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民办高校所面临的形式更加严峻。本文对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影响就业状况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几点改进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就业率;影响因素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民办高校毕业生由于社会认可度低、学科结构不均衡、校园文化积淀浅薄、用人单位衡量倾向存在偏差、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就业准备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等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主体等因素使得其就业竞争力偏低,相当一部分已就业的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不满意。
一、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十几年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与传统公办高校相比,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支持、生源质量等若干因素影响,同等条件下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较低,就业质量参差不齐。根据2014年6月9日麦可思研究院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初次就业率仅为44.3%,在平均起薪上,本科生整体为3278元,而民办高校(包含独立学院)仅为2610元。这说明民办高校的整体就业率要远低于传统公办高校。虽然各地就业主管部门统计的年底就业率及各民办高校对外公布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甚至有的民办高校接近100%,但公众媒体则普遍认为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要远低于官方公布的数据,而民办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往往认为就业率会更低。
二、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专业因素。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和专业选择时,会受到家长、亲戚、朋友等的影响,甚至有些学生的志愿完全是家长填写的,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家长的意见和决定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较大。
2.就业心理因素。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民办出身”及其对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等,导致其对自我认知不足,因而出现自卑和不自信等心理。这说明,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面对上面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3.家庭因素。学生的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社会网络等会对学生的就业状况产生直接和显著影响,民办高校的学生在此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民办高校的学生有70%来自于城镇家庭,其经济条件和社会背景普遍优于农村生源学生,因而能够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甚至能够为就业提供良好平台和帮助。
4.学生个体因素。民办高校毕业生与公办院校学生在学校层次和学业成绩上存在很大差距,与重点院校的学生相比差距更大,但他们却在面试中胜出,成绩和证书只能作为用人单位的一个基本门槛,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等恰恰是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这些个人特质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效益。
三、应对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及培养计划。应立足于就业市场,以需求为导向,适时开设市场急需或紧缺专业,如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相继申办电子商务、物联网工程、工程造价等专业,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空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民办高校突出专业特色。
2.完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使学生充分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摒弃因出身民办高校而产生的就业自卑感。民办高校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契机,加强校企合作力度,按照企业的用人要求和标准进行定向委托培养,并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3.加强学生个人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培养。民办高校需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可以以个体为对象,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特长等量身定制个性培养计划,不同时期侧重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厚积薄发,为毕业生良好就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玲.“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所985高校毕业生的调查[J].江苏社会科学,2012
[2]谢安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5
作者:刘立波 刘丽娟 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