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型农民培训交流材料范文

新型农民培训交流材料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型农民培训交流材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型农民培训交流材料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解决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农村建设的有效途经。

一、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意义

同志指出:“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加强农村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来看,无论产业发展还是文明建设,无论社会事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着眼当前还是考虑长远,都需要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我区的农业农村现状来看,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落后的生产方式制约下,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间跨度长,涵盖范围广,必须依靠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亿万农民长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新型农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拥有永不衰竭的动力和活力。

(三)培育新型农民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增加收入的根本途经。“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这两项重要目标被专家学者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物资文明建设,要实现这两项重要目标,必须依靠劳动力充分就业来支撑,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民不可能大幅增收,农村经济不可能快速发展,新农村的物资文明建设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以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技术技能、民主法制素质为目标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工打工缺技术、就业缺本领的矛盾,增强他们闯荡市场、竞争就业的自信和实力,从而为他们立足农村或脱离农村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进而为增加经济收入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经,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措施。

二、我区农民素质的现状

农民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我区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偏低。我国农民受教育平均年限约为7年,而发达国家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普查表明,全区5万多农民中,高中毕业(含中专)占18.99%,初中生占42.8%,小学以下的占38.21%。文化素质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和接受能力,制约了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

(二)科技意识不强。目前,我区农村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管理较为粗放,大部分农户依然采用原始的手工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中有一技之长的人还很少,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2.6%,他们从事科学生产的能力弱,脱贫致富相对困难,外出务工时大多数从事脏、险、苦、累的重体力劳动,经济收入十分有限,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往往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思想观连念不新。传统的农民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思想,由于长期生活在封闭的村落小圈子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对比,他们往往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创新意识不强,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部分农民甚至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认为搞新农村建设就是搞新村镇建设,就是国家投资、出钱建设村镇,而毫无市场观念和现代农业观念,缺乏积极从事科学生产和增产增收意识,这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四)民主法制意识不强。一是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往往“各种各的田,各赚各的钱”,在农村市场化、经济化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农村群众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有一定的滑坡趋势;二是部分农民群众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存在贪图享受,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心理;三是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等集体主义观念在农村逐步淡化,导致“一事一议”资金筹措难,公益设施村级公路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四是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所抬头,正在逐步侵蚀部分农民群众心理防线;五是部分农民缺乏法律观念,对法律只是片面理解,断章取义,或是一知半解,对于农村发展方面出现的矛盾上访、缠访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思想教育,培养积极进取的新型农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多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引导和帮助农民正确分析发展形式,找准发展优势,选准发展项目,增强发展意识,效力意识、竞争意识,形成“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的良好氛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三是要引导农民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弘扬文明向上的社会风气,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建设目标;四是要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切实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二)以新型农民培训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只有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能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更好的创业发展,才有更广的增收空间,农民增收才有保障。我们要紧紧围绕农民群众当前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积极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科学种植,科学养殖,发展特色农业。如对农民进行栽培技术、肥水管理技术、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的传授,后期加强收获、储备、初加工知识、技术培训等,并结合看得见摸得着的田间地头指导,让农民群众学起来简短易懂,越学越有兴趣,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三是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提高技能和经营能力,同时鼓励农民走出去通过外出学习、经商、打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会经营、管理和创业。

(三)以普法为载体,大力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创造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按照普法的总体要求和农民对法制建设的现实需要,充分利用送法下乡活动,广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让广大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针对我区外出务工者较多的实际,引导群众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