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报告范文

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报告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报告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年来,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围绕区委、区政府全面实施“工业强区、商贸活区,中心带动、城市互动”发展战略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持续运作,依法理财治税,狠抓增收节支,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年,全区财政分成总收入完成36506万元(分成前总收入69776万元),完成年初区人大通过预算数的98.66%,完成调整后预算数的100.02%,比年增收6873万元,增长23.2%,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282万元(分成前地方级收入41328万元),完成年初区人大通过预算数的108.17%,完成调整后预算数的100.82%,比年增收5731万元,增长34.6%;上划中央级收入完成14224万元,完成年初区人大通过预算数的86.73%,完成调整后预算数的98.78%,比年增收1142万元,增长8.73%。

年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支出226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8.42%,剔除省市专款、上年结转以及专项转移支付补助支出后,全区财力支出18623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数的94.49%,比年增支3665万元,增长24.5%。

年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2282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5934万元,其中:体制定额补助556万元、税改转移补助及其他财力性补助802万元、其他专项转移补助(教育普九化债补助、中小学教师津补贴补助等)1657万元、省市专款补助收入2919万元,上年结余1645万元,减财政支出2251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610万元(其中超收入基数集中上缴省级3560万元,其他上解50万元),调出资金(城建税划转水利基金)70万元,年终滚存结余3671万元,其中专项结转下年支出结余3212万元(主要是上级专款和专项支出结余结转),净结余459万元(年当年净结余377万元),扣除历年赤字挂账944万元,累计财政赤字余额485万元。

由于财政决算还在办理之中,上级补助收入、上解上级支出、年终滚存结余及净结余等指标可能还会变动,待决算编成并经市财政审核后,再报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各位代表,年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过去的一年,财税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依法治税,加强监管,财政收入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世界贸易壁垒加剧以及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不断升值、原材料持续涨价、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等国际、国内综合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仍实现较快增长,税性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财政部门依法理财,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规范管理,各项财政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地方财政实力不断壮大

财政收入质量继续提高,地方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在总收入中,税性收入比重达94.38%,比年提高0.56个百分点。地方级收入完成2.23亿元,比年1.65亿元增长34.63%,比全市平均增幅27.58%高出7.05个百分点,排名位居第三。全区地方级收入主要增收因素是:从分行业看,建安税收、房地产业税收分别增收1262万元和4944万元,比年分别增长40.13%、109.6%,有效地弥补了工业税收减收的影响。从分税种看,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增收2656万元和1038万元,比年分别增长55.29%、62.72%。此外,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车船使用税等地方工商小额税种得益于政策性增收影响和各征收部门的努力,共完成4565万元,比年增收1873万元,增长69.58%,对地方财政收入增收贡献较为显著,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促进各项重点支出有效增长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

区财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龙文发展的一系列工作思路和战略决策,运用财政投入和财政融资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发挥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作用,支持全区经济建设,努力培植财源,为财政持续增收奠定基础。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采取有力措施,协助各有关部门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238万元,帮助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安排招商引资工作经费,支持搭建“4.9”、“9.8”“11.18”等招商平台,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引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制定并兑现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制定新一轮镇级、工业园区财政管理体制,理顺财政分配关系。拨付83万元,表彰经济建设功臣、纳税大户以及获得国家级、省级品牌的企业。及时拨付5353万元给各镇、开发区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项目用地征地拆迁进程。及时兑现开发区各项财政扶持政策7096万元,其中,安排体制结算补助832万元、土地开发建设资金3764万元、财政资金借款25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开发区建设资金紧张状况,促进开发区加速发展。

四是突出扶持工业发展。支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大扶持工业发展力度,筹措资金建立扶持工业发展资金,支持主导行业、重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创立品牌,扩展市场,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全力服务项目引进、项目建设,把投资增长作为拉动财政增收的主要动力,努力巩固支柱财源、发展速效财源。五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筹措资金3635万元,用于新浦东路、路、小区等城建项目开发建设,有力地拓展城市道路框架,推进中心城区扩展辐射,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共投入247万元补助自然村道路建设。补助250万元,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六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本级安排、贴息、奖励等方式投入331万元,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引导企业增加在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壮大税源基础。确保科技投入稳定增长,占财力支出比例达到1.3%以上。

(三)各项民本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三确保原则,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支持社保、医疗卫生、再就业、教育等惠农、惠民支出,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年人均保障标准达到3840元,及时拨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补助130万元,有效保证了全区低保对象和五保户的基本生活需要;支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84万元,保障城市低保对象522人。

二是加大社会救济力度。共拨付165万元,支持地震灾区建设。共拨付救灾资金42.8万元,用于补助倒房重建、灾后重建、救济受灾贫困户等支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是提高现役军人优抚待遇。不断提高农村、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提高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金标准;提高进藏兵员优抚待遇。提高发放透明度,确保优待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四是改革财政供养人员津补贴收入分配办法。综合考虑全区机关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结合市区生活消费水平,合理确定规范后机关人员的津补贴标准。按照中小学教师人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水平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津补贴收入进行同步调整,并建立执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统筹考虑全额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增加事业人员生活补贴。

