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和谐教学学习材料范文

和谐教学学习材料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和谐教学学习材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和谐教学学习材料

教育对儿童少年身心发展来说,是一种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外在影响力量。当时间是常量时,由于构成教育的诸种要素的质与量不同,就会使教育影响力量呈现出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差异和变化,这些差异与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将教育影响力量呈现出来的有规律的强弱、密疏、急缓变化的现象定义为教育节奏。如果构成教育的其它诸种要素的质与量不变,若将时间缩短或延长,也可使教育节奏呈现出强与弱、密与疏、急与缓的变化。影响教育节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有:教育目标的高与低或全与偏;教育内容的深度、广度、量度和密度;教育手段与方法组合及变化的优或劣;教育时间与空间的调配等等。

学生发展的节律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这些基本规律的作用下,构成学生身心的各种要素(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在不同年龄阶段是按着不同的速度(有时缓慢、有时加速)和方式(有时平稳、有时剧烈)发展的。我们将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发展速度与方式规律性的变化定义为学生发展的节律。影响和制约学生发展节律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内在原因,有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水平和需求,个体的遗传素质与“生物钟效应”的差异,学生认知结构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积淀等等;外在原因,是学生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别。

当教育的节奏超过了学生发展的节律时,会造成学生身心负荷过重,他们难以接受这样的教育,拔苗助长,将会摧残学生身心的发展;而当教育节奏落后于学生的发展节律时,教育就很难发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功能。只有在教育节奏与学生发展节律和谐,并能产生谐振效应时,教育的影响力量才最大,并能取得最大的功效。这是和谐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和谐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

二、和谐教育质的规定性

和谐教育与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创造教育一样,都是实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教育模式。这些称谓不同的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主要的不是表现在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而是广泛存在于各教育模式对教育过程现存基本矛盾认识的差异,建构模式的具体理论依据的差异,教育行为方式的差异,教育行为着力点的差异,教育行为风格的差异,以及由这诸多差异所形成的教育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差异的综合。

和谐教育认为,从教育过程的角度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途径、方法、手段等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发展需求及发展水平)的不适应。由于这个基本矛盾长期以来未能很好地解决,因而引发了德育实效性不高,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滋长等矛盾的产生。和谐教育紧紧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即追求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性。具体讲,实施和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要从学生现实的认知特点、认知发展水平与需要出发,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处理,使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出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相适应。和谐教育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境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之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自身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实施和谐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整体设计和安排学校各种教育要素的结构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处于和谐状态中。通过和谐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发展。所以,持续不断地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性,是和谐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和谐教育模式区别于其它教育模式的质的规定性。

三、和谐教育基本模式的结构

和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为目标,以树立六大基本观念为思想基础,以调整三大教育要素关系为骨架。建构起的基本结构。全面科学的教育功能观、和谐共振的教育过程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整合优化的教育方法观、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观及能动发展的学生观是和谐教育对学校教育活动与教育现象的基本认识,没有这种基本认识,就不能破除陈腐教育思想对人的束缚,更不会在教育实践中有和谐的教育。本文对此不再论述。

和谐教育的三大要素及其结构关系如下。

1.以教学领域的“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诸教育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又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双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社会对年轻一代要求的代表,又是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学生发展需求的中介。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又要为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

学校领导还需要从学校工作的整体上协调好各种教育要素的关系,从学校管理角度调控教育的节奏。重点调整好以下几种教育要素的和谐程度:①德育、智育、体育等活动的和谐;②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③课程结构与时空安排的和谐;④教育方法系统的和谐;⑤学校教育评价系统与教育目标系统的和谐。

2.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前提

爱,是教育的前提。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教育原理。师生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学校教育效果的高低和成败与学校教育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的状况高度相关。一所学校中的干部与群众、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其中,尤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响最大。教师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育教学艺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师生协力合作融洽的人际氛围熏陶中,学生身心才能和谐健康地成长。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必须形成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和谐教育是把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视为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所追求的目标是形成“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3.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为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关系的和谐,是实施和谐教育的基础

