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

电影毕业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电影毕业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电影毕业论文

硕博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

一、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是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综合研究的一种分析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信息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的描述与分析展现某领域的研究发展状况。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法综合运用了文献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外部特征与内容特征分析、空间分析与时间分析,因此更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态势,有助于厘清研究思路,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找到研究的创新点。(王曰芬,2009:901-908)本研究的文献信息为国内有关科马克•麦卡锡作品的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研究中所涉及的信息数据均源于国内权威的期刊数据库CNKI和读秀学术搜索。通过检索与核实,CNKI收录28篇硕士毕业论文,2篇博士毕业论文。读秀学术搜索收录39篇硕士毕业论文,没有收录博士毕业论文。两个数据库共有28篇论文重叠,最终统计的硕博毕业论文总数为41篇。本研究以上述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维度梳理,客观地展现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的发展现状,以期把握研究趋向,发掘新的研究点。

二、结果分析

(一)年代分布

从文献计量学理论出发,对论文的年代分布进行整理可以“直观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研究在某个时间段内的整体趋势与变化(邱均平2008:16)。从检索的41篇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南京理工大学的彭饮冰2007年撰写的硕士毕业论文《从社会化角度对科马克•麦卡锡小说〈骏马〉中主人公成长与命运的分析》标志国内硕士和博士对科马克•麦卡锡研究的开始,此时距麦卡锡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看果园的人》(1965)已经30余年,距论文研究对象《骏马》的发表(1992)也已经15年。2008年有两篇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没有。2010年至2012年掀起麦卡锡研究的热潮,论文数量从2010年的3篇骤增到2012年的15篇,达到顶峰。从折线图上看,2012年到2013年虽然论文的篇数降幅明显,但是2013年仍然有10篇硕博毕业论文。总体而言,硕博论文的年代分布可以分为两个时期,2007年到2010年为萌芽期,特点是论文数量少,且有断层。2011年到2013年为快速发展期,三年时间发文35篇,是前4年发文数的约6倍。发文量激增体现国内硕博群体对麦卡锡关注度的迅速提升,预示未来一段时期国内麦卡锡研究将保持热度甚至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

(二)作品分布

对硕博论文所研究的作品进行文献计量内容分析,有助于揭示国内硕博群体的研究重点和倾向性,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经过统计,所有硕博论文的研究对象均为现已有汉译本的6部作品。在进行统计时,将“边境三部曲”三部作品的相关论文全部归为“边境三部曲”,其余涉及多部作品的论文单列一项“综合研究”。作品研究非常不均衡。硕博论文的重点研究作品是《路》和“边境三部曲”,两者相加占作品研究的81%。麦卡锡因《路》荣膺美国文学的重要奖项———普利策奖,也因《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对该作品的青睐不难理解。“边境三部曲”使麦卡锡成为美国西部文学的代表人物。三部曲中的暴力、成长、生态叙事契合了研究生青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关切,因而成为重点研究作品。《血色子午线》被美国评论界认为是麦卡锡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但是仅有4篇论文研究该作品。《血色子午线》仍属西部小说,但叙述语言却是典型的南方文学代表人物福克纳式语言。文本中融入宗教、神话、哲学、历史、科学、文学等多重元素,加之惜用标点符号,长句俯拾皆是,难以卒读,更难翻译,导致研究该著作的论文相对较少。令人意外的是,只有1篇关于《老无所依》的论文。2008年,根据《老无所依》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国内上映,引起轰动。仅2008年发表在各类期刊上关于电影《老无所依》的论文就达30多篇,至今相关论文已达70余篇。莫非电影的光芒掩盖了原著的受关注度?个中情形有待深究。从上可以发现,对麦卡锡单一作品(包括“边境三部曲”)的研究占据麦卡锡作品研究的绝大部分,仅有3篇综合研究的论文,这其中包括统计中仅有的2篇博士毕业论文。一方面,表明综合研究的难度更大,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也凸显目前硕博论文对麦卡锡作品的整体观照不够。在基础研究已近饱和的情况下,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就是作品的总体关照和深度研究。此外,所有的统计论文研究的都是麦卡锡的中后期作品,前期作品无一涉猎。这固然是一大缺憾,却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

(三)主题分布

继续阅读

文学理论教学与学位论文写作分析

摘要:

中文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开设《学位论文写作》课程,给学生以相应的理论知识,但同时要把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文学理论》教学更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在文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写作技能,提高他们实际写作的能力。这要在本课程知识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理念转变、理论储备、文学作品写作、短文评析、长文试写等方面作出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学;学位论文;写作实践

