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共4篇)范文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共4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共4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共4篇)

第一篇: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

一、就业质量研究概述与内涵分析

单纯的就业率只能体现高校就业工作在数量上的成果,并不能反映质量的高低优劣。因此,国内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就业质量的研究。国际劳工组织在应对全球化给劳动领域带来的挑战,最早提出了就业质量的概念。国外研究者LucieDavo-ine[1]等指出: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国家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状况主客观两方面的指标。国内研究者刘素华[2]从工作性质、聘用条件、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五个方面指出:就业质量研究的是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获得收入情况的优劣程度。郭秀丽[3]等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从专业对口程度、职业稳定性等方面对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徐莉[4]等以武汉高校为例,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经晓峰[5]等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就业岗位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影响技术应用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从以上关于就业质量的众多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均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展开的。主观方面包括毕业生对工作单位满意度、薪酬福利满意度、工作环境、人职匹配度等因素,客观方面包括就业单位属性、社会保障、岗位特征等因素。

二、就业质量问卷设计及数据采集

(一)就业质量问卷设计本文在参考和查阅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就业质量评价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特点,依据科学性、系统全面性、简明实用性、独立性、可比性、前瞻性、主客观指标相结合、宏观微观指标相结合等原则,选取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图1),并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了共包含25项的就业质量问卷调查。如图2,根据就业统计数据得知,该校的实际签约率,除2012年外,呈持续上涨的趋势。其中,人文类就业率增幅最大,2013年达到了82.33%,高于理工类和人文类;经管类的签约率连续4年均低于理工类和人文类,除2013年外,理工类实际签约率都要高于人文类和经管类。如图3该校的就业率,从2010年以来,连续上升,并从2011年起,所有专业类别就业率均超过了95%,并且均高于广东全省的就业率,但是单纯的就业率只能体现就业工作“量”的成绩,并不能反映就业质量的高低好坏。

(二)数据采集在就业质量调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自编问卷,设计了包含25项调查题目的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广东省s独立学院2010届—2013届共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该校的就业统计数据,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进行调查。本调查采用电子邮件、问卷邮寄、QQ聊天等多种方式共向毕业生发出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29份,有效问卷1758份,有效率96.12%。其中男性883人,占50.23%,女性875人,占49.77%,理工类600人,占34.14%,人文类578人,占32.89%,经管类580人,占32.97%,样本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三、结果分析

通过前期数据采集和整理,现从就业率、工作条件、就业结构、满意度四个一级指标对就业质量进行结果分析。

(一)工作条件1.工作报酬在被调查的4届毕业生中,月工资在2000-3000元的占27.25%,月工资在3001-4000元的占40.12%,月工资在4001-5000元的占17.29%,月工资在5001-6000元的占10.78%,6000元以上的占4.56%,与2012年广东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4189.8元)相比,毕业生的工作报酬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见图4)。调查结果也显示,有超过60%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报酬表示不满意,工作报酬满意度与前面毕业生的报酬水平相互对应(见图5)。2.福利和社会保障福利和社会保障一般包括各种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公积金等形式,福利和各种保障作为员工全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吸引员工,提高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提高员工对职务和单位的满意度。根据调查显示,毕业生对现阶段所享受的福利和保障并不满意(见图6),有15.85%的毕业生表示没有享受任何福利。3.工作适应度本文所指的工作适应度包括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适应程度,主要是指毕业生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身心健康、人文环境、适应状况等。对毕业生的工作负荷,包括体力工作负荷和心理工作负荷,和适应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4.4%的毕业生表示工作负荷不大,较适应,有45.73%的毕业生表示工作负荷较大,较不适应,有34.67%的毕业生表示现在工作负荷太大,很不适应,因此,这一结果让我们对毕业生的工作性质和环境表示堪忧(见图7)。4.个人发展个人发展包括提升专业和岗位技能的各类岗前和在职培训、行政职务晋升和技术职务晋升。调查显示,有78.49%的毕业生至少参加过一次由单位组织的职业培训,但是在行政职务和技术职务晋升方面,个人发展空间均差强人意,分别只有43.2%和40.73%的毕业生表示所在单位有行政和技术职务的晋升机会和条件.5.工作稳定性稳定的工作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持工作的相对稳定性有利于个人工作的经验积累和职业发展,是高质量就业的基础。前面提及的工作报酬、福利、工作适应度等都是影响工作稳定性的因素。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47.49%的人有离职的经历,其中,有14.09%的人换过两份工作(见图9)。在离职原因调查中,分别有40.6%和25.5%的毕业生认为现有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和完全不吻合。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长短来看,大部分(71.8%)都是一到两年的短期合同,只有少部分(18.2%)的是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二)就业结构1.就业地域流向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成为毕业生就业的聚集地。而根据调查显示,该校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也呈这一特征。该校绝大部分(87.81%)毕业生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共9个城市,省内其他地区就业占10.24%,省外地区就业占1.95%(见图10)。呈现这一就业地域流向的原因,一个是该校毕业生95%以上的学生都是广东本省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毕业生都希望留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收入高福利好且机会多的大、中城市。2.单位属性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75.36%的在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工作,11.84%的在国有企业工作,只有5.2%的在国家机关、部队及部队院校或事业单位工作,其他占7.59%。由此可见,尽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但民企、私企和三资企业仍是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渠道,能够进入知名度高的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毕业生非常少。3.考研、出国、自主创业等独立学院的定位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的第一选择就是就业,因此,考研、出国等占毕业生的比重比较少,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2010届到2013届毕业生中考研和出国的人数分别是:10、4、15、15和6、6、18、9。在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同样也少,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45%。

