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探究性学习效果不佳。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解决相关问题,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生物;探究性学习;有效开展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得到了广泛开展,但在探究性学习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学生逐渐学会了配合老师,经常掩盖发现的疑问,课堂顺风顺水,一气呵成;二是一些教师固守预设,没有勇气把握课堂的生成,课堂功利化,缺少灵动和思维深度。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好的探究性学习其主体必是学生,教师在活动中不能抢眼,要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要做到这点一定离不开好的情境。好的情境是开展好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情境创设要多元化,常见的情境可以描述生活实际,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生成,也可以在挖掘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借助媒体教师自己创设。例如,在学习《爬行类》一课时,教师创设了一只小蜥蜴要寻找自己同类的故事情境,情境贴近学生的感知,学生既好奇又有兴趣,探究活动一下就展开了,并且以找同类为线索,通过小蜥蜴不停地寻找,学生的好奇心贯穿着整个探究。又如,学习《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一课时,教师播放显微镜下小鱼尾鳍中各种血管的视频,微观世界的奇妙,立刻将学生置身于探究情境中,调动着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判断着哪些是动脉,哪些是静脉,什么样的是毛细血管。从血管的粗细到血流的方向再到血管的主干和分支最后到红细胞通过的状态,学生置身在探索情境中,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真实地反馈,动态地生成,学习着知识,感受着方法。这样的情境下,教师是灵魂,无处不在,但也只是灵魂,绝不抢眼,默默地保证着探究活动的进行。在一定的情境下,探究活动要取得实效,还要注意所选的探究材料的活动价值,尤其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恰当的材料能够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诠释知识,成就轻松愉快的学习认识过程。
二、合理设置问题,推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设置问题,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决定着探究的价值。问题要有探究价值,更要有驱动性,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以《爬行类》一节课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建构爬行类特征的概念。问题1:你知道的动物中,有哪些属于爬行类?这个问题既了解了学生的已有认知,也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堂。问题2:(出示蜥蜴或壁虎)你抓过蜥蜴(或壁虎)吗?有什么感觉?它的哪个结构和爬行类相适应?引导学生亲身感知,观察感受爬行类的特征。问题3:爬行类还有哪些特征呢?再次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推动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注重课堂生成,挖掘探究性学习资源
探究性学习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要固守预设,要重视课堂生成”。再以《爬行类》这节课为例,课堂上我用“小蝌蚪找妈妈”这个学生们都熟悉的题材设计了课堂主线,在小蜥蜴寻找同类的路上,先后让小蜥蜴遇见了鱼、青蛙、乌龟、蛇、鳄鱼等动物,每碰见一种动物,都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猜想空间,也为问题的生成创造了条件。例如,蜥蜴碰见乌龟时,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它们外表不像,不是同类,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有一些生活认知,认为它们是同类,这样新的问题就生成了。学生生成的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问题,也是教师要利用好的最好教学资源。当出现问题时,可以给时间让正反方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发现乌龟和蜥蜴相同点远比不同点多,最终得出是同类的结论,进而总结出“有些爬行类体表覆盖的是骨质甲”这一特征。同样的认知过程,碰见蛇以后,辩论出“有些爬行类无四肢”这个特征。在辩论过程中,教学内容得到了深化,学生能力得到了培养,也就实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
四、重视对探究过程的归纳总结,提升探究性学习效果
探究活动不能只追求热闹,追求轰动效果,探究的目的性要明确,要在目标指导下,把形式与内容、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也就是既要重视探究过程,点拨、要求、指导到位,真正实现师生、生生思维和行为的互动,更要重视对过程的分析、总结与评价。尤其是很多探究活动,渗透着对比、控制变量、分类等重要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严谨思维的最好素材,教师和学生都要以一种研究者的姿态,撇弃表演成分,用规范的学科术语,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认识、疑问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促进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体验和领悟,为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学习方式。教师应积极探索,不断研究与完善,以便探究性学习开展得更深入有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李学玲 单位:河北承德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