一、学位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于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学位论文写作,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力、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要求废止的意见认为,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不应过高,只要学生把大学学习期间应修的课程学分修够,就应当允许其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相对于停废的呼吁,坚持继续保留的呼声更大,他们认为对本科生的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根据国家1982年学位制度的有关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申请的学位应在提交学位论文并经过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这一看法在国内很多高校中被认可,因此,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高校仍然都有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但毋庸讳言,本科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既表现在选题、论证以及结构等大的方面,也表现在题目名称、叙述方式、语言表达乃至标点符号等细微方面。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论,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对毕业论文写作(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学校和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大部分学生和一些老师都认为毕业论文可有可无。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没有尽心尽力去写作,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没有足够重视,有的教师只重视所带的硕士生,而忽视对本科生的指导,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存在一个老师指导十多个学生的现象,自然也拿不出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负责地指导。二是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严峻,毕业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用于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三是写作课教学内容缺失。中文专业的写作课所讲内容多为应用文,而应用文中缺少学位论文写作这一内容,即使有这一内容,也是和其它公文写作一样仅仅是其中的一节,课堂上一笔带过,不可能展开来认真细致地讲解。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写作课程,学生写作理论更是无处可得。另外,在大学学习期间,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给学生布置得较少甚至没有,他们的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实习报告等大多都是在网上粘贴拼凑的,写作训练几乎得不到实现。凡此种种导致了学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低下。

二、《文学理论》教学与论文写作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既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很少像专业基础课一样受到重视,教师也很少在基础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知识,即使是写作课程亦如上文所述,也没有加重学位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只要了解作品,背背笔记,就基本可以保障考试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毕业论文写作和其它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衔接。我们认为,文科专业特别是中文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与专业基础课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写作》课程自不待说,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身就是作家作品讲析,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也是语言方面的理论探讨、语法讲解和语感训练,这些都完全可以与论文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知识的掌握与理论思维训练和写作实践有效地统一起来,这就看授课教师有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在所有专业基础课中,《文学理论》与学位论文写作的关系更为切近。就中文类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类别而言,学生写作主要是文学类选题,如作家评介、作品评介、作家与作品、作品与社会、作品与读者、文体风格研究、人物命运研究、人物性格研究、语言风格研究、人物心理与作者心理、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性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种族和宗教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文论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以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构思写作的。因而依据文论课程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写作教学同步起来,把相关知识渗透在全部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设想呢?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如下基本方法。

继续阅读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媒介融合论文

一、多渠道丰富师资构成

要实现从书本的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换,教师在中间扮演的桥梁角色不可或缺,但高校师资普遍存在的软肋是师资来源较为单一,多以理论人才为主。实际上,吴信训教授早在2006年就建议“新闻传播类核心课程中至少不低于1/5总课时安排请校外新闻行业的资深新闻人士作有关讲座”。课题组充分挖掘各种资源,丰富师资的构成,加大外聘力度。在外聘教师方面,主要是从传媒集团、门户网站、公司、企业等聘请了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士,通过开课或者专题讲座的形式为学生教授界面设计、网站制作基础、网络编辑、电子软件排版、电视非线编等实用性课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不仅有力地支撑了整个教学体系,而且在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譬如《网络专题》课程,就是聘请成都晚报的资深编辑担任授课教师,如此可以将业界最新动态及时反馈在课堂上,并且可以结合媒体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最实用的技能。除此之外,还在全院其他系引进计算机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实现学科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二、技能培养模块

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的培养除了知识层面的建构之外,能力的培养必须齐头并进,方能确保人才构成要素的完整性,否则还是会出现“博士生不会写新闻稿”或者毕业生需要再培训才能上手工作的情况。

1.核心竞争优势——写作能力的培养课题组为在校生制定了全面合理的写作计划,明确规定学生必须完成40篇文章的写作(各种新闻体裁、广播稿、视频解说词、策划书、博客文章均可,但至少有1篇论文、2篇调查报告、4篇散文、4篇评论)以及一篇学士学位论文。为确保写作质量,课题组一方面组织老师开出系列必读书目,并坚持每年更新,不断补充和完善,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知识面、培养多维度思维能力;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给予及时的修改、指导;同时确立规范的评价体系与公平、严格的考核机制。既保证了学生读、写、说的“量”,也保证了文章“质”的逐步提升。除此之外,为更大地开拓学生的写作空间,探索多元化、合理化写作方式,课题组制定了新的毕业论文写作规定,对学术型论文与实践型论文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编写的书籍均可申请作为毕业论文;实践型毕业论文既可以是调查报告类,也可以是参赛作品包括视频大赛作品、挑战杯参赛作品等。

2.实训平台——实操能力的培养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在考察了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办学模式之后,曾经表示“我们认为,‘密苏里方法’中最难以为人‘复制’的部分是实践体系和支撑体系”我国高校的新闻传媒教育中最大的软肋则在于高校没有完全面向社会的媒体,自创的实践平台也未能实现市场化运作。正是基于此,课题组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资源,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搭建校内实训平台,另外一方面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从而打通创新型传媒人才的通道。目前校内实训平台目前共计15个,涵盖了各类媒体类型,报纸类包括《锦城深瞳报》《青年观察报》和《艺林天地》等三份报纸;电子杂志类包括《我们》《赫尔墨斯》《零摄影》《锦城文学》《女生》《民俗文化》等六个;网站包括夸父网、《新空网》等两个网站;电视台有“文传网络电视台”,主要制作校园新闻、微电影等;另外还有包括鑫政会务公司、彼岸传媒公司和汉语国际推广公司;在这些实训平台上,学生是“主角”和“核心”,从选题策划开始,包括收集资料、规划采访到写作或者视频呈现、文章上网等,均独立和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则充当教练和必要的把关角色。