(三)满意度在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调查中,不论是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满意度都是很低,其主要原因还是毕业生及家庭对工作报酬、福利等方面的期待值较高,而现实确非如此;另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在岗工作情况也不太满意,许多用人单位反映毕业生眼高手低,做事浮躁,不扎实,做了几个月就离职。

四、对策与建议

结合前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质量也不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学校的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猛增,就业压力剧增,而毕业生的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二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三是传统教育培养模式下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低下;四是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而就业期望值较高,频繁跳槽,难以坚持长久;五是毕业生的创业动力不足,主动性不高。针对这些原因,对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政府层面1.政府积极履行行政职能,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稳定的就业环境政府在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大学毕业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使毕业生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严厉打击不法企业和个人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急于就业的心理,侵害毕业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政府要逐渐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自由流动的限制,此外,还要建立完善毕业生失业援助机制。2.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拓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渠道在前面就业地域流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毕业生都留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收入高福利好且机会多的大、中城市,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压力过大,人才拥挤过剩,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缺乏人才。因此政府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大开发地区、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比如在广东省,应该加强独立学院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的宣传,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必要的优惠政策,使之能够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鼓励独立学院毕业生自主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所需的条件,如在资金、税收、创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此外,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应届毕业生义务服兵役。

(二)学校层面1.独立学院要紧跟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以质量谋发展独立学院要不断加强硬软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紧跟市场的需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多设置一些实用性、操作性、技能性的课程,缩小课堂与岗位之间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独立院校要重视跟踪毕业生就业质量,将其纳入学校就业常规工作。根据跟踪结果,及时改革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优势,以质量谋发展。2.独立学院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据调查显示,毕业生指出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和沟通不够,希望提供更多的就业咨询和服务。因此独立学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并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帮助其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合理途径。建立完善的学校就业信息网,广泛收集和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使之成为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重要的载体和交流平台。加强就业咨询和心理指导,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使毕业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求职应聘中去。3.加强校企合作,共创就业孵化基地独立学院要积极和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可以将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请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指导和训练,弥补学生专业技能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就业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为毕业生提供获取实践经验的机会,培养工作能力,同时为企业储备优秀人才,最终实现共赢。

(三)独立学院学生自身层面1.树立自信,合理定位,端正就业心态独立学院学生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心态,就是认为自己是二本院校的学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妄自菲薄。因此,独立学院学生首先要树立自信,充分认识自我,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特长、职业倾向等,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特质的职业,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相信自己,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其次是要认清就业形势,合理定位,要有务实精神,不盲目理想化、完美化,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2.培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毕业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独立院校学生要勤奋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自己,努力提高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吸取书本以外的营养,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就业潜能,充实自身的“软实力”,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硬着陆”。总而言之,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要好好研究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努力把它办得更好。这不仅关乎毕业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而且影响独立学院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作者:曾凡富孙晓媚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第二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

