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班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程,这包括文化环境设计、文化机制建立和文化关系维系等多种层面内容。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依托于班级文化能够更好地深化价值观教育理念,增强其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教育功能目标,这需要在实践中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
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发展,导向正确方向的重要动力和精神支柱。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便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党的报告中同样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小学内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精髓的教育需求,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是系统学习和全面贯彻党的精神以及新时代教育方针的基本举措,另一方面更是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主体正处于身心水平不断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启蒙启智阶段,在此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培育。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主体的智力水平及心理素养还未发展成熟,如核心价值观教育只局限于文字宣导、反复诵读等机械方式较难真正实现教育目的。班级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以班级文化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有效增强教育内容的生动性和渗透性。
二.依托班级文化的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策略
1.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核心价值观教育氛围。实质上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内外部环境的协同配合,同时还需要相应的文化建设机制进行维系。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教育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并建立的关键时期。在此过程中,班级空间已成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班级文化的有效建设能够将其成为传递核心价值观理念的重要平台,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首先可以班级为单位创建班级特色文化,这可借助于班级四周的墙壁、图书角、黑板报等空间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让学生能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接受教育。例如可在班级墙壁上悬挂与核心价值观内容相关的字画,或是在图书角设置相应的读物为小学生营造“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氛围;
2.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机制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自身自制力及控制力还未完全形成。因此教师还需建立有效的文化建设机制,激励学生主体能自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例如可以班级文化为载体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教育,在班级内部建立诚信互助机制,学生之间彼此监督,不迟到不早退不抄袭作业等。同时还可有效运用班级纪律规定等增强班级文化的影响力,对于在班级中出现的诚信行为及时进行表彰,不诚信行为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长此以往,促使学生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自身的日常表现之中。
3.以班级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应拘泥于口头宣导或文字记忆。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不断开拓思路,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感染力,让学生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自觉落实价值观理念。例如教师可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和传统民俗进行联系,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诏安篆刻艺术家沈顺鹏通过中华民俗篆刻艺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于印章之上,如“诚信”印章则应用鸟虫篆印,字形合一,栩栩如生。教师可通过班会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艺术作品,让班级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学习以及核心价值观教育三者之间能有效联系起来,真正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真正感知社会风尚,开拓自身的认知视野,进而提升综合素养。综上所述,学校是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依托于班级文化,以此为载体,能有效将价值观教育落实到教学日常之中,有效增强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和深刻性,让学生能够将价值观理念内化于心,并体现到日常表现之中,进而能在整体范围内提高教育的实效。
作者:杜来平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城川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