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课题研究初中地理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小课题的选题来源
(一)结合生活环境选题
对于学生来说,与他们紧密联系且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社会构成了他们的认知环境。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个体的真实生活入手提出并发现问题,才是最真切、最能把握的选题,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提高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且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让同学记录一周内的天气预报,观察雾霾中的北方天气状况,了解北方冬天的取暖措施等;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这些现象间的联系,再经过老师指导,小课题“北方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范措施”随之得到确立。
(二)根据兴趣爱好选题
兴趣和热情是行动和创造的内在动力,有趣的小课题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思索、积极探求的欲望。心理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学习行为多依靠意志维持,兴趣也发挥一定作用;而初中生的学习行为主要依靠兴趣维持,如果研究课题是初中生不喜欢甚至讨厌的内容,学生就会敷衍了事。如果学生对旅游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围绕熟悉地区的旅游现状展开讨论,由学生了解的名山大川、深山绝谷、古墓石刻等不同自然和人文风光延伸到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而引出“不文明旅游的危害”小课题,由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三)联系热点时事选题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不感兴趣,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是很有兴趣”[4]。国内外的很多热点、焦点问题都与地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些错综复杂的热点时事中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举国搬迁、“天堂岛国”马尔代夫面临消亡、极端自然灾害频发等,从这些问题中可以引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减缓全球变暖的措施”等小课题。
(四)围绕教材内容选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利用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任何教材中都蕴含着大量可用于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内容,教师在使用教材组织教学时,可以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教材内涵,发挥潜在功能[5]。围绕教材内容及其拓展内容进行小课题选题能降低确立小课题选题的难度,是初期开展研究性学习最有效的一个途径。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一课为例,学生从中仅仅认识到长江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还远远不够,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针对长江的水运、长江流域的水利资源、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展开小课题研究,通过学生上网或查阅书籍、撰写小报告、相互交流等环节达成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
二、小课题选题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切入点”,避免选题“抽象化”
选题“抽象化”指学生确定的小课题研究对象太过宽泛、不明确。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我国的民族”相关知识后,学生在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时常会列出“对我国民族的研究”这样过于抽象的选题,导致后续研究无从下手,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展开调查研究;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我国的民族展开具体讨论,进而确定从某一个角度展开深入研究的具体课题;此外,教师在修改课题时要尽量保留学生原来的意图,只是将过于抽象的课题具体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把“对我国民族的研究”改为更加具体的“对造成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边缘化原因的研究”。只有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才会避免选题的“抽象化”,从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二)结合学生的学识水平,避免选题超出“最近发展区”
初中生性格活泼,对什么事都跃跃欲试,所选的课题往往好高骛远,忽视了开展课题研究的现实条件和自身的能力水平,小课题研究初始阶段的常见课题有:关于环境防护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关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这些课题都不切合学生的学识水平。为此,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引导学生从小的角度和范围去思考问题并展开研究。具体来说,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和探究能力有限,不适合研究太过复杂的课题,且选题过大和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会导致研究活动的失败,增加了学习挫败感,导致学生打消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细节中发现问题并展开研究。以“学生居住小区的绿化调查”课题为例,学生可以从调查居住小区的植物名称、种类、分布状况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并就“提高小区绿化质量”提出科学的建议,这样才是符合初中生学识水平的合理化问题。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避免缺乏创新意识的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初中生接触地理知识的时间不长、了解不多,在确定课题时往往是已经被研究透彻的问题,不仅缺乏新意,而且已有现成的研究成果,学生若完成报告也只需下载拼凑,白白浪费了资源和精力。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选题时可以多收集已有研究成果的相关资料,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或采取新的研究方法确定课题,也可以多关注时事焦点或新鲜事物,从而确立一个全新的课题。例如,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多个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学生以此为主题成立小组展开研究,提出了诸如“还我晴朗天空”、“雾霾和雾的差异分析”、“防护口罩是否有效”等创意课题。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课题时应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细节和新鲜事物,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样一定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富有创新性的课题。
(四)注重研究性学习的外在条件,避免选题缺乏可行性
由于对课题可行性的考虑不足,初中生的小课题研究常常无法顺利开展;也就是说初中生在确定课题时往往只考虑主观期望,而没有顾忌客观因素,如“四平市外来人口调查”、“四平市空气质量调查”等课题需要获取政府某些部门的一些统计数据,得到家庭或学校的资金支持,这些因素的缺失则可能导致课题研究的失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全方面论证课题的可行性,充分考虑到课题实施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因素,加之初中生的学业负担非常繁重且地理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差强人意,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选题时正确处理好大和小、难和易的关系,尽量选择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课题展开研究。
作者:赵梦洁张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