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预算执行工作及预案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年预算执行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全市财政工作按照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的部署和市人大二届五次会议的决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坚持以服务环三战略实施为龙头,主动站位,主动呼应,主动谋划,主动作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均超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执行情况。据快报统计,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2.83亿元,完成预算数调整的123.8%,比上年增长40.6%,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51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29.7%,比上年增长47.1%。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预算总财力65.04亿元(含省转移支付财力补助和调入资金等),比上年财力增加12.38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6.26亿元(含省专款和上年结转等),比上年预计增支16.93亿元,增长24.4%。
2、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7.56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38.5%,比上年增收34.88亿元,增长153.9%。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43.78亿元,比上年增支21.09亿元,增长93%。
(二)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执行情况。据快报统计,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完成7.91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10.2%,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0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17.6%;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本级预算总财力8.26亿元(含省转移支付财力补助和调入资金等)。市本级财政支出为9.79亿元(含省专款),比上年增加1.51亿元,增长18.26%。
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0.98亿元,完成预算调整数的187.7%,比上年增收15.42亿元,增长2.77倍;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87亿元,比上年增支5.95亿元,增长1.52倍。
以上快报数在决算编制中还将会有所调整,待决算编成后再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
(三)年预算执行主要成效
1、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在“环三”战略的实施和带动下,全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财政收入同步实现又好又快的增长,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
----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大关,达62.83亿元,增长40.6%;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0.5亿元,增长47.1%;收入增幅居全省各设区市之首。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86.26亿元,比上年增支16.93亿元,增长24.4%,有力地保障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年全市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2.0亿元,增长31.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6亿元,增长9.9%;医疗卫生支出7.5亿元,增长10.3%;教育支出19.6亿元,增长21.1%;科技支出0.82亿元,增长35.8%。
2、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抓住中央扩大和新增投资的有利时机,落实项目带动、品牌带动,统筹财力支持铁路、公路、港口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支持重点产业及优势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加大公共投资。进一步整合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等各类财政性资金,重点支持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市本级新增投入4.49亿元用于支持“五大战役”建设。当年下达中央新增扩大内需投资资金3.18亿元,加大对校舍安全工程、公益性投资项目配套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带动固定投资增长。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一是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市财政拨付配套308万元,用于购置公交精品示范线路15部新车,开通师范学院新校区公交线路;投入800多万元,建成鹤峰路公交停车场、东侨公交停车场(二期),实现老年人免费乘车。二是加快垃圾场无害化处理。投入资金387万元,用于单石碑垃圾堆放场改造项目;采用BOT模式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投入0.29亿元回购贵岐山污水处理厂一期特许经营权,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建设;三是加强中心城市教育资源配置。投入建设资金0.22亿元,改善市直中小学校舍条件;筹资0.14亿元用于建设市机关幼儿园新园校区。四是加强群众文体设施建设。争取专项资金425万元,用于改善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筹资0.37亿元投入市体育中心田径场三面看台项目建设。
----扶持产业发展。全市各类企业发展资金支出2.5亿元,争取中央、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补助资金0.4亿元,争取企业技术创新、循环经济项目、提升内涵、节能项目、电机电器博览会等方面资金共计0.27亿元,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整合各项旅游资金和贷款贴息共0.17亿元,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扶持旅游产业发展。
----扩大出口规模。全市各类外经贸扶持资金支出0.33亿元,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市本级还新增安排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238万元,稳定企业信心,鼓励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竞争力。
3、集中财力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
----着力兑现工资改革政策。在兑现公务员规范津补贴政策的同时,集中财力保障我市兑现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
----着力解决住房问题。全市共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0.78亿元,现已建成保障房2545套,新开工建设保障房2419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320户,有效地改善了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着力稳定市场物价。全市财政共投入菜篮子工程和副食品基地建设经费0.45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安排660万元,分别用于17个菜市场等商业网点、市场建设和副食品基地建设;下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补助资金443万元;建成农家店300个,配送中心5个,争取省级生猪基地补助资金,稳定市场物价。同时按每人每月25元的标准,向低保对象家庭发放副食品补助金,保障困难群体生活需求。
——着力解决就学问题。教育支出19.63亿元,比增3.42亿元,增长21.1%,其中投入资金3.03亿元,用于全市校安工程166个重建项目;安排城乡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统一标准支出1.35亿元,受益学生39万名;免费教科书支出0.25亿元,受益学生25万名;农村学校寄宿生生活费补助0.19亿元,资助学生6万名;筹资0.37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28个改造项目,面积达34390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各类学校“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
——着力解决就医问题。医疗卫生支出7.53亿元,比增0.7亿元,增长10.3%,主要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方面支出。争取资金943万元,为全市43所乡镇卫生院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发放乡镇卫技人员津贴3703人1143万元,发放村医补贴2253人457万元,稳定乡村医疗队伍。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我市参合农民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120元,县级财政配套标准从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24元。全市行政村新农合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234.4万人,参合率95.9%。同时,稳妥解决2.9万名关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给予地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每人每年600元的医保缴费补助,将我市6453名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
——着力解决就业问题。全市就业资金支出0.45亿元,比上年增加869万元,增长23.8%,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落实财政贴息、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延长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阶段性降低四项社会保险费率,稳定困难企业就业形势。