除此之外,为了更加贴近实战,课题组通过各种渠道拓展社会媒体合作基地,尽量涵盖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以此配合创新型传媒人才的课程体系,并在授课中为学生打造全真媒体环境。目前为止,课题组曾经或仍然保持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包括成都大学城、新浪房友在线、禾嘉集团网站等,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媒体的要求,也由此提前适应媒体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两种形式的实践平台对创新型传媒人才的最大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实训环境,同时保障学生能深度参与各个环节,在实训中不断犯错误并不断纠正错误,这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比其他毕业生更成熟,也会让他们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泛媒体时代创新型传媒人才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课题组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通过实践性的尝试能为该领域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

继续阅读

历史人物黄飞鸿之屏幕形象

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香港电影中出现了多个武侠历史人物,这些电影人物中,大部分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诸如黄飞鸿、方世玉、霍元甲、叶问、洪熙官等等。其中黄飞鸿的形象是香港电影及电视剧中出现最多的武侠人物,1949年,香港第一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问世,由此触发了香港银屏上黄飞鸿形象的滥觞。至1997年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近50年间香港共拍摄了约100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影片,此外还有大量的黄飞鸿电视剧,以及出现了这一形象但并非主角的电影。香港电影在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电影人演绎着不同的黄飞鸿形象,渐渐使这一历史人物成为香港文化中的重要一分子,也成为港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毕业论文搜集整理于毕业论文网

历史上的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广东佛山镇。黄飞鸿童年、少年均在佛山度过,自6岁起随其父黄麒英习武,因家境贫寒,经常随父在佛山、广州等地卖武售药。13岁时,黄飞鸿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到铁桥三的首徒林福成,得传“铁线拳”、“飞铊”等绝技,奠定了日后成为一代洪拳大家的基础。16岁时,黄飞鸿在广州西关第七甫水脚开设武馆,后在仁安街开设“宝芝林”医馆,门下弟子众多,为名重一时的武术家。他先后被记名提督吴全美、刘永福聘为军医官、技击总教习及广东民团总教练,并随刘永福在台湾抗击日军。黄飞鸿的一生有着非常传奇的色彩:一生习武、卖药,招收了很多武林弟子,其中梁宽、林世荣等以及黄的后续夫人莫桂兰均有着传奇经历;延续并发展了作为中国南派代表性拳法的洪拳中的许多绝技;多次路见不平相助、除暴安良、严惩恶人,特别是在1867年,一外国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黄飞鸿虽有着诸多传奇经历,但并不像大部分影视剧中表现得那么光彩照人,他一生坎坷,晚年更遭受爱子遇害、“宝芝林”被焚、儿子失业等连串打击。1925年农历三月二十五,黄飞鸿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黄飞鸿的传奇的经历,尤其是很多有关他的非凡的武侠故事,对于重娱乐、重类型的香港电影来说,无疑是一大笔珍贵的资源,因此,香港电影史上便呈现出了独一无二的“黄飞鸿现象”。

香港电影中对黄飞鸿形象的演绎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中,银幕上的黄飞鸿虽都是武林高手,但无论其外形或气质、个人性格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甚至放在一起比较根本不会觉得这是同一个人。第一个时期为上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这个时期是香港电影史上演绎黄飞鸿形象最多的时期,共有75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影片问世,全部为粤语武侠片,而且主创人员较为固定,一般为粤剧武生出生的著名演员关德兴出演黄飞鸿(73部)、著名粤语片导演胡鹏执导(57部)。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人物,在人物造型上最符合历史人物的原型,但在性格特征上出现了明显的由民间草莽英雄向儒侠的渐进式变化。在最初的几部影片,塑造黄飞鸿性格时较多保留了民间传说中市井草莽气。片中的黄飞鸿虽勇悍十足,但并不谦恭忍让,被人当面抢白后会愤愤不平。如在《黄飞鸿传之鞭风灭烛》、《黄飞鸿血战流花桥》(1950)《梁宽归天》(1950)、《广大十虎屠龙记》(1950)中,有着这样的情节:其徒弟梁宽到妓院招妓,与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此举并未受到师傅的任何责备,反而黄飞鸿本人在影片中一直保持着风流本色;梁宽和对手互致对方于非命后,黄飞鸿为替徒儿报仇,竟然向仇人遗孀要求开棺毁尸。这些情节表明,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尚“有着民间的野性,可见黄飞鸿的儒侠形象并非一开始便如此,而是演变出来的。”

