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增强社区建设交流材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弱化,大量“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大量外地人口和农民涌入城市,社会管理难度增加。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原来由政府、企业承担甚至包办的诸多社会服务和管理职能被剥离出来,由社区组织来承担,更加凸现加强社区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笔者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区社区建设的现状,就如何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区建设提出几点浅见。
一、社区现状与社区发展要求不适应
社区建设经过几年的运作,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在较短时间内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社区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影响到了社区建设的发展。
以区街道社区为例。
该社区位于省政府北约1.5公里,面积0.54平方公里,居民3036户,人口15733人。其中党员190人,人员50人(重点人员9人),两劳释放15人。
该社区主要街巷有:等6条街巷,主要单位有:大件集团、广播电视塔、艺术学院、公园、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大酒店等9家企事业单位。
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10人。区内设有党总支和6个党支部,绝大部分人员都是兼职。
该社区工作内容:
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求的工作
1.各类普查4种:人口、经济、基本单位、污染源的普查。
2.各类调查6种:家庭收入、劳动力、育龄妇女、百分之一人口、安全、六小行业等调查。
3.日常电脑信息系统维护使用9个种类: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系统、省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省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市依法治市电子档案系统、市社会矛盾纠纷管理信息系统、民政信息平台、党建信息平台等。
4.各类电脑和纸化台帐100多个种类: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宣传、纪检、调解、工会、人防、统战、信访、综合治理、社区矫正、安全、团建、民间组织、老龄、文化、体育、殡葬、食品安全、绿化、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红十字、下岗失业等等一系列台帐。
该社区工作场所、设备及人员配备、经费开支
1.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总共300平方米左右,均是借用无产权的破旧房屋。
2.社区工作人员按千分之一配比,应配专职人员15人,现状只有10人,均是女同志,平均年龄在40周岁左右,另配有民警2人、保安2~3人、保洁4~5人,均不在社区组织的管辖序列。
3.社区电脑陈旧,启动速度慢,内存太小,影响工作效率。
4.每月划拨的办公经费1800元,连水、电、电话费都不够。
该社区工作现状
(一)社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不论社区工作是否有能力承受,有无场地经费支撑,工作责任统统进社区,将社区自治组织异化成“无限责任社区”。
(二)工作面广量大,疲于应付。
表现在无报酬地加班、加点,星期天得不到休息,经常把做不完的事带回家去做,常年累月处于超极限的工作状态。
(三)物质条件差,人员配备奇缺,服务质量难保。
1.表现在一个社区工作人对内要服务1500人左右,对上的条口工作要承担十多项,仅有的简陋活动场所人均不足0.012平方米,服务居民的质量难以保证。
2.保安、保洁、公共设施维护能力严重不足。
偌大个社区,15个院落,118幢楼,6条大的街巷(不含小的数个小巷),只有2~3个保安巡逻,4~5个清洁工,无法满足治安、保洁的工作要求。具体表现为:电动车、自行车被盗时有发生,化粪池漫溢,下水道堵塞经常出现,停放车辆纠纷不断磨擦升级,基本公共设施、绿化修剪等难以维继,居民怨声载道。
(四)社区党员管理困难重重。
具体表现:一是组织活动党员的参与率不足30%,二是有的党员只交党费,有的党费多年不交,组织关系空挂日趋严重。
(五)人员多达50人,其中重点9人,两劳释放人员15人,平均年龄45周岁左右,就业难、情绪燥。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
①体制上欠明确,机制上不清晰。
②设施上不匹配,人员上不到位。
③责任上无疆界,经费上无来源。
④能力上要提高,素质上要培训。
二、加强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加强社区建设。要将加强社区建设放在应有的战略地位来认识。城市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和重要内容,是现代城市的细胞和基础。城市社区的发育程度,直接制约着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和现代化城市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加强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水平,是加快城市现代化发展,整合城市社会、促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都要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一)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社区基本工作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待遇
基于社区工作经费非常短缺,工作人员待遇偏低的情况,政府财政适当增加社区工作经费,根据“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各职能部门工作延伸到社区,工作经费也要相应拨付到社区,有关部门不得挤占、截留。为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性,适当增加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建议社区工作人员工资不低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且根据任职年限和工作绩效建立正常的晋薪机制。
(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主要是解决当前社区干部专业素质偏低,能力不强的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培训、考核机制来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采取面向社会公开考试招聘,吸纳一批年富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去。健全教育培训机制。根据社区实际工作需要,依托区委党校建立社区工作者培训基地,培训按需施教,学以致用。既要抓社区干部的政策理论培训,增强其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又要抓有关法律、法规、社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组织策划、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调解处理矛盾等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
(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宽社区服务领域,满足居民群众生活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服务居民、造福居民始终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志愿互助力量的作用,进一步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类组织、单位和个人在社区兴办购物、餐饮、医疗、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并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家政、物业管理、居家养老、职业介绍、政策信息咨询等社区便民服务业,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加速推进社区服务市场化、实体化、社会化进程。
(四)强化共驻共建,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和谐社区创建不能单靠政府和社区唱独角戏,还需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同台演出,共驻共建。要发挥居民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主体作用,树立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主体的意识,社区每月至少要开展1次内容丰富的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同时社区干部要经常走访居民,了解民情,每月不少于10篇民情日记,通过与居民联系交流,提高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知度,增强参与意识。驻社区单位应坚持与社区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每年至少为社区办1-2件实事,并根据自身条件,以公益性原则与社区签订资源共享协议,主动将内部生活服务设施、体育活动场所、文化娱乐设施等向社区居民开放,并统一悬挂社区服务标志,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整合、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驻和谐家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