实施和谐教育必须协调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使三方教育建构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场。这是实施和谐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从广义的教育来说,儿童最先受到的教育是始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儿童最早体验到教育的地方。和谐教育把家庭教育视为学校整体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资源之一。学校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所独具的优势,如因血缘关系亲近而持有的亲情教育、融于日常生活关照之中的隐性教育、营造适合学生个性特征的微观环境和氛围的个别教育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心中有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自理、自立的生活能力,首先发端并生长于家庭教育之中。指导家庭、帮助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实施和谐教育,学校还要组织好社会教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价值观的追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学校教育活动要主动与当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养成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习惯。

和谐教育的几点浅见

一、和谐教育的多种释义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同样,没有和谐社会,也就没有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同步发展的。古今中外都有不少有关“和谐教育”的论述,对我们都有所启发;然而,当今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教育”是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要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应是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全民终身教育,才是“和谐教育”。

“和”、“谐”这两个中国字,最早出现在《管子》一书中,书中写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能伤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有道则和,有德则合,有“道德”则“和合”;有“合和”则“和谐”,有“和谐”则“团结”,有“团结”则“成功”。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和谐促进团结和成功,这才是“和谐教育”。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道法自然”。老子强调天、地、人三者的发展,应当是和谐发展。他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于“天地人”的和谐,老子提出一个方法论原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立物相统一才能和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对于治国者,他主张要应用“无为而治”,要实行“不言之教”,要做到“为而不争”,“功成而不居”,方能缓和社会冲突,实现和谐共处。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天地人都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才可能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

孔子强调“和为贵”,“有教无类”,提出一个非常深刻的论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即是承认多样,主张多样,不相同又和谐,即是发展。从多样中寻求统一,通过多样而达到精益求精。社会中一些人得到发展,也要使另一些人得到发展,即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的名言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机会受到教育,尊重个性发展,促进所有的人都得到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

中国字“和”,左边是“禾”是指种庄稼,是指粮食生产;右边是“口”,是指解决人吃饭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只有发展生产,解决了生存问题,才会有“和”;中国字“谐”,左边是“言”,指人发表言论,右边是“皆”,指所有的人。只有人人都能自由地各抒己见,心情抒畅,才会有“谐”。所以,从字义上看,“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发展生产,发展科技,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需求;言论自由,发扬民主,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需求,这是“和谐教育”的基础。

古代希腊的杰出哲人都提倡和谐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知识和德行的关系以及教育在培养德行中的作用。柏拉图提出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意志和感情。理情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感情表现为节制。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灵魂: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与这三种灵魂相应有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这三方面,使“体、德、智”得到和谐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上述教育思想。例如,欧洲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就是十分重视“体育”、“德育”、“智育”三者的和谐。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适应自然”作为教学的根本原理,以求得教学过程的和谐。后来的教育学家又拓展了“适应自然”的内涵,包括了“适应社会”、“适应个性”、“适应思维”,这才能达到教育的和谐。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体、德、智”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体德智三者不可偏废,整体同步发展,教育要“适应自然”,包括“适应社会”、“适应个性”、“适应思维”,这才是“和谐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爱因斯坦十分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校来说,也是正确的。”他认为“和谐发展”即是“善、美和真”的统一,即道德、艺术和科学的统一。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合一”是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上,中国古人一直重视“德才识统一”。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使人人得到“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要通过“真善美统一”、“教学做合一”、“德才识统一”的方式去进行教育,才是“和谐教育”。

“和谐”常常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协调。世界公认教育的“四大理念”:“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教育民主”。世界公认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提高人的“四大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中国新课程改革提倡为所有学生打好“四大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中国政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使所有的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教育的“四大理念”、“四大支柱”、“四大素质”、“四大基础”以及“五育”中的每一项都是不可或缺的,“和谐教育”即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有机整合,真正融合,是21世纪全球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在新世纪“和平发展教育”的功能观,“终身素质教育”的目的观,必然导致“科学人文教育”的价值观。从系统科学看“和谐”有三层次:其一,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信息反馈、自我反思实现和谐,从而达到协调进步;其二,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开放交流,包容宽容,形成彼此“和合”的整体,从而达到共同发展;其三,人类与自然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实现整体和谐,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整合融合,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都要相互协调,以求得“可持续发展”,这才是“和谐教育”。

