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

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

一、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

1.去中心化的交互性与即时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制造、传播与接受方式与传统媒体方式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被打破而呈现广泛的、自由的即时交流与互动的状态。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大多数已经不再是被动的、单向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与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处于平等的信息获取、信息分享、信息交流的地位,对相关就业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边界的消解,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机构对于信息的垄断,信息消费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个体通过参与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能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甚至多次加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高校毕业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自主参与和自由讨论的乐趣,他们对直接参与就业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就业相关服务活动有了更为迫切的期待。

3.信息内容的海量繁杂。

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密集度高,信息内容也就变得海量繁杂。信息内容的海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性,但其繁杂与良莠不齐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甄选出高质量的有效信息,甚至会因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误导而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受损失。

4.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使用。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声音、视频、动画、超链接、长微博等多种传播手段渗透到信息传播过程中,使得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立体和丰富。多媒体和超文本的使用,满足了高校毕业生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高校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相关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必须以高校毕业生的关注点为出发点,采用多种传播方式,最大程度丰富传播内容。

二、农业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农业院校大学生与综合型大学、工科院校等其他类型院校相比较,在就业方面除了普遍面临的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外,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报考学校与专业时,未结合自身情况对学校与专业的特点及发展进行客观评估,以至于学生进校后存在不能适应专业学习的风险,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又不可能掌握众多学生的详细信息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就业相关指导,导致学生毕业时就业能力相对较低而无法适应就业市场要求。农业院校大多数都是涉农专业,许多学生由于报考前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进校后缺乏学习兴趣并且没有及时做出适合自己的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时对涉农工作岗位又不感兴趣,最终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由于缺乏比较畅通的信息渠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或因无法及时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对用人单位缺乏了解而错过一些好的求职机会,或因求职经验相对较少而上当受骗,而用人单位则在招聘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握毕业生各方面的信息,从而造成双方在进行双向选择时发生错位。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方面享有优势,但由于普遍对基层缺乏全面了解,在择业过程中对基层的涉农岗位抱有成见,以致于最终与一些适合自我发展的岗位擦肩而过。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由于缺乏充分沟通的渠道,导致用人单位对高校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特色等缺乏了解,而学校又不能及时地依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至于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断变化的要求无法对接,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无人才可用。

2.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我国农业产业规划的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增长,但近几年来,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已开始呈现饱和并收缩的趋势。由于农业院校大部分专业都是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基本上都局限于与“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且这些单位大多都位于经济相对欠发达、条件相对艰苦偏远的农村和基层,而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相对较高,普遍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工资水平高、个人发展机会多、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好,即便不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导致一方面毕业生不能适得其所、学有所用,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基层的许多就业岗位长期存在空缺,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3.非农专业就业难。

农业院校中非农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在就业上具有明显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校园招聘机会明显减少。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一些用人单位主观认为农业院校都是农科专业,在校园招聘及相关招聘信息时直接过滤掉农业院校;二是用人单位对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存在偏见。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时,会不自觉地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也即招聘时不客观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而片面要求学校学历,以致于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就业受到阻碍;三是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的就业主动性相对较低。由于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容易在求职过程中因受挫而丧失信心,自怨自艾,就业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4.农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性别歧视”,有的甚至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相比男生而言,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对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的女大学生而言,就业方面面临的不利因素更为明显。一是涉农岗位大多位于基层或比较偏远的地区,许多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不能吃苦,无法长期安心工作,并且在就业后面临结婚、生育等实际问题,会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招聘时就刻意设置门槛,限制或拒绝女大学生的求职机会;二是一部分女大学生主观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求职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适应能力差,情感较脆弱,在就业压力面前不能客观评价自我,及时调整自我心态,不仅影响其顺利就业,也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利用新媒体促进农业院校就业工作

新媒体技术强大的传播效力和及时的互动沟通便利,使高校毕业生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使得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传输式”向“引导式”转变,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利用网络、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就业相关服务工作。

1.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就业渠道。

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是高校连接企业与毕业生的基本通道。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要从企业和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是要丰富和完善高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可以依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细化招聘信息的岗位划分,以方便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同步相关招聘信息,确保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招聘信息;二是建立公司与毕业生的双向交流平台,并且建立平台的手机客户端,毕业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向用人单位在线投递简历,用人单位也可以在线浏览毕业生简历;三是对信息平台实行高效的后台监控统计,定期对网站访问量、微博微信关注度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对网站模块及信息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四是建立网络视频面试室,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远程网络视频交流和网上初选,为毕业生跨省、跨地区甚至跨国求职节约成本、提供便利。

2.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指导,满足毕业生个性化需求。

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对就业有不同的需求。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指导,就是从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出发,利用新媒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一是丰富完善学生控制平台的内容,除传统的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增加简历评审、职业咨询预约等服务内容,学生通过邮件预约方式获得在线的专业指导;二是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毕业生保持常规化互动,指导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准备,及时解决毕业生在实习实训及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网络课程,毕业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实现与其他同学、教师、职业指导师的及时交流。

3.加强毕业生就业观的引导,拓宽就业渠道。

大多涉农工作岗位都在农村和基层。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较为熟悉,具有相对较强的适应性,到农村和基层工作,既可以专业对口,也可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但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期望能够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即使不能在城市顺利就业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工作,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农业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基层工作生活环境、基层就业情况、基层就业典型的宣传,使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4.多种方式推进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业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具备自主创业的优势。农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创业工作。利用新媒体推进创业教育,开展普及性的创业服务宣传,为有意向创业的同学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利用新媒体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企业与学校、毕业生的对接,开展企业实践,建立投资者和创业者双向交流的平台,对可行的优秀创业方案进行推介,帮助实施推广;利用新媒体建立创业学生俱乐部,通过定期的线上线下活动分享创业信息和经验,发展创业项目小组。

四、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对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院校只有审时度势,合理利用新媒体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作者:周慧芳刘鲁峰单位:云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