黄飞鸿的民间野性形象在1950年代初初现影坛后似乎昙花一现,在以后的几年中销声匿迹。直到1955年,黄飞鸿在《黄飞鸿花地抢炮》中以较全新形象再次出现,该片大卖其座,不但令黄飞鸿形象再度复活,也为当时疲软的香港武侠电影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从此黄飞鸿电影进入了高峰时期,可以这样说,兴盛于1950年代后半期的黄飞鸿系列粤语武侠片,构成了这一时期香港武侠电影的主流。这一时期,黄飞鸿的形象由开始时期的民间草莽英雄渐渐过渡为儒侠君子,影片的内涵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其背景仍为清末的乱世,片中有着相对固定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作为慈父、严师、老成持重的黄飞鸿是整个片系的精神形象,围绕这个精神形象建构而成的是宝芝林药局及其家族和师徒关系。其徒弟梁宽、林世荣、鬼脚

七、牙擦苏等全部来自低下阶层,并且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人性弱点。这些徒弟和他们的师妹、师母、师叔等人物构成了一个自足的家庭模型。影片的内容一般都是这样的模式这个家庭遇上内部纠纷必由家长黄飞鸿或教训或摆平;遇上外来侵犯则先是由师傅黄飞鸿出面解决,总是先礼后兵,实在不能忍让才动武。而即使取胜之后,也往往以忠、恕待之,或为其医治病伤,劝其向上,或留一条生路以使其改过自新。可以这样认为:这一时期的黄飞鸿形象除人物造型外,在举止行为、性格特征等方面也最接近历史人物的原型。

第一时期的黄飞鸿形象有着显著的传统特色,对以后的香港武侠人物塑造也产生了较大影响。首先在其人物性格层面,黄飞鸿形象是典型的儒侠性格,这一性格成为了之后大多数香港武侠电影中正面人物的共同性格,而黄飞鸿电影确立的典型的儒家道德观也成为以后香港武侠电影中表现的共同主题。其次,在人物动作层面,银幕上黄飞鸿打斗动作属于中国南派武术派系,以硬马硬桥的真功实打为主,取代了过去北派象征式的舞台招式,摆脱了舞台把式、花拳绣腿的老套,令银幕上的武打场面充满真实感,这也是该片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同时真功实打也改变了以往武侠电影那种靠特技手段制作出来的诸如腾云驾雾、吞刀吐剑之类的神怪化工夫,用真功夫代替了特技。因此,随着黄飞鸿这一形象的出现,许多南拳的精湛武术、绝技也相继展现,增强了观赏效果。其中较为经典的是展现了黄飞鸿的四大绝技:八卦棍、铁线拳、无影脚及虎鹤双形拳,此外还有“狮子采蟹青”等高超的舞狮特技,这些均成为以后黄飞鸿系列片中的“保留节目”,是塑造第一时期黄飞鸿形象的重要美学手段。第三,影片将黄飞鸿这一形象予以浓厚的粤港文化氛围中,突出了这一人物生存的独特地域空间。如影片多以广州作为故事背景,片名中的“大沙头”、“沙面”、“西关”等均为广州地名,武馆中舞狮、舞龙、舞麒麟等民间舞蹈充满了广州风情,此外还有龙舟、南音、粤曲等广东音乐以及大量的岭南风俗等。这样颇具广州风情的影片,使充溢着更有浓郁的粤港色彩,使黄飞鸿形象的历史味道和岭南地域特色更为明显。在这样的历史文化氛围中,一个传统的、粤港的黄飞鸿形象呼之欲出。

随着1970年代初香港传统粤语片工业的停滞,黄飞鸿系列武侠粤语片也宣告结束,第一个时期的黄飞鸿形象也永久定格在香港电影尘封的档案里。但这一时期奠定的这一经典的侠义人物形象,不会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黄飞鸿以后又多次出现在香港银屏上,久映不衰,成为了香港影视作品中一个标志性人物。

