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在新课改框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和吸引性,优化课堂气氛,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组建兴趣小组,延伸学习时空,科学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我动手实践的兴趣,保证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化学;延伸时空;加强互动;实践探究;提升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实验是化学课程的灵魂,唯有进行实验,相关知识点和内涵才能得到展现,初中化学尤其如此。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且在新课改框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保证学生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实验趣味性和吸引性,优化课堂气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效果增强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应当科学设计相关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授课前可以提前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试剂写上一位同学的名字,而后在课堂上展示,并且让被写名的同学上台,检查这张白纸是否有异常。而后请这位同学用氢氧化钠溶剂喷洒这张白纸,纸上立刻显现出这位学生的名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而后,趁着学生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师向学生讲解这一措施还可以作为谍报人员传递情报之用,渲染其神秘色彩,而后以“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主动地想要学习其中的知识和原理,为课程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卫生球舞蹈”实验,将卫生球浸润到水中(其中已经溶解了醋和小苏打),让学生注意观察。不长时间,卫生球就从静止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在水中上下浮动,且幅度极大,自然引起学生的兴趣。需要指出的是,以往教学中,这一实验选取的是鸡蛋,但是以卫生球为实验物,效果更明显。进行“燃烧的条件”这一课程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展示“火去头”的现象,即选取一张细眼铜丝网,将其置于已经被点燃的酒精灯之上,此时,铜网上并无明火,如果以引火物靠近,存在于铜丝网上的酒精蒸气就会立刻燃烧,而且是彼此不相连接的两段,这一神奇现象无疑会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好奇,迫切想要搞懂其原理,激发学习兴趣。
二、组建兴趣小组,延伸学习时空
指导学生自发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或者家中进行相应的化学试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材料易得、安全性高、富有知识性的实验。例如,可以让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中的脱氧剂,向其中加入适量醋产生大量气泡,而后加入一点明矾或小苏打使溶液浑浊。这一实验简单易行,安全性较高,可借此向学生讲解酸的化学性质,以身边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联系,教学亦不再枯燥、无味。笔者长期实践表明,化学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越常见越好,从而带给学生和平时对此材料认知“不一样”的感受,极大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小组实验方式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观察和总结,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三、科学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
需要指出的是,化学实验虽然可以向学生展现较为少见、新奇的现象,但绝非是魔术表演,不单纯以趣味性为目的,而是以神奇现象引导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顺利进行。因此,好的问题可以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目的的达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例如,讲授有关空气中成分组成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红磷燃烧后消耗的是什么气体?红磷是否完全燃烧?原因是什么?集气瓶中还剩下什么气体?为什么水夹打开后,水进入后只能占据集气瓶五分之一的容积?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对答案抱有浓厚求知欲,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打下基础。讲授反应点知识时,组织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亦应当进行比较试验,并且红色会随着盐酸的进入而消失。实验前,教师应当设计好问题,如碱性发生怎样的变化?以何种仪器检测?为何溶剂会没有颜色?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白色晶体为何会随着溶液加热和蒸发而出现?这些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实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实验时更有针对性,主动寻找答案,增强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保证学生自我动手实践
教师应当将学生视为学习过程的主体,设计课程时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方针,将实验作为重要教学手段,让学生不仅学到相应的知识,而且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对相关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自我探究和学习,最终获得成功,这对学生而言是极有成就感的,对其未来学习兴趣提升极为有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以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生活环境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避免难度过高或过低的实验;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主动和学生进行有效、平等、和谐的互动,从而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和实验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最终实现三维化教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五、结语
总之,新课改框架下,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实验趣味性和吸引性,优化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余时间组建兴趣小组,延伸学习时空,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科学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巴新红.化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化学教育,2005(04).
[2]董素静.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应对[J].化学教育,2004(05).
[3]于惠玲.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柏岚.创新教育下初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
[5]杨文斌.谈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学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04(05).
[6]杨静,陆真.研究性学习———化学教育改革的新视点[J].化学教学,2002(01).
作者:刘净 单位:河间市卧佛堂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