1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1“模式教育”下的低质量“人才”-无力竞争的囚笼之鸟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使我们的近代教育陷入了一个怪圈,独立学院本身一方面依附着母体学校存在,沿袭其教育框架,另一方面又固步自封,始终原地踏步,怯于创新。近年来,独立学院师范生在毕业后遇到的新情况是: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如音乐,美术,器乐,理工类师范等专业,而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却供过于求。从而看出,独立学院的师范类专业设置并没有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当然,在已设定的师范专业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质量的监督等等。还有的独立院校就业指导不充足,尤其是有针对的师范就业指导就更少,大学生们获取的就业信息不充分,进入社会后面对竞争手足无措。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就出现了第二组矛盾体。

1.2“自主择业”下的质量人才的“流失”-无法调和的供需矛盾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明确指示: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择业观念的多元化,扩大了各个专业毕业生的自主权,所以更多的师范毕业生走进了中小企业,文秘,服务和金融等领域。这其中,求职的区域化特征又尤为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满为患”,中西部贫穷落后地区却“门可罗雀”。当然,还存在部分师范类毕业生法律意识淡漠,信誉意识不强的问题,把“双向选择”曲解为“自由选择”,无视其行为的政策性和就业协议的制约性,朝秦暮楚,随意毁约,引起用人单位不满,进而对学校声誉造成影响,阻碍了学校对社会的人才输出。人才就业取向趋利化的盲目性无法适应社会人才的良性配置,这就出现了第三组矛盾体。

1.3“高标准,高门槛”下的“低质量”-人才们望而却步的“龙门”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品牌价值”,然而,独立学院的文凭并不“响亮”,在专业需求相同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师范类毕业生是无力和“985、211”类高校毕业生“抗衡”的。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甚至完全否认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求职申请。事实上,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是有其本身的竞争优势的,他们擅长与人交往,思维独特,业余特长众多,并且独立学院教育注重实践,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母体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较好,社会关系网广泛,也有助于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师范类毕业生应该深刻的意识到,当前的就业主权已经属于“卖方市场”,只有不断的“优质优价,打造品牌”才能“换你精彩”。人才们无法征服的“人才眼光”,这就出现了第四组矛盾体。

2应对独立院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

2.1培养综合能力,打造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扎实练好师范专业的基本功,增强自己的教师素质,以便和同专业不同高校的毕业生竞争。同时,抓住机遇,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使理论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步提升,这就有利于和那些非师范但有意从事师范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另外,独立学院师范毕业生应该自信而积极,切忌因为我们文凭不“响亮”而妄自菲薄,应该意识到,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但也不可以妄自尊大,唯利是图,应该恪守那些“铁”的职业道德和人生准则。

2.2开辟特色教育体制,寻求适合独立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首先,面对紧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独立院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应该更精更深更细,拿重庆市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为例,该独立院校的学生在大一就开始践行自主见习计划,学生们通过深入各大中小学学习,深刻认识自己的专业,深刻把握师范专业的动态需求。这就使得他们对未来有了自己的价值定位,有了一份更强大的心理准备。其次,独立学校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办学主体,可以拥有自主办学权,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使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自己的力量创设新兴学科和新兴专业,更新传统学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或组合新专业,这也是独立学院的优势所在。

2.3转变就业观念现在,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宁做沿海城市的一株草,不做边远地区的一朵花。其实,这样的择业观是盲目的,很多毕业生就在这样的价值取向里浪费了自己成才的“机会成本”,到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4优势最大化2008年2月29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独立学院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和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高等教育发展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上的决策部署。这就证明,独立学院有政策的倾斜,有强大的国家体制作为我们发展壮大的根源。国家应该加强这方面宏观调控的能力,为广大的独立学院教育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众多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更公平的就业平台,建立更公平的就业机制。提高学生就业主体地位的自觉性,健全独立学院师范类专业的办学体制,国家帮扶,社会认可,相信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指日可待。