“健康教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健康第一”不仅指“个体”的健康,而且指“群体”的健康,以及“整体”的健康。损害了人的健康,对个性、群体、整体都是不利的。人人都应懂得并努力去实践:养身之道,在于运动;养心之道,在于放松。人人都要“拒绝,爱护生命”。社会上要努力消除“黄色”、“赌博”、“”的泛滥。健康教育的“哲理、伦理、心理、生理、物理”,“五理”都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健康的环境、健康的生态、健康的社会、健康的体魄、健康的灵魂。保护健康,才有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健康教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将“哲理、伦理、心理、生理、物理”,这“五理”结合起来进行健康教育,才是“和谐教育”。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阿诺·彭齐亚斯专题写了一本书《和谐》。他认为:世界经济在经历“数量时代”、“质量时代”之后,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和谐时代”。书中论述了“和谐时代”的特征是:直接获取信息、便利的经济、重视人格化、建筑式组织管理、从协作求价值、技术融合和复新环境。“和谐时代”即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重视知识生产、知识创新,把人当作人,强调人的和谐发展。所以,“和谐教育”的释义应是:适应世界走向“知识经济”,走向“和谐时代”的教育,应是重视人格化、从协作求价值、技术融合和复新环境等为特征的“和谐教育”。

二、和谐教育的层次内涵

从系科学看“和谐”有三个层次:其一,个体层次的和谐。这是指个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和谐;其二,群体层次的和谐。这是指集体与集体之间的和谐,包括家庭与家庭、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其三,整体层次的和谐,这是指整个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对应于上述三个层次的“和谐教育”就有:个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群体层次的和谐教育、整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统称为“个体、群体、整体”三大层次的和谐教育。如果将“和谐教育”仅仅停留在一个层次上,这是不完善的。考查和谐教育的内涵,应当从“个体、群体、整体”,这三大层次上去进行探究,方能对和谐教育的内涵有一个较为完备的认识。当然,这三大层次是密切相关的:个体是群体的基础,群体是整体的基础;整体包容群体,群体包容个体。

中华儒家经典《大学》中开宗明义就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明德”是个体层次教育的目标,“亲民”是群体层次的教育目标,“止于至善”是整体层次的教育目的。“天人合一”是“至善”境界。“止于至善”就是要在整体层次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学》深入地写道: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其正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包含了个体在“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包含了从个体层次的教育,到群体层次的教育,再到整体层次的教育和学习。“修身”是个体层次的和谐;“齐家、治国”,则是群体层次的和谐;“平天下”,则要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可以明确地说:《大学》这一儒家经典是具体论述了和谐教育的层次内涵。

在历史上研究和谐教育的内涵有“二分法”、“三分法”等等。“二分法”认为,和谐教育的内涵应当包括:①德与才的和谐,即德才兼备;②手与脑的和谐,或体力与脑力的和谐,或身与心的和谐,即要手脑结合、体脑并进、身心融合;③情与知的和谐,即情知结合;④教与学的和谐,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教师的和谐,学生与学生的和谐;⑤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包括个人发展与集体发展,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等等的统一;⑥理论与实践的和谐;⑦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二分法”采用的哲学原理是“阴阳互补”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用现代术语则是“对立统一”原理。应用“二分法”研究和谐教育的内涵,显然简明深刻,富有启发;但是,如果不分出“三大层次”分别进行研究,则显得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我们可以落列出一系列对立范畴,研究对立范畴的统一,对立范畴的和谐。

