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招聘企业做了系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缺乏创新精神、专业知识不够扎实、心浮气躁、工作经验缺乏是招聘企业认为是目前很多毕业生急需克服的不足。其中招聘企业最青睐的是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并且普遍认为这类学生具有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的潜力。由此可知,创新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影响是比较大的。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学校创新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不明确。目前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虽然通过学习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历程了解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意识到提倡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适应时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一味的为追随发达国家的脚步提倡创新教育,并没有设定明确的创新教育的目标。其毕业生不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的基本素质,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2)文理界限过于清晰,缺乏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我国教育有文理之分,使得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理科学生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这样培养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近年来,各高校在打破专业和学科壁垒,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围绕主要学术领域建立交叉学科,并通过跨学院、跨学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尽管得了一定成效,但改革力度还远远不够。
(3)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鉴于几千年来的传承,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根深蒂固,所有的授课模式都局限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脱离现实,脱离实践。在教学方法方面,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虽然提提倡了很多年,但在具体实施中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挥。
(4)学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实际经验。实践出真知讲的是任何知识都要通过实践去检验,任何创新思维也都要从实践中获得。如今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依旧是填鸭式教育,学生实践机会非常有限。虽然部分高校开始推行创新教育,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导致其效果并不明显。部分企业常常排除考虑刚走出校园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它们在招聘中明确要求相关工作经历。因此,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对当今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5)学生缺乏学习和创新的主动性。学生的课外活动缺少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多数学生不能独立思考问题,同学之间也缺乏有效的讨论与交流。考试考核难以达到鼓励学生创新的目的。目前各高校在教学中,让学生敢想,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真正有利于其创新能力发挥的宽松的课堂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坚持开放式办学和教学的实践探索不多,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很少。
(6)缺乏有经验的创新教育教师队伍。现有高校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仍比较落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模糊,虽然划分了各种培养人才的模式,但是经验较少,当前各高校的一线教师一般都还是把教育过程当成是对已有成果的传承,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吸收和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与智慧的提升,这不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目前创新教育提出的建议
2.1明确高校创新教育的目标,适应时代要求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的目标都是基于本国国情不断完善的。美国综合实力位居世界首位,发达的教育是原因之一。它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及时的根据国际形势调整自己的教育制度,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受到强烈冲击,便在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来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满足国防竞争的需要。20世纪中后期日本在电子等科技领域的崛起使美国深感威胁,里根总统于1983年提交了《国家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开展高质量教育,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口号,培养学生探索、调查、创造的能力。日本同样如此,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明确提出了赶超欧美的目标,特别强调教育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便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和技术大国。可见明确创新教育的目标,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是非常的重要的。
2.2鼓励创新,自主创业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2008年经济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后,一直处于低迷阶段,就业市场仍然萧条,就业机会有限。然而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因此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当今高校毕业生关注的焦点。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和社会应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创新的机会。
2.3改进培养模式,增加实践机会
当代高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欠缺,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造成的,如今高校教学并未完全走出课堂教学模式的禁锢,使得高校毕业生不能学以致用,只会纸上谈兵,脱离实践。学校应该多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提升自己。
2.4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营造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校园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竞赛为依托,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社团的作用;构建宽松自由的学术文化,积极营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求真探索、敢于冒险开拓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5加强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主持者。拥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热心于献身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质、治学态度、育人热情、创新意识、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职业道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极为重要。建立教师队伍专项培训机制,通过听取专家讲座、学习考察、挂职锻炼、以全职、兼职等形式从事创新创业实践等多项措施,促使他们能够把握企业的科技前沿、增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到高校从事教学活动,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三、结语
由于我国创新教育起步较晚,创新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还存在着脱节现象。各高校在今后的创新教育实践中,要进一步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借鉴国外成功的创新教育经验,争取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张树国张宇薇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