作者:李艳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工作探讨

一、锦城学院如何开展就业工作

当前锦城学院在就业工作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成绩,“就读锦城,锦绣前程”已逐渐成为社会和家长的共识。在就业工作中,锦城学院连续5年的高就业率不仅与每年超过百场的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和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与锦城学院的就业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和个性化的指导分不开。

1.三练三创总公司特色教育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为了解决现代很多大学生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问题,学院大力推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教育”之一的“三练三创”实践教育。“三练”即吃苦耐劳意志训练、组织纪律与团队精神训练、职业素质能力训练;“三创”即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实践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必经环节,学院开展“三练三创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三练三创总公司至今已陆陆续续成立多家学生模拟公司——七将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校园印务中心、耕作轩书屋、校园图文中心、上善轩餐饮文化管理有限公司、锦汇绿色物流中心、锦城洗涤中心、三联三创办公室以及学生农场总公司,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管理知识,以创业带动学业,以学业促进创业,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经营、学会创业。劳动和创业是学院特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均已作为必修课,纳入总的学分安排。学院不仅要求学生上劳动课、创业课,而且要求学生写创业方案,参加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创业实践,实行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教育。此外学院还为毕业后准备创业的同学开设了SYB创业培训课。将劳动和创业纳入必修课,有利于学生学好生存的本领;有利于养成劳动的习惯,完善其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扎实认真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创业和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锦城学院创业教育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近几年不仅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国家级的奖项也陆续收入囊中。每年的毕业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了毕业后创业,既实现了自我就业,又实现了高层次的就业。

2.岗位调查报告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首先就必须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青年人初入社会都想干一番伟大的事业,但是接下来就应该考虑自身的情况,比如,专业水平、特长或过人之处,包括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等。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毕业生素质和就业岗位要求的不对称。毕业生素质和就业岗位要求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有知识、有经验、忠诚敬业、动手能力强,然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的素质。锦城学院各系在2012年都进行了就业岗位的调查,学院各系均已推出了《大学生就业岗位调查报告》。报告不仅展示了特定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而且展示了各个岗位工作内容、职责、权限、任职条件等。调查报告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有的专业对应几个或十几个、几十个岗位,只要学生比照一下,就能发现自己所具有的素质能不能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例如: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大学英语四级的英语水平,学生就要保证在校期间达到这个水平,才能在就业时满足就业单位的基本条件。调查报告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同时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了指导。

3.就业指导必修课和学院就业部的指导为了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学院的支持下,就业指导课被列为必修课。同时,学院还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从就业政策与形势、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择业准备、择业技巧及应聘面试、现代信息技术在择业中的应用、择业手续的办理等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地教育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规划的理念,合理进行生涯规划;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更重要的方面是指导毕业生适应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教会学生找工作。锦城学院非常重视就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培训。就业工作负责人会定期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他们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服务、研究于一身,建成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此外,为了进一步做好就业指导,学院就业部出版了《就业指导报》,免费向相关年级的学生发放,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开辟了就业指导的新阵地。

4.其他努力和方法第一,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就业供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锦城学院构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行业协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学校与国内外高校的“四个合作平台”,帮助用人单位和学生做好就业信息的沟通,增进了解。第二,成立了包括就业指导咨询在内的“锦城之约——大学生个人成长发展咨询”,帮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人成长指导和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第三,扩大就业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帮助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院各部门的不懈努力,锦城学院的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几年的高就业率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学院一直提倡学生要“多就业,就好业”,在学生高端就业方面不懈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当前独立学院就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1)独立学院的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不足,就业供求信息传达速度较慢。针对这一问题,独立学院应当进一步做好就业信息服务,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信息库,建立自己的就业信息库,使毕业生能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相关单位的信息。同时要改进就业网的功能模块,优化毕业生数据系统,建设好微博、微信、短信平台。(2)部分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心态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们的就业心理定位较高。针对这一问题,独立学院应当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客观条件允许我做什么?”等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判断自我价值以及时作出行动。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再创业,要求我校学生立足现实,对自我进行准确定位,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3)用人单位成为就业实习基地的数量较少,推荐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针对这一问题,独立学院应当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实习基地建设,同时充分利用母体学校较为成熟的优势资源和政府资源,拓展就业渠道网络和就业信息平台,向更多的合作企事业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