“三分法”认为,和谐教育的内涵应当包括:①“知、仁、勇”的和谐,这是古代中国儒家的观点;②“德、智、体”的和谐,这是古代希腊哲学家的观点;③“知、情、意”的和谐,这是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④“德、才、识”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才学家的观点;⑤“真、善、美”的和谐,这是一些美学家的观点;⑥“教、学、做”的和谐,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观点;⑦“天、地、人”的和谐,这是古代中国道家的观点。应用“三分法”研究和谐教育的内涵,显然也是丰富深刻,富于启发。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分法”,包含了三个“二分法”,所以,内涵丰厚;但是,如果不分出“三大层次”分别进行研究,同样会条理不清、层次混乱,或者只强调了某一层次的和谐教育,忽视了其它层次的和谐教育。

三、和谐教育的实现途径

个体层次的和谐教育,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这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相比之下,群体层次和整体层次的和谐教育,尚在深入研究,特别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和谐统一,正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可以说“科学、技术、人文、和平”四者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人文”必须互补、协调才能实现和谐教育的目的。本文还着重就“和平教育原理”,谈谈自己的浅见。我认为实施“和平教育”是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科学是认识世界,探究自然之奥秘;技术改造世界,设计出人类需要的产品;人文是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实现主体价值。

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密切相关。人类面对自然界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常常包含科学和技术这两方面。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要作出回答的需要导致技术产品的研制;技术上的种种需要又能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技术产品,从铅笔、电池到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一些手段和工具,推动我们对自然界的研究。科学和技术都有两重性: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要在整体层次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有必要对全民的终身进行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科学教育和技术教育是指提高人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增强科学技术素养的教育;人文教育是指提高人的人文知识和能力,增强人文素养的教育。

从课程论看,科学类的课程,包括理工学科和技术学科在内的课程;人文类的课程,包括文史哲学科,以及音乐、美术、艺术在内的课程。在20世纪的教育中,由于文理的严重分割,有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基础教育阶段就实行文理分科教学。于是就形成素质有明显缺陷的两类知识分子群体:科学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如斯诺在《两种文化》中指出的,这两类知识分子存在一条难以理解沟通的鸿沟。从教育课程的性质和方法看,“科学”重视客体工具、认识自然、外在解释、数学表述、定量分析;“人文”则重视主体价值、认识个人、内在体验、语言表述、定性分析。这两类知识分子容易相互看不起,对同一问题的解决,往往难以取得一致。前者容易接受“科学主义”,后者容易接受“人文主义”。这就形成20世纪的两大哲学思潮。

在20世纪教育哲学中的存在主义、永恒主义,就是强调人文学科的意义,重视主体价值,否定科学的客观工具;在20世纪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还原主义,就是强调科学技术的意义,重视客观工具,否定人文的价值判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争论,在新世纪里将会继续下去。对个体而言,有所偏向,问题不大;但对于整体而言,偏向明显,则后果严重。“科学主义”太过分了,需要“人文主义”来互补;“人文主义”太过分了,需要“科学主义”来互补。这种“波浪式发展”也有其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上述争论问题,不能走“极端之道”,而应当用“互补原理”,持“中庸之道”,使“科学”与“人文”两者协调、互补,走向和谐。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关系到人们的教育价值观的选择。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就表现出价值。“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什么是最有价值的课程?”是科学课程还是人文课程?在20世纪,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偏向,形成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与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分为两种:一是技术至上的教育价值观,重视科技创造发明,强调技术专业课程;二是理论至上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建构理论体系,强调系统学习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也分为二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发展个性,强调艺术体育课程;二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重视适应社会,强调社会科学课程。作为个体的人有所偏好,问题不大;作为教育系统偏差太大,则影响人的素质提高,影响社会发展,也会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从和平发展教育和终身素质教育的观点看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会逐渐减弱。早在1936年,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就明确表态:“对于古典文史教育的拥护者同注重自然科学教育的人之间的抗争,我一点也不想偏袒哪一方。”在新世纪里,我相信大家会逐渐同意爱因斯坦的看法。因此,严格区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便失去原有的意义。从历史到现实,还有强调“道法自然”,“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重视“自然本位”的哲学思潮,且称为“自然主义”。新“自然主义”的壮大,显然可以缓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极对立。21世纪的新科技,以生态化、智能化为特点,必然会促进“人文”、“科学”、“自然”走向协调。

