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育分析范文

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育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育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育分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培养创新人才正成为全球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国外高校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的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设创新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中心、开展教师创新教学质量评估等举措,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领导才能[1-2]。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华大学等均形成了独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国外存在着显著的差距,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就是针对这一差距的质问。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教育主体缺乏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缺乏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缺乏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材单一、内容滞后等问题[4]。为此,高等院校必须积极进行创新,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及模式。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过程中,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结构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认识。针对高等农林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国内农业院校应从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研究了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和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的综合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备宽广的理论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5]。明确新农村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农业院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具体表现在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开发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六个方面。

(一)理论研究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以专业理论为核心,拥有结构完整、高度开放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具有农业相关理论研究能力,具有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应用能力,对农业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感知、判断、把握和决策能力等。

(二)实践操作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能够将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三)开发创新能力

农业创新人才的鲜明特色在于具有较强的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和开发新技术的能力,能够进行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农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借鉴及创新。

(四)团队协作能力

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多方主体以团队形式进行积极参与。这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有合作、交流、资源整合以及信息处理与加工等能力,在工作团队中发挥自身的理论和实践专长,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优势互补,和谐开展工作。

(五)基层适应能力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以高度的工作热情投身到县、镇、乡、区、村各级基层工作中,具备环境适应能力、控制冲动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结合各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将农业专业知识和农业经济管理理论运用到新农村建设工作中。

(六)人际沟通能力

农业创新人才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直觉自知能力、揣摩他人内心情感能力、人际关系调整能力、以及发现人际内在联系的能力。上述6项能力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也是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一方面,理论研究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是智商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农业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吸收、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团队协作能力、基层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是情商素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了农业创新人才在智商素质基础上的把握自我情绪、洞察他人情感、平衡利益关系和协调处理矛盾等能力。这6种能力相互关联,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农业创新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

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以“农科背景+综合学科”为特色的课程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业创新人才的能力要求,农业院校应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是培养知识基础宽厚、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备较强的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优秀本科生;二是培养高素质的能够胜任交叉学科研究任务的优质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智商和情商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应以传统农科专业课程为核心,结合地方特点和时代特色全面开设综合课程,构建公共必修课程子系统、农科专业课程子系统、交叉学科特色课程子系统以及创新素质与能力训练课程子系统,实施农业院校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二)构建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实践体系新农村建设要求农业创新人才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农业院校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素质教育和能力训练并重,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农业龙头企业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主体,是农业创新人才的需求单位,其技术研发推广和经营管理实践为农业院校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案例和一手数据。因此,农业院校应携手农业龙头企业,构建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并重的实践教育体系,采取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科技竞赛等形式,加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

(三)构建以“教育信息化”为基础的支撑体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服务设施的支撑保障,先进齐全的教学设施设备可以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资料准备、工具准备和氛围准备,能够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实践培训效果。为此,必须加强农业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加大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投入,推广应用教务管理系统,树立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服务意识,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构建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效果提供科学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又要满足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农业企业和行业组织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也要兼顾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需要和教师发展需求。因此,农业院校应构建以“多方兼顾”为原则的评估体系,调动各相关方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多方参与主体的职能,加强人际沟通,化解矛盾,消除分歧。

四、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林学科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赋予农业院校的历史责任。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首先要树立“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必须始终把科教兴农、科教兴国作为第一社会责任,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经营和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培育“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农业院校应着重在学科专业定位和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以农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学科专业定位方面,农业院校可通过创办农业经济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营销、农业旅游等特色学科专业,培养专门面向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型人才。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农业院校可采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形式,综合考虑农业特色、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国外办学经验等因素,对综合基础课程和农林专业课程进行灵活组合,加强实践能力培训,着重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坚持“综合集成”的培养方法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系统,既涉及农业、林业、生物等学科领域,又涉及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可以采用“综合集成”的培养方法。“综合集成”是指从专家经验、感受和判断等实践经验出发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将经验知识与农业相关学科理论相结合,通过理论讲授、专题讲座、案例研究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从局部定性认识到整体定性认识的转变。此外“,综合集成”培养方法还要求利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计算机仿真,完成数据的统计分析,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计量工具的综合集成。

(四)开拓“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除了围绕教师和学生等主体因素,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等客体因素以外,还离不开农业企业的合作和支持。因此,应争取业界的广泛支持,构建教学、科研、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连接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旅游企业所提供的行业报告、案例资料、策划文案等资源,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而农业企业所提供的参观、访谈、调研和实习机会,则为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在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获取的理论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农业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五)遵循“整体最优”的管理原则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涉及教育观念、培养目标、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管理体制及评价体系等多个要素,既要发挥培养体系中各个要素的优势,又要注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特定关系,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最优”作为管理原则。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农业教育特色,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并进行配套的教学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体制创新,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农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