70年代初,黄飞鸿的形象再次显现于香港银幕上。1970至1980年的11年间,香港共出品了8部以黄飞鸿为主角的影片,构成了黄飞鸿形象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黄飞鸿电影数量虽远少于第一时期,但却对这一经典形象进行了重新挖掘和演绎,人物造型、行为举止不再力求形似,而是在原型基础上进一步艺术加工,关德兴虽也再次披挂上阵,但已不是黄飞鸿的不二人选,刘家辉、成龙等年轻演员开始重新演绎黄飞鸿。导演方面则有刘家良、袁和平、郑昌和等相对年轻的动作片导演担纲。第二时期的黄飞鸿形象大体上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黄飞鸿》(1973)、《黄飞鸿与陆阿采》(1976)等功夫片为代表,这类影片把黄飞鸿形象尽量年轻化,将青年的冲动、顽皮、好斗和机灵都转化到黄飞鸿身上,引起新一代观众强烈的认同感,也赋予了黄飞鸿这一形象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这一形象也一定程度上延续第一时期的儒侠风范,但更注重人物习武的高尚境界和武德,从而获得了较第一阶段更高的内涵。如在《陆阿采与黄飞鸿》中陆阿采教少年黄飞鸿练棍要运劲于“圆”,先练棍绕大圆圈的碗,再绕小圆圈的杯,圆越小而劲越大,这正是做人的道理:越能向内收敛,功力就越强,品格就越高。影片以此来表现练功所能达到的修身养性、自我追求和自我完善的高尚境界。影片最后黄飞鸿在击败仇人后没有结果其性命,而是给他留下一条生路,此举使仇人折服,这也表现出了“不是以武服人,而是以德服人”的高尚武德。另一类黄飞鸿形象更有突破性,如在功夫喜剧《醉拳》(1978)片中,成龙饰演的少年黄飞鸿成了偷懒逞能的喜剧人物。此黄飞鸿形象一反第一时期黄飞鸿系列片中的那种武术宗师兼道德典范的传统黄飞鸿形象,创造了一个顽皮活泼、嬉皮笑脸、惹是生非、不敬师长但又滑稽幽默、和蔼可亲的新形象。黄飞鸿和师傅之间设计成为冤家关系,师傅处处给飞鸿出难题,迫使飞鸿苦练功夫,而他往往偷懒或阳奉阴违,用小聪明欺骗师傅,但又总是被师傅识破,被整得更惨。在片中,人物复仇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仅给主角黄飞鸿提供苦练功夫的借口,因此影片重点不是通过复仇而是用花样翻新、趣味横生的练功过程来刻画黄飞鸿形象。在众多的练功过程中,武术指导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奇妙花招来“折磨”黄飞鸿,这样的苦练过程,便形成了一系列的喜剧情节,黄飞鸿以高超的演技动作将千奇百怪的招式表现出来,一个个练功场面情节奇特、别致,幽默而又令人惊叹。如《醉拳》中水缸上的练功过程,黄飞鸿站在水缸的边沿,把这一缸的水用桶移到另一缸中,他还要倒悬身体,把地上缸内的水用酒杯一杯杯倒入空中水桶内,人物练功时在缸瓦器皿之间跳来弹去,练功场面变成了繁复多变的步伐训练,以上这些练功动作看起来更像表演杂技和舞蹈。因此,片中围绕黄飞鸿形象并未有血腥的打斗场面,而且,复仇的过程非但没有悲剧气氛,倒更具喜剧意味。如结尾的大决斗中,“说成龙在耍醉拳和说成龙在跳现代舞有同样贴切之处”,黄飞鸿最终以自创的女里女气的“何湘姑拳”击败大反派,给人更多以搞笑的成分。

继续阅读

中文系毕业生论文写作

我们的文学评论远远落后于文学创作,当代大学生甚至连中文系学生都很少积极地开展文学评论的写作,这不利于我们培养目标的实现,更有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某些大学(如华东师大)在文艺学考研的科目中就专门有“文学评论写作”这一科,可见,文学评论写作是检验中文综合知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法。因为正是文学评论,使文学研究区别于传记写作、目录学和历史知识。那么,怎样写好文学评论呢?首先,要明确文学评论写作的任务。我们也经常见到“文艺批评”、“文艺评论”这样的词,“文艺”和“文学”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学是艺术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其他的艺术门类还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电影等,而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它既不是视觉艺术也不是听觉艺术,但它同样诉诸于我们的心灵,它单纯地使用语言文字作为它表达的材料———这是“文艺”和“文学”的区别;再看“批评”和“评论”的区别:“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批评着眼于评价具体的作家作品,如韦勒克认为狭义文学批评“是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研究,重点是对它们的评价上”[1]42,艾略特在《批评的功能》中也曾经指出:“我说的批评,意思当然是指用文字所表达的对于艺术作品的评论和解释”[2]141;广义文学批评也包括对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潮以及各种文艺流派的研究,《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释为,“广义而论,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一个术语,它对任何有关文艺的论述,不论它们是否分析了具体的作品,都同样适用”。而“文学评论”则总括了“批评”和“理论”,《文心雕龙?论说》篇中就讲到了“评者,平理”,就是评价、裁判;“论者,伦也”,就是阐发道理。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文艺批评”和“文艺评论”两者经常具有同样内容。当讲到“理论史”时,一般用“批评理论”一词,意指批评背后与观念接近,当用与“实践”相连时,一般倾向于用“评论”,所以是“评论写作”而不是“批评写作”。“文学评论写作”就是对一切文学现象的道理阐发和评价裁判,当然,其核心仍然是作家、作品。当你阅读完一篇小说、散文或者一首诗、一部剧本的时候,如果你心中产生这样的问题:作品美不美,动人不动人?为什么美,为什么不美?作家如何创作了这样一个作品?那么,你也许就会开始着手文学评论的写作了。如果你选择文学类而非语言类的毕业论文,那么,事实上你要完成的,也是一篇文学评论。