将“科学、技术、人文、和平”四种教育整合起来,是实现整体层次的和谐教育的必由之路。下面着重论述和平教育。

在小学、中学、大学各级各类学校中都有必要进行和平教育。主要的途径应当是在各门学科教育中自觉地、渗透地进行和平教育。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总要涉及“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的冲突事件。如何评价、判断和理解这些冲突事件,是渗透式地进行和平教育的好内容。根据系统科学之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整体原理)的启示,我以为,教师应当主动应用如下三条原理讲评各种冲突事件:

1.互动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互动-宽容原理):冲突双方都应“设身处地”,“将心比己”,彼此沟通信息,用宽容包容的态度去解决冲突。

2.发展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发展—双嬴原理):冲突双方要有远见地看到共同利益,寻找双嬴之道,用理性和智慧战胜各种冲突。

3.整体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整体—平等原理):教师在讲课时,要设想是“全人类都在倾听”,要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贯穿民主平等的精神。

许多冲突解决得不好,正因为缺乏互动地、宽容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正因为缺乏发展地、双嬴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正因为缺乏整体地、平等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以致于激化冲突,形成暴力和战争,这是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反之,我们能较好地应用互动—宽容原理、发展—双嬴原理、整体—平等原理去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则有利于冲突的妥善解决,争取和平。我以为上述三个原理,无论对于解决“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无机界”等等的冲突都是有效的。人类学会化解社会中的各种冲突和自然中的各种冲突,则有利于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总之,和平教育与冲突解决,两者是紧密相关的。

和平教育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可以应用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20世纪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许多家庭的健康。战争、灾害和社会动乱,造成成千上万的家庭破坏;暴力、吸毒与精神污染,造成许许多多的家庭崩溃。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念的负面变迁,也引起了各类家庭的麻烦和困难。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结构,正在发生着“癌变”。这引起了各国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面向21世纪,我认为,从家庭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都应该贯穿和平教育。在伦理、责任、审美、宗教,这些广义的课程中,都必须渗透和平教育。

伦理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中国是孔子所表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是:“自己想生存也帮助别人生存,自己想发展也帮助别人发展。”上述“孔子原理”的逆否表述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我,我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孔子原理有助于人们互动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

孔子原理与西方伦理学中的“金科玉律”是完全一致的。《圣经》上主张:“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进行伦理教育的原理是相同的。

上述原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将心比己”,“设身处地”。进行伦理教育应当通过具体事例,让人们自觉遵守上述原理。将“孔子原理”应用到“家庭”,则由“伦理教育”深化到和平教育,使家庭较为稳定,使社会较为稳定。

“责任教育”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各自的责任。父母是尽父母的责任,子女要尽子女的责任,丈夫要尽丈夫的责任,妻子要尽妻子的责任。一位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很难有社会责任感。必须发展地看待责任感的长远影响。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才可能发展地认识冲突,和平地解决冲突。

人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处在社会中的人,总是要各尽其责,这个社会才较为安定,避免冲突。要通过电视、电影、广播、报纸、书刊等大众传播媒体,生动具体地对公民进行“责任教育”。中国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什么样的人素质高?根据大量的民意调查,首要的一条即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说他的素质高。因而,“素质教育”,首位是“做人教育”;“做人教育”,首位是“责任教育”。加强“责任教育”有利于加强21世纪的家庭。社会是一个整体,家庭也是一个整体。树立民主平等的意识,整体地认识冲突和解决冲突,是进行和平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中,要广泛提倡审美教育。促进公民积极参与体育、艺术、旅游等健康活动,多进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宫、少年宫、书店等等文明场所。要坚决立法阻止贩毒、吸毒、赌博、色情、恐吓、勒索、杀人、偷窃等丑恶事件发生。特别是青少年,如果经常出入“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如舞厅、酒吧、OK厅、电子游戏厅等,看了青少年不该看的、听了不该听的、做了不该做的——这就容易较快形成不良习性,如逃学、赌博、抽烟、饮酒、打架、偷窃、离家出走、深夜不归、参加帮派、恐吓勒索、看色情片,等。对此,必须立法。只要青少年进入“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有成人(或老板、或父母)允许了,就要严肃追究成人的法律责任。要形成社会风气:人人拒绝丑恶的精神和物质。这是减少社会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和平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对人们进行宗教教育,正确认识本来意义上的宗教信仰,是必要的。这对宗教信徒与非宗教信徒,都有必要。21世纪的宗教观,应当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宽容性。