作者:范婷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第四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1客观因素

首先,政策环境不成熟,社会用人不公.虽然在国家颁布《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后,我国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政府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管理权限不清晰.学生在入学﹑在校期间待遇﹑就业等方面不能享受和其它公办院校同样的优惠政策.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地域和部门受到限制.有不少毕业生在缺乏保障的私企或民企就业,还有部分毕业生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利益受损,很难维护自身权益.社会用人也存在不公平,就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大部分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但基层的一些单位为毕业生就业设置了障碍,存在“萝卜招聘”现象.不少人认为独立学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普遍比不上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很多单位一听毕业生毕业于独立学院,连简历都不看.在当前研究生、普通高校本科生也存在就业难的大形势下,很多原本属于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被挤占.其次,学校办学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质量不高,就业指导不充分.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它依托于母体学校,知名度、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要弱于母体学校,受母体学校影响很深,办学定位不明确,有关人员甚至包括主管部门、举办院校和独立学院的管理者认为设立独立学院的目的主要是创收,认识不到发展独立学院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内地省市的一些独立学院,其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缺乏前瞻性、创新性,做不到以应用为主,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很多学院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改革不深入,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严重脱离社会需求,产学研没有很好的结合.一些学院的教师结构也不合理,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甚至有的紧缺专业教师学历仅为本科,高职称、高资历、短线专业人才缺乏.虽然高校成立了相关的就业指导部门,但部分高校的就业和创业指导流于形式,专业化不够,这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发展,影响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2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2.1政策和社会层面:完善政策环境,促进社会用人公平国家制定的一系列促进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确实给独立学院及其毕业生带来了实惠和希望,但完善政策环境,促进社会用人公平,为毕业生就业创建更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依然任重道远(.1)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规划、管理和调整.国家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明确管理权限,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特点,确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发展目标,并给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2)给独立学院开办专业的自由.大部分学校办学灵活,会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方向,国家可以适当的放权,允许学校自由开办专业,国家可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适当授权高校自由开办专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和保障体系,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3)促进社会用人公平、公正.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要为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规范单位用人制度,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予以严惩,充分保障毕业生权益,规避“萝卜招聘”等现象的出现(.4)用人单位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实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以德为先,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5)国家还要为创业毕业生提供资金、场所、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或指导服务.总之,政府应该在充分尊重独立学院办学自主和自由权利的基础上,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扶持;用人单位也要消除偏见,任人唯贤,以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2.2学校层面:明确办学定位,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独立学院要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客观实际情况,对办学进行合理定位,突出特色,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确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注重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的优质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独立的教育教学活动.首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把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企业的文化、技术、标准纳入教学内容,加强实践化教学,促进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推进产学研合作,指导大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实习活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考试采用多种方式,如开卷半开卷,还要建立以质量为标准的评价和监控体系,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教学的正常进行.其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市场和学术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培养的人才既符合社会需要、有较好专业知识基础又具备本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方法等,德才兼备.同时,引进“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邀请企业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来校讲学,让大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受到相关培训.最后,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水平.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注重就业创业师资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鼓励他们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就业,成立专门的心理疏导机构及时消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完善就业反馈追踪体系,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

2.3学生层面:全面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独立学院毕业生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大学生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做好明确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练就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自我升级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积淀人文素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意识的提高职业素养,培养表达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感恩精神、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端正就业观念,结合社会需要及自身能力进行恰当定位,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不盲目追求舒适体面和高薪;培养一定创业意识和能力,勇于在学习和工作上创新,积累经验,做好创业的实际准备,甚至尝试创业;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规范行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掌握求职技巧,认真制作简历,主动求职,注重细节等.总之,毕业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锻炼实践能力,还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作者:付春新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