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就业指导课程创新综述范文

就业指导课程创新综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就业指导课程创新综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就业指导课程创新综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基础,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该课程被列入常规教学计划,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自编教材花样繁多;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基本统一;教学手段开始多样化;师资队伍建设重要性成为共识并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等等。但是,总体来讲,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还是在相关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要向纵深发展,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落实和规范。笔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试图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做些探索。

一、贯彻“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

“以学生为本”是教育人本观的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根本,从学生的立场、角度出发去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关注学生一生的成长,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与其他公共必修课课程建设相比较,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更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关注、共同努力、共同参与;需要在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教务管理部门的大力协调下,由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任教师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学生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和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环境,共同关心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爱大学生进步,关怀大学生职业发展。为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中就必须坚持做好以下几点。

(一)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始终遵循“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实上,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进行科学职业指导的缘故,许多大学毕业生自我认知能力缺乏,团队意识和人际沟通能力明显不足,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模糊,导致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突出。不少学生既不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也不清楚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标准,虽然在毕业前辛辛苦苦考出许多“证书”,但却在求职时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即便就业了,由于职业定位不准,也往往在就业之初频频跳槽。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始终就非常必要。第一,在大一时期,引导学生加强对专业及专业所属行业的了解。新生报到伊始,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专业教师为大一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信心。此外,从社会各界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向学生介绍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了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以往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第二,普及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将其贯穿于大学阶段教育的全过程。当然,由于各个年级的学生的特点不一样,所采取的方式、途径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高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指导学生通过完成学业规划,全面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亲身感受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明确职业定位。第三,在大学教育的高年级阶段,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依据“知己”、“知业”的原则,确立与社会主导价值趋向一致的职业发展目标,完成切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

(二)引导学生锻炼和提高专业动手能力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使每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顺利转化为优秀的职业人,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不仅应该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动手能力。基于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必须做到:第一,突出开发和培养学生个人兴趣,引导学生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尤其是专业动手能力的锻炼和提高;第二,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现有的学生社团、勤工助学岗位等条件,积极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第三,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或积极为学生联系与专业相关的锻炼岗位,或指导学生利用假期,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一带一”的方式,跟着师傅上岗实习,尽可能缩短从毕业到就业的距离。

(三)注重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创业第一,充分认识开展创业理论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创业理论严重滞后于创业实践是当前困扰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大学生创业理论研究,对于推进创业教育开展,有效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意义重大。勿庸讳言,解决大学生就业岗位严重不足,提高就业率,仍是当前许多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出发点和动力源,其教学内容仍停留在向学生传授求职技能层面,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关注不够,急功近利的特征突显,根本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使得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陷入误导。第二,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提倡“理性创业”。毫无疑问,对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我们首先要进行保护。但由于创业是一项艰辛的事业,仅仅凭借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积极正确引导学生,提倡理性创业。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创业之初一定要对创业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对其生产经营现状、市场状况、工艺流程等方面有真实的感受,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提高创业的“成活率”。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求职技能和职业

发展水准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熟悉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献身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学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体现在: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大学生实现提升职业道德素质、求职技能和职业发展水准三个层面的基本目标。

(一)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正在发展和完善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特征。其课程性质的定位,应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范畴。现代社会,尽管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良好的道德品质之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被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处在不同发展期的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尤其是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不同的。越是处于稳定期的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准要求越高。诚然,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天生的。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学生是准职业人。立志将来做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就要从现在开始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惟其如此,将来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才可以从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成功转变为职场出色的职业人。该层面的教学内容体现在:引导学生“要学做事,先学做人”,诚实守信,虚心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担责任“,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等。

(二)提升求职技能该层面的教学内容体现在:培养学生准确的自我认知能力,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力,对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能力,正确撰写求职材料能力,有效回答常见面试问题能力,情景面试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等等。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以教学班为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毕业生求职面试的课堂实训———模拟招聘会,帮助学生实现求职、择业的“无缝对接”,十分必要。为确保模拟招聘会的训练质量,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要统筹安排,全面指导,依据学生“面试”表现予以点评。同时,参与组织招聘会的同学也可借此进一步了解求职、面试的组织流程,使自身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提升职业发展水准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生一生发展,不仅符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学生学习力是其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潜质。所以,现代教育固然要关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但更应关注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就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而言,固然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但更应关注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充分认知自我、认知职业、专业和行业的能力等,无疑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教学重要内容之一。该层面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帮助大学生增强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认识职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职业特征和社会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帮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学生掌握当前劳动力市场基本信息、国家职业分类基本内容等。

三、开展专题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准确把握教材,开展专题式教学在充分尊重教材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应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体系,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专题,依专题组织课堂教学。在教材体系向专题式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当今工商企业用人标准和实际经营状况,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不断予以充实。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完整性,而且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开放性;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向学生能力体系的转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活化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凡是有利于这个目的的一切教学方法,都应当在教学中进行尝试和使用。首先,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向式教学方法,代之以案例分析式为主,以参与式、课堂讨论式、学生辩论式、启发式等为辅的教学方式。其次,结合教学内容,留出一定的教学时间与学生开展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再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学资料,丰富教学信息量,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直观性。最后,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在课堂上播放,教师结合视频内容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指导。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flash等方式,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寓教于乐,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与思考兴趣。总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鲜活教学案例的使用,社会热点和焦点话题的剖析,社会思潮中似是而非观点的辨析,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不同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创新等等,彻底倾覆了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真正“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只有如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才能走进学生心里,真正成为学生学了有收获,求职、就业时管用,毕业后难忘,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四、提高教师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

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有助于党的“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助于大学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了解社会需要及自身优势,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和长期发展,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应当站在这样的高度充分认识此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努力践行之。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及实践性等特点,这无疑对任课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过硬的政治素质“打铁先要自身硬。”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是思想理论修养较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的青年导师,自觉维护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者[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在三尺讲台上,教师只能传播科学、传播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一代青年。这是师德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坚实的业务素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宽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只有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紧密围绕大学生就业形势,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调整,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创业的本质、特性和精神,大学生创业实践现状及其成因,当今社会各类工商企业对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的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才能更具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