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讨职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高职院校日益重视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过程中,创业教育作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引起了学校的高度关注,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向创业教育倾斜的政策和措施。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要求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其他非专业知识,不但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有关创业教育内容的课程非常少,仅限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几门课程;开展的创业活动也仅有极少数学生参加,多数学生则为旁观者。而且师资严重匮乏,缺少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社会经验、能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水平教师,实际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多为辅导员或其他专业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提高未来生存的能力,拓宽自身的发展空间,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当然非常愿意接受学校组织安排的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然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相比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加之一贯接受的是以“灌输式”为主的教育,其综合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大学生,抗挫折能力亟待增强,动手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创业教育要想取得实效,还必须在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上下功夫。为了紧跟创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而又不至于给学校其他工作和整体规划带来巨大压力,大多数高职院校会选择首先从政策上支持创业教育,及时制定一系列相关文件和规章。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更愿做短期内能够收到成效的工作,而不愿对创业教育过多的投入,因此,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尤为薄弱,这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业教育是一种长期性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效果。因此,一些高职院校会在学生一入校就让他们接受创业教育的熏陶,以讲座和专业课程中的创业实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来说,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的受教育者毕业后都去创业,而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开拓能力,使他们具备创业素质,为将来选择创业道路做尽可能多的准备。然而,严峻的就业形势,充满压力的职场现实,致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为未来做准备,他们更愿意选择就业,首先为自己寻找职场的立锥之地,至于相对复杂且有风险的创业,他们往往不去考虑了。以上就是当前保定市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保定市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不妨从内外两个方面探寻解决的途径。从高职院校自身方面来看,一是要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与模式。从学校的外围保障方面来看,首先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使高职院校能够“背靠大树好乘凉”;其次,要实现校企对接,建设校外创业教育基地。
第一,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一是要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探索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构建完善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以创业教育为核心内容,采用双课堂教学模式。在第一课堂,开设以创业教育为主体的必修课程,同时开设实践性较强的以创业教育实践基本知识为主体的选修课,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第二课堂,通过开展诸如创业大赛等创业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熟练掌握和运用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三是要组建与培训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这支教师队伍中既包括具有扎实的创业教育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创业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又包括一批专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技能教师。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创业理论知识,同时又可以在专业技能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从而达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对创业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总之,从创业教育的目标设定,到根据目标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再到由专业的师资队伍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对创业知识的理解、领会、消化和运用;最后,由学校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形成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和奖罚制度,对以上内容进行定期评价,从而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
第二,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应用。各高职院校可根据学校办学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创业教育的愿望需求,以启发式教育为基础,以问题意识为核心,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形成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探究知识的内涵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消化吸收的良性循环。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首先以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由任课教师提供关于创业情景的线索,并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创业问题,然后通过教学和实践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调查探究或创业实践,并将通过调查和实践观察到的的具体知识与课堂知识进行有机融合,阐述对设定创业情境和创业问题的见解,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由学生和教师组成评审小组对此进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是核心,探究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创新,评价机制是保障。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担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而对学生最大的提升在于解决问题,这是最能体现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环节。总之,将探究式学习方法融入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的在校生而言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1]
第三,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社会教育,需要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作为环京津冀发展圈的门户,保定市政府应利用自身教育发展的优势,从政策制定和财政预算等多个维度构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保定市各高职院校则可以利用政府提供的一系列外部激励措施,增强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从而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
第四,实现校企有效对接。实现有效的校企对接是成功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外部支撑,同时可以实现校企双赢。校企对接的有效性可以体现在双赢模式的设计上,校企双方可以在目标设定、课程设定和教学设定等方面根据不同区域和各自的利益驱动寻找最佳结合点,[2]由此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接方案,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正,使之成熟。当然,当地政府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校企对接中的企业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政策倾斜,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3]
面对当前保定市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效果脱节、学生的主观想象和客观实践脱节、学校政策和实际支持力度脱节、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创业与就业实际脱节等主要困境,可以从校内外两个视角探寻走出困境的出路,以期对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有所裨益。(本文作者:王新文、张会彦、李丽平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