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林草局开展调研工作汇报材料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莅临我县考察、调研。2020年是我们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小康和全面深入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之年。借各位领导赴我县调研的契机,根据相关要求,现就我县林草工作情况做相关汇报如下:
一、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推进情况
(一)2017、2018年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推进情况。项目总投资8485万元,按照沙化治理932.03公顷,防风林营建66.70公顷,俄色茶种植151.84公顷,湿地周边植被恢复116.13公顷,防风林带建设29.26公顷,宜林荒山造林558.29公顷,裸露边坡治理26.14公顷的建设任务,我县于2020年4月30日全面完成项目主体任务,支付项目资金4563万元,保证了资金支付进度与工程量完成进度基本一致。
(二)2019年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推进情况。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按照湿地周边植被恢复341.58公顷,防风林带建设65.78公顷的建设任务。通过工程招投标,项目于2019年3月开工建设。截止2020年4月30日,已完成项目主体任务的64%,其中湿地周边植被恢复300.00公顷;防风林带建设65.78公顷,支付资金733万元。
二、2016年以来沙化土地治理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我县完成沙化土地治理建设项目总投资1908万元、治理面积1660公顷,其中:2016年省级财政防沙治沙项目总投资708万元,治理面积590公顷;2016年藏规防沙治沙项目总投资682万元,治理面积700公顷;2016年藏规省级配套防沙治沙项目总投资68万元,治理面积70公顷;2019年省级财政防沙治沙项目总投资450万元,治理面积300公顷。
三、生态屏障重点县启动以来的任务完成情况
(一)森林保护、营造林任务完成情况。一是完成营造林工作任务。在洛秋和卡娘两乡完成县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2017年度营造林任务4000亩,建设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预算内投资);2018年完成县g317国道马居村至颠古段道路绿化项目6公里的绿化任务共栽植杏树6155株;2019年完成g317线县泥巴乡至上罗柯马乡段道路10公里的绿化任务,绿化面积共计约4.32公顷;2017年至今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2000亩,封山育林20000亩,总投资300万元;完成造林绿化1500亩,总投资150万元。
二是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开展情况:我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州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工作指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方针,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狠抓严管,分阶段安排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预防上积极主动、宣传上形式多样、管理上责权利结合,采取了层层落实防火责任、狠抓防火宣传攻势、严格控制野外用火、重点部位靠前驻防、加大防火督察力度等工作方法,切实做好我县的森林防火工作,全年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县总投资555.00万元(中央下达资金231.08万元)用于专业扑火队伍营房建设,目前已完成相关建设任务;2019县财政拨付森林应急灭火大队基础设施资金84.00万元,用于购置2辆运兵车和单兵装备。专业灭火队员福利待遇方面:按照森林草原防火期内每月2200元/人,非防火期内每月1100元/人的工资标准进行发放,并购置了五险(医疗保险323.82元/人,养老保险510.53元/人,工伤保险29.73元/人,失业保险22.33元/人,人身意外保险200元/年),有效的保障了专业灭火队福利待遇问题。三是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我县对森林资源严格管理,全年未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资源(林地、林木)案件,实现的森林资源双增长,净增森林面积2000亩、净增森林蓄积20万立方米。
(二)林草资源管护情况。根据省财政厅、省林业和草原局2018、2019年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县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草)员补助856万元,其中:中央存量资金551万元,新增资金3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5万元。在全县16个乡镇,171个行政村中考核续聘796名生态护林员,选聘578名生态护草员,确定了生态护林员2019年度具体补助额度为6822.11元/人·年(全年生态护林员劳务补助资金543.04万元),确定了生态护草员2019年度具体补助额度为5090.3元/人·年(全年生态护草员劳务补助资金294.22万元),购买意外保险13.74万元,培训等经费5万元。
(三)草原(地)治理保护情况。2019年我局按照序时进度积极推进项目建设的工作要求,正在积极实施县2019年退牧还草项目和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其中县2019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总投资530.00万元,建设规模为网围栏建设4万亩,退化草原改良5万亩,人工种草0.5万亩;县2019年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总投资970万元,建设规模为天然草原改良10万亩,退化草地治理0.2万亩,草原鼠害治理30万亩,草原虫害治理15万亩。截至目前,退牧还草项目已完成草原围栏安装54000米套,草原补播、施肥工作已于5月初开始实施;人工种草工作已完成土地整理,按照项目实施区群众要求,将于5月18日开始播种;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已完成草原鼠害治理22万亩;退化草地治理围栏安装2200米套,草原补播、施肥工作已于5月初开始积极实施;虫害防治工作将于7月初草原蝗虫3龄期时,开展实施。
(三)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地保护情况。县境内有3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大力宣传,狠抓巡护工作等方式开展保护工作。同时,依托中央、省、州下拨的项目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共计投入3641.00万元用于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的实施。其中实施植被恢复工程330.8公顷;采砂场植被恢复工面积10.23公顷,关闭采砂场2处;废弃物清理911.78公顷;修建巡护栈道2.75公里;新建鸟类监测及环志站1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新建湿地监测站1处,建筑面积24平方米;新建溢流坝1座;新建生态围栏长度3550米等方式有效保护了原有湿地资源。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因我县保护区面积过大,目前已上报省林草局对我县自然保护地进行优化整合,在此也恳请各位领导及时反馈省局相关领导,同意和支持我县优化整合方案。
(四)主要举措。一是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党委、政府按照把生态屏障重点县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保证了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责任措施到位、政策保障到位的工作措施,形成了齐抓共管、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践行“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切实加强了生态屏障重点县的领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把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将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实行年度考核,将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列为考核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的重要内容。二是政策保障。严格执行落实中央、省、州相关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争取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争取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补助政策,与国家级公益林同步同标准逐步提高省级公益林补助标准。三是机制保障。建立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协同推进到位建立了督查督办机制并严格执行落实,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管理机制创新情况建立了引导激励机制,工作成效较好。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一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部门技术力量薄弱,加大了项目监督难度,建议上级部门适时组织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林草行业整体素质;二是我县海拔高,施工期短,而招投标工作时间长,加大了施工难度;三是林牧矛盾突出,后期管护难度大;四是科技推广滞后,农牧民在工程建设中认识不到位,难以提高积极性;五是由于我县属深度贫困县,财政资金困难,县财政没有统筹整合资金投入,也没有其它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入,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保障后期管护资金。