五是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从年起,把新农合基金补偿封顶线从2万元提高到4万元,补偿比例由75%、50%、30%分别提高到80%、60%、40%,政府资助标准从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80元,共有10.4万人参保,参合率93.6%,有参保农民5454人次享受到医疗补助,补偿金额892.2万元,人均补偿1636元。共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285万元,推动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全面开展。从年月份起,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区年度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666人,拨付区级配套资金16.5万元。全面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按救助对象每人每年100元和50元的标准分别筹集城镇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切实解决城镇和农村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等城乡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拨付155万元落实医改前关闭破产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93人医疗保险政策。拨付78万元支持疾控中心建设。及时拨付省、市补助资金和区配套资金共7.02万元,支持落实“光明行动”,帮助全区80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复明手术。

六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年教育投入547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内教育支出4952万元,比年增长28.38%,除调整增加中小学老师津补贴,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等提高教师待遇外,主要是积极落实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等一系列惠及农村教育事业的政策。同时,逐步化解历年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是支持公共安全建设。投入2293万元支持法院和检察院“两庭建设”、公安、消防等公共安全建设,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安排流动人口管理经费35万元,加强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管理。

八是落实计生基本国策。拨付494万元支持计生事业,区级投入符合上级要求,达到人均27元以上。其中,安排免费婚检经费13万元,有1838人参加免费婚检;投入15.33万元对农村二女结扎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775人实行补助;落实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和独女贡献奖励政策,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四)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共补助3591万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下洲排涝站、北溪内林洲清淤等水利项目,支持九十九湾主港道和支港道清淤整治投入,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区水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和居住环境。二是继续支持创卫投入。安排983万元,用于城建系统日常运转、城市道路维护、保洁、绿化以及创卫、创模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等支出;投入384万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完成全区饮水村村通,解决全区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补助180万元,建设1500口沼气池,8个沼气示范村,促进农村能源清洁化、经济化。三是落实再就业各项政策。加大农民技能培训投入,安排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动技能鉴定、对农民工就业服务等就业再就业资金139万元,确保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共发放失业保险金263万元,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支出9万元,享受补助对象145人;拨付地震灾区入就业人员对口就业援助职业介绍补助、职业培训补助3万元,帮助灾民及早就业,增加收入。四是支持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放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资金和渔船石油价格补贴资金248万元,补贴农民1357户、渔船71艘;采用“一卡通”方式,拨付能繁母猪补贴423万元;通过财政投入配套资金、发动社会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100万元,累计发放九期“幸福工程”救助款,资金滚动运作210.5万元,救助贫困母亲家庭435户,惠及人口1716人,脱贫率86%以上;拨付59万元支持“造福工程”建设,建成新房48套,搬迁安置53户200人;筹措资金4万元,有20户33人得到廉租住房租金补助;拨付63万元投入郭坑敬老院和农村“幸福园”建设,解决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问题,改善集中居住条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问题。

(五)财政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

加大综合预算管理力度,增强预算约束力,建立健全各项财政监管机制。

一是改进资金拨付办法。以农村“二大员”(即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管员、村级文化协管员)政府津贴发放和渔船石油价格补贴发放为试点,在全市率先采用国库集中支付,简化支付环节,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发放到个人银行卡上,真正做到快捷、高效、便民。加强民政资金专户管理,全部低保资金均通过共管户管理,实行资金封闭运行。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的对象、面积、标准、金额等以村为单位开展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种粮补贴政策公开、公平、公正。

二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处置备案,对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及时进行审核批复,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龙文磷肥厂破产清算工作顺利完成了资产清算、拍卖、职工分流、债权债务处置,维护了债权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为引进新项目创造了条件。

三是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票据的保管、领用、核销等管理工作,通过软件对用票单位实行定量发放、定时核销,有效地监控执收单位的收费标准和项目,从源头抓好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落实。

四是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贯彻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严格把关空调机、计算机、打印机等九类政府强制采购节能产品的采购审批程序。联合监察、审计部门组织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开展单位自查摸底并重点抽查19个行政事业单位,针对存在的问题责令整改,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全年政府采购预算资金1271万元,实际支付1165万元,节约资金106万元,节约率8.34%。对辖区道路的清扫保洁进行招投标,实际中标金额245万元,比预算数278万元节约32万元,节约率达11.62%。五是规范土地资金收支管理。设立土地资金收入管理档案,建立土地资金管理专户,加大国有土地出让金清收力度,全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7025万元(其中历年欠缴1767万元),全额缴入区级国库;国有土地出让金支出6911万元;预收预约用地保证金1776万元。六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流程,对各核算单位日常财务加强审核与监督,严把财务支出关。拒付手续不完整、不合规的报销款项共51笔,纠正43笔,涉及金额18万元。组织会计人员培训11期,进一步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各位代表,年我区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鼎力支持和全区干部群众重在运作、有效应对、锲而不舍作为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财政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工业税收增长缺乏重点税源的持续支撑,房地产税收持续下降,商业税收贡献率还偏低;本级可支配财力不足,财政保障建设能力十分有限,收支矛盾还比较突出等等。