宗教是一种文化。在历史上,宗教教义在调整社会、家庭关系上曾起重要作用。宗教教育可以在三种水平上进行。高水平的宗教教育,应在哲理层次上进行;中水平的宗教教育,应在心理层次上进行;低水平的宗教教育,应在伦理层次上进行。世界上的四大宗教的基本教义都是:要人做善人,行善事;不要做恶人,行恶事。宗教教育有利于调整信仰者的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人人安分守纪,社会就较稳定,冲突就会减少,易于建构友爱和平的社会环境。

佛教的基本特点是:解脱苦难,自度度人;道教的基本特点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基督教的基本特点是:崇敬上帝,爱人如己;伊斯兰教的基本特点是:敬仰安拉,信奉古兰。让人们正确认识宗教教义,是信仰自由的重要前提;否则,就容易被邪教坏人引入歧途。

根据民意调查和社会统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较为稳定。如果一个人在家庭里都不行善,难道在社会上还有善心吗?当今社会主张:既不强迫别人信仰宗教,也不强迫别人不信仰宗教,在宗教信仰上,人们有选择的自由。既有选择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选择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信仰宗教的人们,要尊重不信仰宗教的人们;反之,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也要尊重信仰宗教的人们。大家都应相互宽容、包容、相容。

本文的结论是:和平教育与发展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课程都应当渗透和平教育。和平教育原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和平教育应当是人类共同必修的终身课程,是在全球实现和谐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的孩子也许不是优秀的,但他是有希望的。因为他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通过和谐的手段被塑造着。”这是开展和谐教育的学校里学生家长的心里话。

和谐教育是在“三个面向”指导下,根据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针对中小学存在的种种弊端,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谐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办学模式。

和谐教育追求的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与发展的和谐以及整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必发展的和谐。实施和谐教育的核心是改革的传统的课程结构

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做好三件事:1、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领导和教师之间是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友谊的关系;师生之间是相互热爱、关心、信任、平等的关系。2、教与学的和谐。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同时也是感情的交流。感情对于信息传递有催化作用。3、学校环境的和谐。即学校与社区、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目前,和谐教育在15个省20所学校进行了实验。这20所学校,在和谐教育实践中,逐渐创造出自己的特色。

沈阳市实验小学集10年整体改革教育思想之大成,形成了“个体的和谐—个体的扬长—总体的和谐发展”的理论模式。这所学校以学生的“永远发展”为动力,以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交往、学会创造为教育核心,培养学生学会自信,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和谐中求扬长,在扬长中求发展。基于和谐、扬长教育的理论基础,这所小学创造出英语小班教学、计算机教育的大面积覆盖、“解放个性”工程、师资终身教育等特色,成为全国名校。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逐步形成了“和谐、活泼”的办学特点。这所学校从素质教育目标出发,构建了一个以学科课、活动课、潜在课三种课程有机联系、相互配合的统一整体的课程结构,使教育过程“和谐有序,生动活泼”。

实施和谐教育不仅使实验校成为极具特色的学校,而且它为薄弱学校甩掉落后帽子立下汗马功劳。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三中原来是一所薄弱学校。年,在区和谐教育课题组的指导下,该校从情感入手,树立“双差生”是可以转变的思想,形成了干部关心教师,教师偏爱后进生的气氛。后又进一步深化课堂研究,以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调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取得了呆喜的成果。

和谐教育受到家长的极大欢迎。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一个刚入小学的一年级孩子,学习很吃力。但是家长发现老师们并没有甩开他的孩子,反而给了更多的关注。孩子稍有进步,就给予表扬。班主任让他记住“我能行”,数学老师对他说:“你是一个好孩子”。结果,这个学生入学在入学三个月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学习很愉快,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