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布置一些极具趣味性且操作简单的生活化实验内容,如水果电池的制作等,指导学生从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比如,在“种子的萌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寻找种子,了解种子的名称、类型等,同时指导学生解剖种子,以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其内部结构,掌握芽胚等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在一个容器或场地上完成种子种植,如种下豆角或黄瓜等种子,定期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并记录下来,生成班级活动日志,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画面并上传至班级交流群。基于这样的实践活动过程,学生不仅能够见证种子萌芽及生长,同时还会萌发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就需要强化组织与指导,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生活,从实践中理解课本知识。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与实施,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化情境、丰富生活化内容以及组织生活化实践,真正让生活化元素融入教学中,借助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来优化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柯秀容.初中生物教学中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研究[J].教育界,2021(24):38-39.
[2]张新梅.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探讨[J].智力,2021(7):139-140.
[3]刘必文.刍议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试题与研究,2021(21):105-106.
[4]陈福萍.初中生物直观教学应用策略[J].学苑教育,2021(27):35-36.
作者:张晓明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广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