好的文学评论写作当然是要从“问题”出发。有真问题才会有真学问,“问题意识”是评论写作的前提,所以写作的选题本身甚至比“怎样写”更重要,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是对评论的贡献。比如朱光潜的代表论著《悲剧心理学———各种悲剧快感理论的批判研究》一书,就是围绕着一个有趣而悖论的命题展开:“我们为什么喜欢悲剧?———只要我们想到痛苦和灾难一般只会引起哀怨,这个问题就越难解了———人们不断因为人世的苦难而呻吟———然而奇怪的是,人们固然憎恶苦难,却又喜欢观看舞台上演出的悲惨事件。”[3]1-2是啊,悲剧是怎样带来欣赏的快感的呢?这就是一个“问题”;现代批评理论家李长志在批评鲁迅时也是首先有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没有发表过长篇小说?他最成功的小说为什么往往以农村生活为背景?”———这是多么好的问题意识啊,结论是“鲁迅在性格上是内倾的———这种不爱群,而爱孤独,不喜事,而喜驰骋于思索情绪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谓内倾的”———而“写小说得客观些,得各样的社会打进去,又非一个冷然的关照的态度不行。长于写小说的人,往往在社会上是十分活动,十分适应,十分圆通的人,———鲁迅不然———他一不耐,就愤然而去了,或者躲起来,这却不便利于一个人写小说,宴会就加以拒绝,群聚里就坐不久,这尤其不是小说家的风度。然而他写农村是好的,这是因为那是他早年的印象了,他心情上还没有那样厌恶环境”[4]142。所以李长志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认为鲁迅不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小说家,而是重体验的主观抒情诗人。笔者写过关于张爱玲的系列评论,也是从问题出发:为什么她的作品不属于当时的任何一种“主义”?我们难以将其作品列入任何一个派别?她的作品集为什么叫《传奇》?集中的十篇小说有什么内在联系?———就是这些问题引发了笔者写作文学评论的热情,并在论文中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笔者还有一篇评论文章题目就是一个问题:《张爱玲是才女吗?》,并在文章中否认了沿袭已久的关于张爱玲“才女”的论说,高扬了张爱玲本身所具有的现代精神。另外,文学评论写作的选题要注重新颖性,还要注意多去关注当代文坛上的争论性问题,尽量使自己发出的声音切合时代的脉搏,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文笔特点和能把握的论题。例如,笔者指导过几篇比较有价值的文学评论文章,有的学生毕业以后已经将其发表。我们经常收到或看到某些短信,虽然短,但文字上很见功夫,很有“文学性”,那么,我们能否把它看成是一种新型的文学现象?甚至,能否我们就称之为“短信文学”?与传统文学除了传播方式不同之外,这些“短信文学”又有哪些特点?围绕这些问题并将其展开,一位学生就写出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在很多学生都把目光聚集在当代小说、诗歌、文学散文文体上的时候,也有学生另辟蹊径,想到了杂文。当代杂文大家中,李敖可谓独树一帜,从文章的题目到犀利的言辞都可以成为评论的话题,有一位男生专门研究了李敖杂文的言语特色,也写出了一篇不错的毕业论文。选好评论的题目之后,就要积极地准备材料了,这是从理论上说。其实,真正的材料准备往往并不是确定好写作的标题之后才进行的,而往往是我们先有了关于某个问题的一些材料,在材料的阅读和整理过程中产生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又不能不阅读和查找相关的其他大量资料。准备材料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功夫却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我就有平时做读书摘记和阅读卡片的习惯,从上大学时起,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个方法虽然有点过时,但却是一种稳固、扎实的资料收集法。至今在论文写作或者备课时,这些以往的资料还经常派上用场,尤其是上课时用来更新资料内容极为方便。现在学生习惯于网上检索,如使用中国期刊网等,但材料一旦被使用,还是要明确标注出它的原始出处。网上检索的方法方便快捷,尤其是关键词搜索,如查找关于某个作家的研究资料,只要输入关键词,从1994年至今的所有的资料就全部显现。但面对那么多的研究成果,你还必须学会厘选,第一是不能错过重要的期刊和专著,第二是不能错过重要的结论。对于中文系学生而言,要写出更好的毕业论文,一般还要使用过刊,因为许多时候只使用1994年以后的资料是不够的。一旦论文选题确定下来,你就经常必须经常往图书馆跑。

