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结合教学实践,以思维导图作为支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构建和梳理,在发散性思维、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再整合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创新思维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对教学、学习实践的反思
随着广东省高考模式的改革,初中毕业考核内容的重难点、要求方向也逐渐跟随着高考的步伐偏移。其中对于初中数学、初中物理、初中化学等理科的综合性要求尤为高,改革的步伐尤为紧凑。随着中考的模式转换、要求提高,对于初中化学考察内容的深化和活化,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致使初中化学的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严峻的改革。广东省初中化学教学始于初三这个临近中考的紧张阶段,学生一开始接触该课程会产生新鲜感,其知识遍布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实验里五彩斑斓的色彩变化,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质有了深入了解。但随着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从微观角度认知化学与生活,随着第五单元,从科学规范的角度书写化学知识,计算质量问题,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一再受创,延至九年级下册认识和掌握酸碱盐的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生产中,学生对于化学的畏难情绪达至高峰。归根结底,初中化学知识零散琐碎,涉及内容广泛,考察模式灵活多变,学生难以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不能顺着“知识”的藤,摸到“探究”模式引导的瓜。大多学生只是片面、机械地靠记忆、背诵,时间长了大部分知识容易遗忘,或是用起来不知道如何把问题的“结”解开。
二、思维导图的引入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开发的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图形思维工具和思维模式。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具有将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能够将课本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学生在记录课堂笔记时也不是机械地重复记录,而是将核心内容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系统清晰的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是学生中考复习的好帮手。
三、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模式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案例: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新授课,该节内容可以划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学案的设计的第一大点:知识框架中,便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用导图的形式,对比学习,加深学生的印象。由于该课为新授内容,直接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思维导图难度大,因此,在新授课中,教师可将相关知识的大概框架加以固定,让学生以填空、补充、添加的形式完成相关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形成自我思考、对知识形成自我提炼生成的思维型习惯,因此要在平日和课堂中将此方法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
(二)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
案例:经过在新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地培养和深化,思维导图在单元总复习中的作用就尤为突出。此时由于学生对此方式已经熟悉并熟练,在单元总复习中就省去很多老师重复知识点的讲授工作,在总复习的设计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师给出基本框架,由学生自行对单元知识进行整体归纳和提炼,在课堂中以小组形式先予以组内讨论补充整理,再以小组展示形式进行小组报告,其他小组进行质疑、补充。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酸和碱的单元总复习。在总复习课中,把学生放在主位,让学生将那些重复或者晦涩的知识以个性化的方式再次与班内其他同学交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互动,能生成更完整、整体性更强、更贴近学生的知识版面。
(三)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再者,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仅是只能用在学教方案等文本上,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作为板书界面,在课堂的探究、应用中一边运用一边归纳一边深化,使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更顺畅,将知识点间的关联与易混展现得更具象化。
四、以导图之“活”
促思维之“活”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应该是逐渐培养的,要让学生逐渐养成一种思维方式。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使学生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评价中不应过多地限制学生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同时,思维导图还能结合信息科技,用类似于MindManage、iMindmap等软件进行导图的绘制,在课堂上利用投影、白板甚至是翻转课堂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课后还可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交流与。导图只是一个平台、一种媒介,在制作导图中养成思维能力,以导图之“活”促思维之“活”,思维的边际将无限延伸。
作者:何淑仪 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尚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