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办事处主任优秀事迹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走了,而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山区,百姓们编写了一本“小故事集”,记录了他18年来点点滴滴的为民小事:《“枇杷村”的思念》《幸福路》《竹篓里掏“黄金”》《朗朗读书声》《元的“红包”》《黄挎包的故事》……
再小的事他都牢牢记在心上
市尤溪镇位于浙江东南,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这里被称为“的西藏”。然而就是在这个贫困的山区,一呆就是18年,直到最后因公殉职。说起,村民们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老黄的故事太多了,没有三天两天讲不完……
刚听到去世的消息时,下涨村村民郭于庆怎么也掩饰不住心中的悲痛。郭于庆老年得子,妻子早亡,家中还有70多岁的父母,生活十分清苦。在一次探访时,看着郭于庆空荡荡的家,眼眶就湿润了。不久,和郭于庆结成了扶贫对子,还资助他开垦荒坡,种起了枇杷。枇杷树长大了,枇杷熟了,郭于庆摘了一筐又大又甜的枇杷,来到墓前哭着说:“老黄,你亲手栽下的枇杷甜了,你再尝尝吧!”
双坑村78岁的马兰花每次提到都会泪流满面。年夏天一场台风,把这位孤寡老人的三间旧木房刮得支离破碎。得知后,立刻找到民政部门,争取了元房屋补助款。患有高血压的又带着10多名干部上山砍树,请来泥工木匠,为马老太修建了两间木楼和一间小厨房。
这些年来,先后帮助过800多名孤寡老人、烈军属和困难户。与共事多年的尤溪镇武装部部长叶国领说,就是不能见到百姓吃苦受穷,群众再小的事情他都会牢牢地记在心上。
他眼中也有许多不足挂齿的“小事”
的心里总装着老百姓的事,可在他的眼中也有许多不足挂齿的“小事”,大家对他有着太多的“不知道”:不知道他是怎样为村民请来了竹编师傅;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得上了高血压;不知道他惟一的儿子在什么地方工作……
在漫山翠竹的栅下村,由于村民们的编织工艺落后,当地的竹制品一直销路不畅。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不知从哪儿请来了工艺厂的师傅,给村民们传授竹制品的加工技术。当村民们打听请师傅要花多少钱时,说,你们只要给师傅吃一顿饭就行,不用给什么钱。如今,这个昔日贫困村的村民住上了新房,看上了彩电,可他们不知道,当初为了请师傅花了多少钱,往城里跑了多少趟。
尤溪镇信访办主任蒋友法是多年的老友,当初两人一起参军,又一起退伍来到尤溪,同在政府工作。蒋友法知道身体不太好,有时看见拼命地往太阳穴上擦清凉油,便问他身体怎么样,可总是笑着说:身体还行,再为党工作几十年也没问题……
他办的“小事”永远留在百姓心间
那是年春节上班的第二天,尤溪镇组织人大代表选举。上午10点半,在前往山高坡陡的毛料村发放选票的路上,突然脸色变青,气喘吁吁,同行的坪坑村支书戴如连见此情景忙劝他歇歇脚。摁住胸口,痛苦地点点头说:“你们先走,我马上就到。”
中午11时左右,当戴如连等人从毛料村返回时,只见扑倒在田埂上,手脚僵硬,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他的双手还紧紧地捂着装有选票的手提包……医生诊断,他是因积劳成疾死于突发脑溢血。
在追悼会当天,多名自发赶来的村民冒雨守候在殡仪馆的大厅门前,许多人是直接从田间赶来的,还来不及洗去满身的泥巴……镇里本来准备用6辆大卡车送群众去参加追悼会,但村民来得实在太多,镇里后来又不得不增加了8辆汽车,来回跑了3趟。
走了,在尤溪镇百姓的心里,和联系在一起的还有一顶旧草帽,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一盒经常揣在身上的清凉油,一辆用了18年的永久牌自行车,一张难得见到主人的办公桌。就是它们见证了在尤溪镇翻山越岭的日日夜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