那么,对于学生的评论写作,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准备材料呢?(1)有关作品的材料:写作的时间、背景、作家关于自己作品的阐述。(2)关于作家:作者的生平、文艺思想、美学观念、世界观、所接受的主要影响。(3)有没有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写作时这个疑问常常会让我们打开思路。(4)别人对相关论题的评论和见解。文学评论的写作过程其实也是你和其他的声音交流和对话的过程,所以我们既要有自己的见解又不能自说自话,就是说,要积极地引用材料来充实自己的论点。在指导评论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有不善于使用材料的现象———不但要引经据典,还要规范、有序地运用相关材料。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必须严格规范,出处的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出版地还有页码都必须明确标注,间接引用一般不用引号,通常是对某材料的一种提炼性使用,或者业内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材料,不需直引。另外,我们还会见到一种“转引”———那是说资料本身来自二手,对于初学文学评论写作的学生来说,一般不建议使用二手材料,哪怕材料来自过刊,也希望学生能亲自到图书馆检索到它的真正出处,因为有些转来转去的资料本身也存在可靠与否的问题。进入评论写作的过程,要从自己真实的感受出发。写作时当然也有技巧,有方法,如适当的“复述”:寓评论于复述之中,引导欣赏者按照你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复述可以集于一处,也可以散在多处,例如原文中某些生动的描写、精妙的语言是不可替代,不可转换的,分析它们时只有先复述出来。分析问题时要注意把握整体,例如林语堂对苏东坡的经典评价。还要熟悉各种批评观念及其主要方法,例如俄苏形式主义的“细读法”、英美新批评的“语词分析”、法国结构主义的“乐谱竖读法”等,此不赘述。

面对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教师经常感慨学生的理论功底不足,甚至直到进入论文修改阶段教师还不得不给学生开出必须要阅读的理论书籍。理论功底是学生逻辑思维、思考深度、综合方法运用的检验,很难想象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或者毕业论文中不运用某种理论。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还不够,往往认为理论是枯燥的,选课的时候就避而远之,岂不知,大文学家其实都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和见解,文学能力也很大程度地体现为理论能力。所以还是希望学生平时多读一些理论书籍,历练自己的理论思维,这样才可能有新的发现,论文中也会充满逻辑的力量。比如笔者指导的一篇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杨绛的散文风格》,论文写作中就必须首先界定什么是“文学风格”,然后简单准确地明确概括出杨绛散文风格到底是怎样的,最后还要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语气语调的运用等方面具体展开。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能力,文章的构架就会出现问题。这虽然不是一篇难写的题目,但由于选题比较好,文章构架清晰、理论运用娴熟、文笔流畅而获得优秀的成绩。现在每年都有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谈到“女性文学”的话题,那么,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它的来龙去脉,它背后的社会因素甚至它本身的不足,在谈论它时都必须了解和熟悉。文学评论最终得出的应该是一个文学上、美学上的结论,这是由文学评论的对象和任务决定的。

笔者见过有些学生写的评论文章,论着论着就把作家小说中的背景当成现实的社会形态来加以分析了,最后竟然得出社会学的结论,这完全违背了文学评论写作的初衷,更何况小说是一种虚构文体,再真实的创作也是“创作”,一定要遵循艺术的规律,遵循文学的、美学的规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写作中只要注意不脱离文本就可以了。好的文学评论要出思想,要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当今时代是理论创新的时代,当代年轻人思维十分活跃,要发挥其特长,中文专业学生更要多多关注文学创作,力争写出有力度的文学评论。

继续阅读

当代音乐多元化剖析

跨界音乐译自英文的“Crossover”,有的翻译为“CrossoverMusic”,但在欧美直接使用“Crossover”的更多一些。跨界音乐的主要形式常见的有几类:一类是用古典的方式演绎流行,一类是用流行的方式演绎古典,一类是流行与古典的串联融合,还有一类是在创作时就已经融合了古典与流行。当然在中国还出现了民族与古典和流行的相互融合的中国特色的跨界音乐。相比较传统的古典、民族和流行音乐,跨界音乐因其特有的多元化因素,使其一出现便迅速被大众所接受,成为当今音乐舞台上最受听众喜爱的音乐种类之一。

跨界音乐的出现比较晚,大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实在开始的时候,跨界音乐还仅限于流行音乐各种类之间。当时美国流行音乐的排行榜中出现了一些乐曲既上了迪斯科榜,又上了节奏布鲁斯榜,而流行榜(popchart)更是不管是爵士、摇滚还是古典,只要热门便可上榜,“Crossover”便由此而广泛被接受并流行起来。本毕业论文搜集整理于毕业论文网

进入70年代,FusionJazz(融合爵士)的出现引发的巨大的爵士热潮,各种各样风格的爵士音乐造就了爵士音乐市场的复兴,而这些新的爵士音乐被统称为“CrossoverJazz”,这可以说是跨界音乐的第一次热潮。

之后又出现了“ClassicalCrossover”(古典跨界),而且成为排行榜中的一类,非常热门。世界权威的美国Billboard排行榜新增古典跨界专辑榜(TopClassicalCrossoverAlbums),格莱美在1998年设立了BestClassicalCrossoverAlbum的专属奖项,台湾金曲奖也自第十四届起新增最佳跨界音乐专辑奖。

伴随跨界音乐的不断发展,众多音乐人开始关注并投身其中,出现了一大批创作型跨界音乐人,并创作出许多经典乐曲,大家所熟知的有创作了大量名誉世界的音乐剧如《猫》《歌剧魅影》等的安德鲁洛伊韦伯、雅尼、挪威的神秘园组合等等。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跨界音乐蓬勃发展,出现了诸如像莎拉布莱曼这一类的跨界音乐巨星,将跨界音乐推向了又一次巅峰。