四、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建和运行情况
(一)政策实施情况。我县严格按照办发〔2018〕11号文件精神和州林草局的安排部署,先后将2017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部分营造林任务,2018年杏花村项目建设和2019年实施的2018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部分营造林任务纳入造林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县委庚即召开了常委会对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进行了研究讨论,同意将以上项目纳入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要求我局制定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造林项目议标办法(试行),已交县人民政府常务会审核研究,并通过。
(二)取得的成效。按照2018年度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购买式造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相关要求,在2018年和2019年期间先后组建了5个造林专业合作社。其中“县格色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县斯木俄米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县仁达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三个合作社承接了2018年县虾拉沱片区新都镇人工造林(杏花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60万元,资金来源为州级财政资金,项目覆盖2镇1乡15个村794户3760人,其中贫困户168户708人,项目预计可为项目区农牧民增加劳务收入260万元,为当地群众户均增收为3200元,人均增收为690元,由于在项目后期抚育管护中优先安排贫困户和贫困群众,贫困户均增收4000元,人均增收为800元。该项目截止2019年11月为县格色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拨付劳务费49.46万元;为县斯木俄米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拨付劳务费119.40万元;为县仁达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拨付劳务费70.36万元。县斯木俄米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还承接了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西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665万元,20%为合作社部分,资金来源为2017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覆盖1镇2村85户470人,其中贫困户18户92人,项目预计可为项目区农民增加劳务收入280万元。该项目截止2019年11月为该合作社拨付肥料款和劳务费225.07万元。
2019年“县充古乡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县宜木乡斯中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两个合作社承接了2018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建设总投资5820万元,资金来源为2018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设计治理面积734.79公顷,其中198.31公顷由合作社实施,截止目前为“县充古乡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拨付2019年度劳务费27.45万元;为“县宜木乡斯中村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拨付2019年度劳务费16.92万元。
以上五个合作社2020年劳务费将在今年7-10月验收合格后陆续支付。
(三)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造林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合作组织,在运行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职责不明。做为监管部门,在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初期明确了各项工作职责,但是部分乡镇仍以甩手掌柜的方式开展工作,执行力不强,导致林草部门在监管的同时要兼具很多乡镇该开展的工作内容。二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合作社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过于粗放,合作社章程流于形式,管理水平不高,由于乡镇人民政府事务多,经办人员兼职,与自身利益不直接挂钩,投入精力有限。三是人才缺乏,人员素质需提升。合作社人员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普遍素质不高,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宗教的影响,对脱贫攻坚农村造林合作社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参与项目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严重阻碍于合作社发展。四是资金匮乏,合作社发展受到限制。我县目前成立了5个造林专业合作社,如没有项目支撑,这些造林合作社将难以为继,造林合作基本都是通过林业口子管理,日常管理开支较大,没有管理经费,希望省、州能解决造林合作社的部分管理经费。
(四)建议和对策。一是加强指导和管理。职能部门要坚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搞好对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指导,加大对造林专业合作社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二是积极引导,不断促进造林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造林专业合作社坚持依法办社。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用法律来保护合作社和全体社员的利益,用规章制度来约束社员的行为,为合作社进一步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五、2021年林草项目申报思路
(一)草原工作方面。一是继续落实草原划区轮牧项目申报:以我县6大牧区乡为基础,开展围栏划区轮牧项目建设;二是根据草原资源、植被调查资料,积极申报以补充土壤养分、改良土壤肥力条件为主的天然草原改良项目;三是积极示范推广以解决草畜矛盾、缓解草原载畜压力为手段的人工高产牧草种植项目;四是根据草原鼠虫害调查资料,积极申报鼠虫害防治项目;五是积极开展落实草原监测、提高科技含量、开展违法案件查处、落实法律法规宣传等手段为主的草原管护项目。
(二)林业项目建设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县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的申报:以鲜水河流域为区域的综合治理区域,宗塔湿地+沙化土地为区域的综合治理区域,卡莎湖湿地修复与保护区域的综合治理区,申报治理面积1万亩。二是继续加大沙化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以宗麦乡、宗塔乡、上罗科马乡、下罗科马乡沙化土地较严重的区域进行集中连片治理,治理面积约为2万亩。三是继续加强县生态屏障建设,以天保工程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主的生态屏障建设,实现人工造林0.5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道路绿化20公里、森林抚育2万亩的生态屏障建设。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县林草工作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依托“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总结经验。大力宣传法规、政策,提高干部职工和广大农牧民的业务素质,加强各建设项目的后期管护,力争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道路上不断开拓奋进、创造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