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思考范文

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加强与改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意义出发,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加强;改进

一、加强与改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意义

(一)利于社会各界了解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为政府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开展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高职学校根据教委规定,认真填写毕业生就业去向及相关的工资收入,并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归类分析,进而进行公布,能够为社会各界人士有效提供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可以为以后的应届生提供相应的填报志愿的参考,还可以为即将毕业的高职在校生提供就业参照,防止在校学生盲目选择就业单位,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同时,这也为政府对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情况进行宏观光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二)有利于推动学校进行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可以将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状况的统计数据作为依据,促使高职院校转变以往重“进口”轻“出口”的管理模式,提升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各大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从而使高职院校认识到毕业生的就业及收入状况事关学校未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各大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展开。

(三)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加强与改进

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各高职院校的就业状况,这也将竞争机制引进了高职院校,各大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将以市场为导向,这将促使各大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收入统计时间不甚合理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其毕业生的就业收入统计时间大多集中在8月与12月,通常情况下,都是以8月份的统计数据为基准对外界公布,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都集中在7月份毕业,而毕业生寻找工作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一个月的时间还不足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校期间需要面临学业上的压力,有要面临找工作的困难,毕业前很难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实习中,而近几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习情况越来越重视,因此,告知院校毕业生寻找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就业收入统计时间还不够合理,不能更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具体收入状况。

(二)统计方法缺乏合理性

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主要有两种根据:一是根据毕业生签订的就业协议,即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签订的协议书,根据就业协议内容统计毕业生就业收入状况,但是,如果三方因某些需求而签订协议,就很难体现毕业生的真实意图,而就业协议又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因此只能反映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达成了某种劳动关系,其实际统计意义不大;二是根据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即通过公共的数据平台,录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虽然这种方式显得更加合理化,但是由于毕业生对该平台重视程度不足,毕业后很少对自己的工作变动情况进行更改,且毕业后更换联系方式,学校也很难对其取得联系,因此,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统计指标不科学

随着新时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产业、新市场也在不断地涌现,这也孕育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与就业岗位。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指标,由于历史沉淀、专业状况以及领导人员偏好等多种原因,导致传统的就业收入统计指标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统计内容不够科学合理,已经很难满足高职院校就业收入统计的需求,许多新形式的就业状况无法得到妥善的分类与赋值,因此,对各个专业就业收入状况的考核与排名也就不甚准确,许多新型的就业方式虽然前景较大却得不到发展与认可,也容易对后期毕业生的就业观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与改进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的措施

(一)延长就业收入统计时间

高职院校要改变原有的高职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时间模式,对其进行有效的延伸,充分的考虑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状况,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多的求职时间。高职院校可以参考国外学校的就业收入统计时间安排,将其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时间延长至6个月至一年,可以以8月份统计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以6至12个月的数据作为最终数据对外公布,这样的结果更加谨慎、合理,也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时间选择适宜的工作,更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收入状况,为更多的即将毕业的学生做好就业参考。

(二)完善就业收入统计机制

高职院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构建起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多位一体的新形式,形成齐抓共管、互相监督的新形式;同时,各大高职院校也要开展就业实名制登记工作,对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及就业收入结果做好登记,广大毕业生也要自觉维护自身与学校的利益,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应的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送邮件等方式随时更改自身就业收入状况,做好变动登记,为高职院校就业收入统计工作做好基础;另外,各大用人单位也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应聘毕业生就业收入情况信息核实工作,确保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数据能够更加真实、准确。

(三)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

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及时更新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指标,在原有基础上,将统计指标细化,丰富指标统计内容,在就业状态方面可以根据毕业生总数,设立就业、待业与深造情况;也可以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设立党政机关、三支一扶、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别,还要在此基础上划分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收入状况与自身满意度等,也要设立相应的跟踪指标数据,以考核毕业生的就业收入前景,再根据不同的就业状况进行赋值,同时,也要对新兴的就业形势加以重视,利用不同的维度对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考核与排名,通过层层分析,寻找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也可以为未来毕业的学生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在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下,各大高职院校更应尽快做好其毕业生就业收入统计工作,有效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傅剑.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统计的新视角—理论、方法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

作者:翟朝霞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