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数学创新教育的研讨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
一、增强同学们的创新练习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学生们创新思维的训练,从而帮助他们成长为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以下就简述一些增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小方法,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改变叙述方式法
改变叙述方式法是指将一个事物的本身特性进行另一种方式的总结概括,在同学们进行概括时,就培养了他们创新性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只包含教导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初步了解某一知识点后,引导他们在不改变知识本来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改变叙述方式,增强其发散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创新能力。
(二)一题多解法
对于同样一道数学题目来说,因其思考方向不同、理解角度不同等因素就可能出现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扩展学生们的解题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但教师在进行一题多解法的应用时应注意,对学生们进行多种解题方法的列举后,应进行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到哪些解题方法更简洁、更新颖、更独特,从而为以后的创新思维指引正确的方向。
(三)一题多变法
一题多变的方法就是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改变其中的一些因素,例如条件、数量、问题等,从而创造出新型的题目。在进行高中应用题的教学时,同学们往往受到文字表述的影响,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教师应用一题多变法,可以打破这种模式,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入改变题目中,从而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创新思维。
二、总结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所学习的知识理论同实际生活相结合。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时应大胆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观性、创新性作为教学主体,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练习,从而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学工作者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
作者:谷甜甜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十二中学
(二)
一、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教育的关系
1.1数学教育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数学在整个学科教学中处在最上层的位置,不论对普通教育还是专门教育,数学都是任何教学的源头。如今的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的语言、算法的工具,而可以为国防、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将会成为人类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理论指导者,越来越多的伟大的技术和发明,都是得益于数学的理论和方法。电磁波是通过数学物理方程的方式发现的,医学CT机是通过数学的Radon变换发明的,甚至在国家的航空、航海、航天领域都存在数学的身影。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与其他的自然科学已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各式各样的新的交叉学科,有数学生物学、数理经济学等。数学的概念和方法也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股票、天气预报、阅读各类材料,到处都是数学的图表和计算理论。数学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给予我们的不仅有知识,还有判断与思维的能力,所以,数学修养的高低是人们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
1.2数学能培养人科学的创新思维
数学中各类对象之间辩证关系元的问题(正与负、大与小、近似与精确),把整体的问题转化为部分的问题来处理思想等,这些都是辩证统一的哲学理论,而辩证统一的思想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数学思维有其独特的品质,一是深刻性,是指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发现问题中的被掩盖的事实真相;二是灵活性,是指可以根据实际中的条件,来改变数学模型和理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三是独创性,是指数学思维讲求发散、新颖和独创;四是敏捷性,是指数学思维的快速和简短;五是批判性,是指数学思维严谨,能审查思维过程的每一步,并作出反省。数学思维的五种特性,正恰巧是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对培养人科学的创新思维有着重大的意义。
1.3创新数学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而数学知识、思维和能力的高低是判断人才是否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目前,我国的数学教育在理论、计算和推理方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而学生的自主性、思维的发散性、探索和创新能力不够,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的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创造出新的想法来应对多变的问题。伴随数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融合,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的发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数学教育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第一,数学教育是学生的终生学习的基础,学生应该充分理解数学的价值,数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勇于创新;第二,数学教学突破传统,采用“双基+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独立探索和创造;第三,为数学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并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数学教学创新教育的策略
2.1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高职数学教育要全面树立终生教育的的教育理念,这是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学模式要向讨论化、自主化和探究化等方向发展,设计更多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索,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的全面且深刻的理解。使数学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数学,转变为学生“学会”数学,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增加互动式教学和数学实训课的课时和内容,突出高职数学教学的实践特征,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学会知识,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2创新教学内容
高职数学教学区别于传统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学的内容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选择性的教授。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及时和专业课的教师进行沟通,确定各个专业的教学侧重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开展教学。另一方面,鉴于告知数学教育基础学科的性质,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这样既能节约教学课时,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2.3创新考核办法
应对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高职数学教学必须创新考核的办法。传统的数学考核办法,是“一卷定生死”,这只能反应出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能全面的反应学生的数学能力,采取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从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把作业、笔试和上机考试按比例计算总体成绩,更能培养出合格的高职数学人才。
三、结束语
为了能迎合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高职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国家、社会和学校责任,也是每位教师和学生的责任,积极寻求创新思路,使高职数学创新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程其勇单位: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
(三)
一、高等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
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高等数学的创新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目标的侧重点的转移
我们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讲,数学可以拓展一个人的潜力和能力,当今的数学学习者对于掌握专门的数学知识已经不再满足。所以,高等数学教育目标的侧重点的转移极为重要,要从课程体系的掌握转移到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以及培养学习者运用数学解决实际能力上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数学思维能力,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以及批判能力等。
2.教育内容的改进和选取
高等数学的教育内容在选取的时候,首先要坚持少而精、删繁就简、广而浅的原则。对于一些过度性的内容可以点到为止或略讲,对于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要细讲、详细的介绍。其次,数学教师还要刻意的去搜集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实例,尽量做到让高等数学与其他的学科联系到一起,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高等数学的学科魅力,比如和一些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军事学等联系到一起。高等数学教师要根据专业的不同介绍一些不同的例子,通过举例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作用之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构造、换元、建模等数学教学方法加以阐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增强整体的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3.创新教育方法
