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药材产业现状工作汇报范文

药材产业现状工作汇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药材产业现状工作汇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药材产业现状工作汇报

为准确掌握全乡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及时了解近5年来群众发展药材产业工作成效,有效解决结构调整单一、规模化产业发展滞后等困难和问题,实现传统产业有新发展、特色产业有新成效,后续产业有新突破,乡组织各站所及部分村委会干部对当前全乡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发展优势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乡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乡内最高海拔2400米,最低海拔780米,辖区内形成了上凉、中温、下热的立体气候,山地多平地少,山谷幽深,沙质土壤,疏松肥沃,生态环境多样,土地资源丰富,经有关专家实地考证,全乡适合发展野生药材有20万亩。60年代以来,经过省、市专家实地考查、鉴定,发现有优质野生药材100多种。80年代,被曲靖卫校列为药材采集基地乡。为发展壮大药材产业,我乡按照“富裕、和谐、绿色”的要求,提出了“通过3至5年的努力,药材种植面积达4万亩,力争把打造成药材之乡”的目标,年引进文山“三七”老板投资160万元试种300亩“三七”,年扶持群众发展200亩板蓝根、黄芩等药材,年引进山东金泰药业公司发展金银花2000亩。目前全乡“三七”、金银花等药材已经发展到5000亩,“三七”产业每亩收入突破3万元,金银花产业初显成效。

二、发展药材产业优势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乡20万亩左右的土地属于喀斯特地形地貌,都属于立体气候,雨水充足,全年日照平均为1500小时,辖区内形成了上凉、中温、下热的自然条件,为发展药材产业提供较为有利的气候优势和土地优势。近年来,结合乡发展药材的历史来分析,坚持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向导,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特”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子,把发展中药材产业列为全乡重点主打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开发,呕心沥血、艰苦奋斗,打基础,聚能量,蓄后劲,大力探索和发展药材种植,目前种植的三七、板兰根、桔梗等中药材产业的农户纯收入远大于传统的粮、烟、畜等产业,群众发展野生中药材的积极性较高。

经调查,群众在发展壮大药材产业上面临着以下问题和困难:一是发展药材产业起步较晚,群众发展后续产业的信心不足,加之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不高,规模化发展药材产业难度较大;二是发展药材基础设施差、种植技术落后、管理技术尚不成熟,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三是各项优惠政策及扶持措施少,很难满足群众发展药材的需求和市场需要,很难形成规模化发展,严重制约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四是没有扶、产、供、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产品价格不稳定,群众仍然存在后顾之忧;五是药材产业对生长环境需求较高,依赖性强,不是处处都可以不限品种地发展,目前药材种植基本处于零星的原生状态为主,全乡药材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不难发现,发展药材产业对促进乡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对于农民来说,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靠粮食作物增加收入的局面,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对于生态环境来说,是“绿色”建设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是美化环境、绿化荒山的良策;对农作物轮作来说,使土地能够休养生息,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发展药材产业对乡经济发展前景较理想。

三、发展药材产业的主要措施

面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客观分析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紧紧围绕“药材之乡”的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统筹兼顾、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力争3年内把药材产业培育成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一)深入调研,广泛宣传。要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支撑,以产业特色优质化为突破口,定期不定期聘请药材专家实地勘察了解全乡气候、土壤等特征,通过科学论证,结合具备中药材所需元素区域实施规模化生产,并确定束米甸村委会为种植药材基地示范村,引进文山客商创办三七示范基地300亩,组织相关干部、群众到文山“三七”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查5次,到束米甸药材基地示范村参观24次,邀请技术员现场讲授药材种植技术9次,并利用广播、墙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展野生中药材的区域优势、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动员群众投资发展中药材种植。为确保野生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明确了乡、村、组的工作职责,为客商接通水、电和通讯设施,协助老板做好租地、安全保卫等工作,有计划安排各村委会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基地“领薪”打工,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让群众学到种植技术,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经过调研,我们认为种植中药材一定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更不能不加以论证就随意种植。结合各村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采取样板示范、集中连片、零星发展的措施,先在束米甸发展1000亩样板和100亩示范基地,然后在朝阳、落红甸、豆温等10个村委会发展4000亩;根据各村实际,条件适合发展药材的自然村,都规划发展药材产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统筹安排种植区域面积,逐年向中下部地区发展,预计“十二五”规划内发展到5万亩。

(三)加大扶持,提升档次。充分利用省、市、县发展药材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对中上部村委会重点示范基地给予大力扶持,对进驻乡开发种植药材3年以上的企业和种植大户给予重点扶持,支持和鼓励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基地生产带动群众发展的产业链。在金银花药材样板的发展上,我们保证基地和样板苗木供给的基础上,安排人员进村入户统计,属于在规划面积发展金银花的农户,由政府出面协调,由公司提供补助资金,每亩补助苗木款200元,垫支150元,农户发展1亩金银花只需出50元,其余的150元苗木款等到出售产品时扣除。并安排机关、站所职工联户包田块措施,定期不定期到农户家作技术指导,确保投入有资金、指导有技术、发展有收成。鼓励村委会创办经济实体,联片发展金银花100亩以上基地的村委会,金泰公司划拨一定的工作经费,形成了基地带动农户、样板辐射全局、实体推动发展的发展路子。

在其他品种的发展上,我们充分发挥乡内2000亩三七,300亩黄岑、当归等基地的示范作用,积极引进外商到基地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配套的加工企业,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向群众推广种植中药材,使全乡的中药材上品种、上档次,带动全乡中药材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四)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乡实际,以引进企业投资发展三七、金银花产业为重点,逐步带动农户适度发展。为鼓励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我们以经验丰富的药材个体老板为主组建野生中药材协会3个,采取协会提供技术、资金、服务,群众提供土地、劳动力等方式,使农户、企业、相关技术部门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作发展机制,形成组织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现代药材发展新格局,提高中药材产业开发的水平和效益。

四、发展壮大药材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组织,强领导。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县政府成立由一名副县处级领导为组长的药材开发领导小组,由有关部门牵头抓落实。所涉及的乡镇配一名科技副乡长主抓药材产业,并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联村领导为副组长,站所长、村干部为成员的药材产业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组,由科技副乡长任组长,成员从农业服务中心、科教文化中心、药材基地老板等抽出,聘请药品公司、药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为技术指导员,干部职工联村包户连田块,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考核和奖惩措施,确保投入有资金、指导有技术、发展有收成,真正把药材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的主导产业。

(二)引龙头,强示范。没有资金,难不成事,没有龙头企业,办不成好事。要降低农民群众的风险,壮大药材产业,必须引进龙头企业,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群众的产品不滞销,市场不混乱,不会形成价格竞争扰乱市场秩序。要以中药饮片厂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利用资源招商、产业招商,通过龙头企业建样板、做示范,不断发展壮大药材产业。

(三)重扶持,保成效。上级各要把发展药材产业列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力争进入计划盘子,确保项目有落实、资金有保障、技术服务到位,才能满足群众发展药材的需求和市场需要,才能形成规模化发展。

(四)强投入,夯设施。列为重点发展的重点乡、重点村,要以项目建设为契机,整合资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药材种植技术培训,培养管理人才,定期不定期安排有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为发展药材产业提供技术人才,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