莎拉布莱曼因主演安德鲁洛伊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而成名,被称为天籁之音,尤其是剧中《告别时刻》一曲更是被广为传唱,之后又与意大利盲人男高音安德烈•波伽利深情对唱此曲的同名专辑畅销超过一千万片。至2008年莎拉布莱曼的演唱专辑销售已突破2500万张,成为跨界音乐的里程碑。

海莉(HayleyWestenra)是来自纽西兰的歌手,歌声纯净,歌曲涉及各种曲风,专辑《纯净Pure》畅销1500万张,在世界各地多种音乐奖获奖无数。日剧《白色巨塔》片尾曲便是来自于她的《奇异恩典AmazingGrace》。

继续阅读

小议解构主义在不同文化领域的体现

一、解构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五月风暴”中,结构主义者并不支持学生,法国的国家机器只是表面上受到了冲击。这时学生运动开始批判整体、结构、次序、层次和权威中心主义。革命失败后,学者们无奈地把他们的精力转向拆解深层的学术思想。他们从资本主义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入手,破坏瓦解其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解构主义始于对“中心”的质疑。

二、结构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

中国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文体八股文最初只是议论文的格式之一,作为一种格式本身并无好坏之说。但作为科举考试的文体,它每段格式固定,字数固定,重形式轻内容。由于不适合考试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后,八股文在我国被废止了。目前,以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为例,写作文时题目的要求里已经写好了题纲。现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学生必须遵守。

三、解构主义的重要概念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哲学家德里达通过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其核心理论是对结构本身的反感。内容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二元对立、延异、替补、互文性。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这些内容所表达的意义,才能很好地理解解构主义。

(一)反逻各斯中心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过研究发现“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是相通的,“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从柏拉图那里它们二者之间发生了变化。形而上学创立后,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曲解为“逻辑陈述”。由于德里达是海德格尔在法国的思想传人,因此他也反对形而上学、反逻各斯中心主义。

继续阅读

教师个人年终总结

当教师的念头也算是不短的,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我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同,我只是感觉,在我即将过完一年,迎来又一年的时候,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伤感,不过我知道,那也只是一时间的感受吧,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每年年底都要写工作总结,开年度工作总结会,在会上述职。去年会上念的什么全不记得了,今年颇为正式,中文、法学、新闻、人文教务等二三十位同事聚在模拟法庭里,围桌而坐,一个接一个述职,整整进行了三个小时。把今年的总结贴出来,不知明年回头看看,会有什么不同。

xx年我主要教授四门课程,两个年级、三个专业、十个课堂、1064人次;并担任03级中英文秘书专业毕业实习指导以及该专业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本年度工作量共计569.6学时。三尺讲台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所以,在严格遵守学院规定的有关教学纪律,巩固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上,下面我主要谈谈关于教学法的体会。

一、纠错法。放一段大约十分钟的历史电影或传记电影的片断,比如《勇敢的心》、《茜茜公主》等,然后分析其中反映的史实以及与史实不符的地方,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鉴别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差别。

二、故事法。比如以《红楼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情节阐释文化乃自然的人化这一定义,以玄武门之变的史实分析中国古代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规则,以武则天女皇晚年选择嗣君的困扰引证中国古代传统的宗庙制度等等。

三、案例法。如果说前述方法是以一例阐释一个观点,那么这种方法则可以用来借一例巩固多个知识点。比如举唐代一件为父报仇的杀人案例,通过分析不同人物(如陈子昂和柳宗元)对此案的不同裁决意见,以及不同史书对此案的不同记载风格,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下几个知识点:中国古代读书人是如何学以致用的,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的大政方针是如何贯彻的,以及中国史书的撰写原则。

四、时尚法。学生对流行的事物是相当敏感的,时尚法的指导思想是将他们对流行事物的爱好转入对传统知识的认可。比如学生对mv即音乐视频作品很感兴趣,我尝试制作了一件mv作品,先在讲授现代文学的课上播放该作品,然后介绍自己的制作历程,重点突出音画搭配的构思,并分析它的构思方式与传统的散文和诗歌的创作方式有共通之处,从而引证文学思维对从事现代传媒行业的基础性作用。

1、活动式教学法。比如说采取话剧表演的方法,以期中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课程领域里选择剧本,进行改编,并利用课余时间加以排演,最后在课堂上公演,或者录制成dv,利用多媒体放映。对于这种活动,学生的反应很热烈,参与热情很高04新闻本科专业排演了《北京人》,05广告本科专业排演了《仲夏夜之梦》和《新编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前两出剧目都制作成dv。学生们从此活动中受到启发,组织了dv协会,在院科技节上开展电影片断模仿和配音大赛,取得了一定的好评。这也显示出本院学生的特点:活动能力比较强。可见,活动式教学法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