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使生命理念渗透到历史学习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据中国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中国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而在15岁至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死因。“每年至少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约100万人自杀未遂。这些自杀事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生命理念的淡薄源于生命教育缺失,已经是现代人的一大痼疾,生命理念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迫切使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师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历史学科作为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理念、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毋庸置疑地承担学生生命理念的教育,绝不可等闲视之。
从课程标准与教材挖掘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让学生认识与敬畏生命的历程。加德纳提出的智力多元观点,认为人具有存在智力,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倾向,如人为何要到地球上来,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是怎样的,在另外的星球上生命是怎样的,以及动物之间是否能相互理解等。比如人《追寻生命的起源》一课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进行追寻人类起源的原因与历程,思索与探讨人类的未来之路,让学生在神秘的生命世界中寻找生命的终极关怀,学会敬畏生命。当我们讲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关于本地、本人姓氏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追寻祖先的足迹,感悟祖先奋斗的艰辛历程。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有很多实际上都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资源,比如选修《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就要求“知道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研究成果,初步了解人类的原始进化过程”,“了解人类起源中的未解之谜,探讨人类起源问题的重大意义”等。通过探讨生命起源的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生命的历程,激发对生命的热爱、珍惜、呵护,自觉及时地赋予自己的每一刻以生命价值,让学生从“神是万物的尺度”到“人是万物的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关注宇宙、社会、也关注、追求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不失时机予以阐发,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认识自己与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孔子“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生态度,孟子“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气质,老子“福祸相依”……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现实的生活,从而对学生的个人修养、思想品质、行为方式和人格养成施以向善的影响。当讲述宗法制与分封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关于本地、本人姓氏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追寻祖先的足迹,感悟祖先奋斗的艰辛历程。
历史是有生命的学科,就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生命。历史如果忽视了人,那历史就没有了生命,我们又何从谈及生命理念的教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中的伟人生命足迹,进行生命理念的教育,让学生去发现与感悟生命的价值。例如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衰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之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格和气节;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尚情怀;李时珍数十年含辛茹苦致力于《本草纲目》写作的实践作风;孙中山、等革命家奋斗而矢志不渝的坚强品格。
“认识你自己”!历史是指引人类不断前行的最伟大、最古老的学科,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必须坚守“以人为本、善等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神圣的育人殿堂,唤醒学生生命理念,让学生积极地去认识自己,把握好自己,增强耐挫力,进而欣赏生命、珍惜生命、学会包容、接纳尊重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的内涵。使学生初步享有一个完整、健康的、愉悦的人生,对自己的生命前景充满憧憬,充满期待。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时时刻刻渗透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去,让我们不断地探索生命教育的最佳途径,让年轻一代的生命阳光在新课改理念下洒满每一个鲜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