二、年财政预算安排和主要工作

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坚定持续发展信心,保持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意义十分重大。年全区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四求先行”和市委“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服务发展大局,大力培植财源,壮大地方财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宏观形势、财政政策和税源的变化,年我区财政预算主要指标是:

全区财政总收入(分成后)计划安排41260万元,比年增长13%,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安排24510万元,增长10%,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GDP计划增幅0.6个百分点。年地方级收入计划24510万元,加体制定额补助556万元,省、市农村税改转移支付及工资性等财力性补助804万元,减超基数收入分成上解省级4075万元,其他上解125万元,调出资金70万元,预计年可支配财力为21600万元。相应安排财政支出21600万元。

年全区政府基金收入计划安排2812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7200万元;政府基金支出安排2812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27200万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服务经济发展,提高地方财政实力。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全区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一要支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创新城市建设项目扶持机制,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城市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城镇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优化社会发展和投资环境。二要着重培植工业财源。突出支持工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充分拓展财政发展经济功能,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扶持规模工业发展,提升工业综合质量和效益,增强工业发展拉动财政增收的“第一引擎”作用。加大科技、自主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好新企业所得税法中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千方百计帮助开发区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开发区投入力度,打造好招商引资平台。三要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围绕我区食品加工、家具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产业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重点支持引进科技含量高、低污染、高税收、占地面积小、投资强度大的项目。鼓励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和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四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认真研究国家级、省级宏观政策调整方向及相关措施,围绕国家和省扩大内需项目资金投向,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引导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把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加大管征力度,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大力加强税收征管,在促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一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推进税收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税收征收和税源监管互动化,切实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加大对建安、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和主体税种的征管力度,保持和增强重点税源的主体增收能力。对印花税、车船税等小额零星税源进行逐户摸排,扫除收入征管盲点,使经济发展成果及时足额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二要加强税源跟踪监控。继续抓好税源结构调查,分析税收增减变化因素,强化税源动态监控,抓好重点税种、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纳税户的分析跟踪工作,完善重点税源管理机制,及时掌握重点税源的变化和潜力,把握经济发展动态和财税征收主动权。三要加强税务稽查。加强各税种征管和部门协调配合,实现征管查的有效联动,坚决打击偷逃税行为,不断提高收入征管质量和效率。四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等非税收入的收缴力度,拓宽理财领域,进一步壮大地方财力。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坚持依法征收、以票管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强化非税征管信息化建设,打造非税收入征管新平台。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要继续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厉行节约,严格预算执行,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积极调整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要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继续支持水利、道路、农村环境卫生改造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整合使用各项财政支农资金,巩固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二要改善社会保障工作。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完善低保、养老、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障制度,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工作,着力推进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养老保障制度进程,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努力实现城市和农村低保、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体系“三个全覆盖”;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参合率,确保参合农民受益。支持公共安全生产,落实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三要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环境。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支持推进龙文实小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继续支持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安置房、廉租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投入,特别是要增加科技、文化、计生、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支出力度,保证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推进。

(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监管水平。以推进公共财政建设为重点,深化和完善各项财政改革。一要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拓展采购领域,扩大采购规模。进一步提高效率,规范行为,增加透明度,实现“阳光”采购。深入开展治理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领域商业贿赂工作,把财税检查监督与源头治理腐败紧密结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抓好国有资产处置工作。二要深化公共财政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深化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健全资金收支源头管理机制,杜绝“三乱”行为,实现收费罚没收入应收尽收,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四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进一步清理周转金和镇村债务。完善政府负债的管理、预警和偿还机制,防范和规避财政风险。五要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推行专项资金项目库管理,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加强专项资金财政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继续开展会计信息质量、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检查活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预算管理部门的日常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政工作效能。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财政管理理念,持之以恒抓好自身建设,强化为民理财意识,认真履行为民理财职责。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一要强化学习意识。认真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法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二要强化创新意识。积极倡导深入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能动作用,认识和掌握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超前性,提升财政工作整体水平。三要强化监督意识。增强依法监督意识,充分发挥财税监督职能,形成财税大监督合力,整顿和规范财税秩序;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进财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四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财政服务机关、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把财政机关建设成为体现公仆形象的窗口。五要强化廉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勤政和廉政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服务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年财政工作任务既艰巨又光荣。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精神为指导,在区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理财,扎实工作,为我区在海西建设中率先崛起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