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政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当今,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之间矛盾比较突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个体之间问题层出不群,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似乎难以真正发挥用处,很难与社会接轨。而且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等种种因素导致毕业生一毕业就处于盲目的状态来选择自己的职业。该篇文章从各级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方面分析出现就业不和谐的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为每个思政系研究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之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等院校研究生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严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就业环境不和谐,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指导欠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就业不和谐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本篇论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希望可以帮到思政系大学生合理的定位自己,明确就业的方向和目标。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在其工作汇报中指出“互联网+”行动规划,各类行业都加快速度,进入“互联网+”的革命纪元。因为“网络”的方便和成本低廉受到很多行业喜欢,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所以,高等院校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互联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关于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去向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向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通过这几年更近一步的发展,各大期刊关于进入21世纪后的思政系的就业情况调查比比皆是。但是我国关于互联网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就业去向问题研究仍然比较少,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王银灿,邢红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探讨》,谢慧《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观的探究》,希望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帮助高校思政专业毕业生树立很好的就业观念,更好的融入信息时代。
(三)调查背景及目的近几年,中国高等院校招收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为国家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人才,对经济乃至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高等院校思政系的大学生就业严峻的形式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使得教育资源和教育人才没有达到很好的比例分配,这也是的确存在的。这一现状影响着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挑战了现实的社会稳定。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高等院校大学生多年来接受的教育、长期求学过程和求职过程和部分大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的结果,使得思政系研究生在整体就业难得背景下显的异常突出。经过此次的问卷调查和对文章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掌握如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对即将毕业走上社会就业的看法以便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化,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上来,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使得思政系大学生能够很正确的对待就业难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得出真知。
二、调查方案及结果
(一)调查对象研究生成长成才,是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对于一个优秀的研究生而言,在学校期间或者即将毕业之时对自己的未来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学校领导与教师在平常与学生的接触之中都要注意贯彻落实一个优秀研究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所以这篇文章的调查问卷主要选择了在校思政专业的研一、研二学生和少量的刚刚毕业的地学长学姐。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时间:2018年10月1日到2019年6月1日
(四)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研一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调查问卷共100份,有效问卷90份,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大概得出以下结论。
三、对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就业择业观念落后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17届研究生在毕业时的选择大多数都与所学专业无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研究生所学的专业与自己心中期望的职业差异太多”(占33%)。而且我们都知道,太原科技大学大学思政系的研究生在毕业后一部分人选择考博,而另一部分思政系研究生则会选择进入私立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而这些进入私立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的研究生大多数对于现状都有所不满,通过参加一些公立学校的考试或者三支一扶等计划进入国家单位。以便享受很好的待遇和福利政策。而一些落后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空余岗位。我们从这一现象可以很好地看出研究生仍然存在着很多眼高手低的现象,面对艰难的生活环境很难适应或者根本就不想去适应。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2.毕业生理论不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时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都没有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所学专业的不自信。根据一个对非师范类思政专业的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认知度调查显示,34.7%的毕业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就业前进没有很大的信心,17.3%的学生认为与现在的信息时代完全脱轨。3.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在学校期间,我们学习了大量的书本知识,而且每年的考试内容也是以课本上的内容为主,很少出现新颖想法。所以毕业的时候我们往往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高校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思政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完全具备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然而,在思政系毕业生真正进入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似乎没有较大的关联,所以各种抱怨的呼声日益高涨,最后结果就是发现自己不适合现在的工作,不断更换工作。
(二)就业择业目标模糊调查表明,39.47%的思政系研究生就业择业目标模糊。如今的研究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们会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给我们传播着许多关于就业方面的信息,但在我们真正面临毕业或者就业时,似乎没有做好准备。更多的人还会因此感到害怕而产生逃避心理。更谈不上去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仅仅认为毕业之后开始找工作也不迟。随遇而安,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
(三)就业择业心态不正常调查表明,50%的思政系大学生面对未来毕业或者就业的心态感觉到害怕,就算遇到合适的岗位在面试的时候也会由于紧张不自信等种种因素而与合适的岗位失之交臂,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而是像无头苍蝇一样,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但是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定位,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合理应用,迎合工作岗位的需要。
(四)就业择业课程设置不科学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培养方面不合理。调查显示,2017届思政系研究生毕业普遍认为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以及结业考试中缺少锻炼环节和实习经历,占据调查问卷将近一半,将近30%的思政系大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校期间,只会去一些中小学,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去参加顶岗实习,对社会和学校之间缺乏足够的了解,我想,作为一名本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者,与人民群众和学生缺乏足够而了解,则会使我们所学的知识难以逃离纸上谈兵之嫌。
四、对太原科技大学思政专业研究生未来就业建议
(一)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提升自身能力提升思政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接受系统的基本理论教育,而且还要注重参加实践,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时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兴趣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的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的这段话对于思政系的研究生而言,在就业择业观念方面具有很大的督促作用。
(二)明确就业择业目标,加强理论自信在转变就业观念的同时,思政毕业生还要加强理论自信,不能因为职业并非原有的毕业前景,而否定自己的专业方向。思政专业的毕业生要以对专业的认同态度,把思想政治教学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联系起来,从而树立起在择业以及从业时候所需要的理论自信。
(三)端正就业择业心态,主动适应就业环境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大多数毕业生感到害怕,还没做好有出社会的准备,为此我们应该主动改变这种消极的心理。毕业生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打破非体制内不就业的保守观念,关注基层的就业机会,从基层做起,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巩固基础,以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四)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教育结构1.创办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以兴趣教学为出发点高校在招生过程当红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专业的选择,避免因为调剂这一选择造成日后学非所用。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科学设置课程结构,打造品牌专业研究生院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结合现实的需要,尽量避免造成结构性矛盾。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的过程和师资力量方面做合理的安排。使自己学校的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相比于其他学校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尽力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也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在主动学习书本内容的同时付诸实践。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学生送到优秀的企业顶岗实习,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践锻炼机会。来的所学用到合适的地方,而且毕业生本人也应该做一个很好的职业规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弄清楚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作者:温鹏艳 单位:太原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