根据当前的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高等数学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转变,把教师讲授为主逐步转移过渡到研究性学习模式。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认识过程中,慢慢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然后通过生活中选择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的一些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基于建构理论为基础上,学习者要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寻找课题,重视学习者通过主体性的活动得到的体验,强调他们之间的互相讨论,提出了以创造为主的学习形式或学习内容。它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的传播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教育手段的信息技术化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来创设情境,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它的观察能够理解它的特点,对其进行探索来发现数学中各变量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行思考。第二,采用超链接技术,来构造教学信内容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来构建模拟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二、结束语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教育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文只是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了几点简单的分析,由衷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更多的人士能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汤宇单位:吉林工商学院基础部
(四)
一、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创造力
初中数学具有概括度高、形式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开创学生的创造力。
2.数学教师要具备创新素质,在教学创新中指导学生创新
教师要具有创新素质,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指导学生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熟练掌握课堂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使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学生一同进步。
二、注重教学的开放性
由于教学中针对的学生的条件不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这就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给予学生的空间不够大,因此,教师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的开放性。数学与其它理科科目一样,要以习题练习作为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习题教学时,可以寻找一些质量较高的题,对这些习题进行难易分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习题演练。这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需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巩固重点难点,接受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习题练习,重新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
三、突出创新,重点在探究
初中学生处于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例子,突出数学知识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问题的解决方法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贴切性和有趣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处于一个好奇心极强的时期,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来进行教学,扩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创新思维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极其重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的引进进行巧妙安排,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景。转换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从“学生听”到“学生参与”,从传授变为探究,促使学生尽早进入思维创新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规律,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能自主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演绎法、归纳法、类比法等学习方法,并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一套良好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4.组织课外数学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组活动,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习热情的提高有益于学生在知识探究中注意力的集中。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需要,通过对其心理的了解,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投身到数学知识的研究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取得好的数学成绩。教师也应当对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滋味,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发展迅速的现今社会,创新存在于各个领域,创新教育也成为教育的重点。初中数学的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为学生以后的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香粉单位:河北省隆尧县固城中学
(五)
一、创新教育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践行思路
1.深挖数学学科本质,为学生创新提供思路的源泉。
学习一门知识,学到他成型的知识,只是一种表象,只有掌握了她的思想,才能把握学科的本质,才能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形成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我们要想学好数学,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深刻的数学本质,并形成创新能力,就需要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灵魂所在,正如日本学者米山国藏所说:“数学知识可以记忆一时,但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却永远发挥作用,可以受益终生,是数学能力之所在,是数学教育目的之所在。”因此,掌握数学思想在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学习“集合”部分的知识时,维恩图使用得比较频繁,很多的集合交或并的问题不好判断,但通过简单的维恩图表示,就比较的清晰,易于找出集合的关系;再比如学习概率问题的时候,直接解题可能比较困难,这时转化为其对立事件则相对更加明了。通过运用数学思想,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数学的本质,掌握了本质,才能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看待知识,才能产生创新的原动力。
2.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显示,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且都有创新的潜在意识。而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老师为其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人本教学理念,利用各种丰富的创新活动、比赛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比如,在课堂上一些例题教师讲解完成后,让学生们看看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看看哪些同学能够结合以前的知识,创新性的采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来解题。另外,创意数学应用、几何模型发明等都可以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创新意识被彻底激发出来了。当然,这些活动只是一个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潜在的创新能力还是我们活动开展的宗旨。因此,教师可以不用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只要是可以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可以在教学中予以尝试,然后在不断的完善。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强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连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创新也不能没有基础,只有有了合适的土壤,创新意识才能转化为实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数学最大的困惑在于短时期内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与自己的专业有多大关系,也因此导致他们厌学情绪普遍偏高。为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们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特点,为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平台,促进学生形成创新能力。例如,在讲解分段函数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一些身边的而且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实例。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以银行放贷利率、个人所得税为例;机械类专业,教师以机械耗电的分段计费为例;医学专业类的学生,可以以不同温度下细菌繁殖的速度为例;农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以不同湿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为例,让学生们亲自去调查,看看在生活中这些知识都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节约投入成本,提高工作和产出效率。
二、结语
面对新的阶段,职业教育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这就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此,我们提出将创新教育融入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这是对新时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当然,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需要权衡利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协调,不能顾此失彼,否则,过分注重创新教育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传授,那就得不偿失。因此,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提炼,最终才能真正有效的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去,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作者:伏娟单位:辽宁省营口市农业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