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学生道德素养的班级管理提升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教师教学的任务重、时间紧,往往一手抓教学任务,一手抓班级的建设。在班集体初步形成时,用积极的行为主义方法,数字化的虚拟奖励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推进班级的精细化自主管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方面减少班主任教师的说教,由于价值条件化作用形成的被动的管理;另一方面给学生自我管理,发挥智慧的空间,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自主管理;数字化
一、研究背景
学生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上学的经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学校和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德育一定是先于智育,要格外重视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实行之后,教育核心注重以人为本,授课教师应该在课内课外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尽力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研究目的
高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成人感,一方面渴望像成人一样的自由,另一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行为模式和自控能力。学生特别在意自己在朋友、或是同学们眼中的形象,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从新生入学开始,在班级管理中渗透积极强化法,强化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和常规要求,重视学生良好行为的培养,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积极强化法是被广泛应用于行为矫正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行为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当一种行为的结果受到强化或是奖励,人和动物从中得到了满足感,那么这种被强化的行为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复强化,使这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当强化物撤销时,这种行为也会固化。因此,用积极强化法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可行的,但是积极强化物的选择却是非常关键的。
三、研究方法:示范法、模仿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一)选定不良行为即目标靶行为,监测靶行为积极强化法是通过奖励正确的行为,淡化或漠视不良的行为,增加目标行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出现的频率。每当学生出现教师所期望养成的目标行为时,就即时的对学生的行为予以奖励,即正强化。在教学中,按照积极强化法的操作要求如下。1.确立靶目标。所谓靶目标就是课堂上学生的不适行为和人群。上课睡觉、说话、吃东西等这些课堂上的不适行为并将其作为观察的目标。2.监测靶行为。以一节课为单元观察和记录他们出现不良行为的次数和频率。将平时上课违纪较多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将他们具体到人的违纪行为的次数有一个准确的记录,以一周为单位,进行统计、记录。以一周五节课作为一个循环,进行行为的反馈,周期性的总结。
(二)确定积极强化物积极强化物对目标行为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强化物必须是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是他们最想要的,能激发起他们欲望的。如果强化物没有引力,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行为的,也就失去了积极强化奖励适应性行为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选定几种强化物。1.精神性的奖励。女生更在乎教师或是同学们的评价,所以,可以对表现好的学生在班会课、或是晨会课的时候,抽出1-2分钟的时间,全班同学来夸夸她,夸赞的内容一定要具体、有针对性。2.活动性的奖励。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这一周学生表现非常好,同学们的监督是有效的,可以这个学生的意愿奖励同学们集体体育娱乐的时间。3.物质性的奖励。可以选用笔记本之类的,缺点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没有足够的引力,所以可以让班委会或是班主任或是学生喜欢的科任教师在笔记本上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话。
(三)适时适当地对目标行为实施强化当学生出现教师所期待的适应行为时,一定要即时施加正强化,奖励给提前与学生约定的强化物。如果奖励没有即时兑现,教师失信于学生或是拖延奖励的时间,那么就没有效果,学生的行为不会受到强化。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几个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编成一组,让同学监督,即时给出肯定。帮助其建立自信心,逐渐去除不良的行为,并使适应性行为得到固化。
四、结果与分析
积极强化法对于纠正学生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大多数学困生的转化是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课堂行为模式来实现的,班级精细化的管理可以由此推广。即时反馈学生的成长,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变化,当初期的目标达到后,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以矫正,这时要制订新的目标行为,设计新的行为来巩固目标行为,并使之固化为行为习惯,这时可以考虑逐步撤销积极强化物。
参考文献:
[1]韩立秋.浅析提升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J].神州,2017(9).
[2]陈婷.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提升德育工作质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路径的创新策略[J].2018(6).
作者:吕晓玲 单位:甘肃省靖远县乌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