4、支持三农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12.03亿元,比增2.87亿元,增长31.4%。同时,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各类专项资金3.96亿元。
----推进农业发展。下达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0.36亿元,市本级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支持小型农田水利、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水库建设,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支持农业生态建设。
----推进农村建设。市本级共安排“造福工程”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进一步加强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110万元,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5万元,集中用于28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生产。
----推进综合改革。全省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由2个县扩大到8个县,申报项目798个,筹资筹劳总额达1.1亿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0.44亿元,带动村集体投入金额0.16亿元,社会捐赠赞助0.27亿元,整合财政支农资金0.33亿元,其它投入金额0.25亿元,预计实现总投资2.56亿元,受益范围覆盖798个行政村,受益村民达118万人。
----落实强农惠民政策。兑付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02亿元,家电以旧换新资金0.15亿元,汽车以旧换新资金925万元;兑现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1.5亿元,补助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城市出租车、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等行业;兑现良种补贴政策资金0.24亿元,并扩大了农机购置补贴的种类。
五、推进科学精细管理。大力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扎实做好财政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
----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和政府性基金,除专项收入按规定列收列支以外,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脱钩,提高项目支出细化率,不断规范财政预算分配。
----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继续完善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直接支付占国库集中支付资金总额的比重达48.7%,比上年增长56%,直接支付范围进一步扩大。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将于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任务。
----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建立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不断加大公开透明度;全市政府采购预算金额为2.18亿元,实际中标金额为1.97亿元,节约资金0.21亿元,节约率达9.6%。
----执行厉行节约八项规定。全市共压缩行政事业经费3660万元,其中压缩公款出国(境)经费22万元,压缩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支出945万元,压缩公务接待费支出1167万元,压缩水油电费等支出282万元。
----强化财政监督检查。开展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统计梳理2007-年各项强农惠农资金10.27亿元。牵头组织开展清理“小金库”专项检查,共清查单位667个。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共清查各类违规金额357.6万元,有力维护了财经政策的落实。
上述工作成效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但财政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小,财力仍然比较紧张,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将通过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改进逐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期间全市财政工作情况
年以来,是全市财政收入增幅最高,支出规模扩张最快,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力度最大,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时期。我市不断壮大的财政实力,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直接反映,是我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集中体现,为全面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06.5亿元,比期间累计增收130.9亿元,增长2.7倍,年均增长25.3%,高于同期GDP增幅11.4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8.2亿元,比期间累计增收79.3亿元,年均增长26.2%,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与期间相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了8个百分点。
----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期间,全市财政支出累计达294.5亿元,年均增长27.3%;是期间的2.8倍,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发展。五年间,全市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统筹预算内外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集中力量建设温福、武、古等一大批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港口项目,为经济跨越打好基础;累计安排招商引资支出0.35亿元,对接大唐火电、核电等央企重大项目落地;累计安排各类企业发展资金支出7.7亿元,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鼓励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累计安排外贸扶持资金0.23亿元,提高出口企业竞争力;安排旅游产业资金0.62亿元,促进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支持旅游业迅速崛起。
----有效保障民生需要。期间,全市教育投入累计达66.8亿元,比期间增长2.56倍,每年增幅均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科技支出累计达2.45亿元,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投入累计达3.4亿元,全面推进科教强市战略,支持城乡文体事业协调发展;全市公共卫生投入达24.8亿元,健全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市财政社会保障累计投入41.2亿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再就业工作。期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支出达12.5亿元,废止农业税以及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同时全市财政支农支出累计达33.4亿元,实现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支持。
----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期间,全市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财政管理改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市提前两年完成全省财政部门预算改革任务,年初预算细化率逐年提高,支出进度逐步加快,结余结转规模逐步下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提前一年完成省定任务,强化预算执行管理;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不断完善,积极稳妥开放市场;不断强化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有效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财政监督检查“小金库”、会计信息质量的力度不断增强。
三、全市财政“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一)财政收入主要目标
----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5%,到2015年达190亿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比年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市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到2015年达120亿元以上。
(二)财政支出主要目标
----全市财政总支出(不含省专上年结余,下同)年均增长13.8%,到2015年达130亿元以上。
----三农、教育、科技、卫生和社保等重点支出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三)财政收支平衡目标。全市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政府债务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大力推进财政改革。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继续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绩效评价有机结合的机制不断健全,财政监督管理工作持续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日趋规范,地方财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四、年全市财政预算草案
(一)全市代编预算
根据年各县(市、区)上报未经同级人大审批的预算草案汇总,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安排73.55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安排47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6%。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市预算总财力预计67.4亿元;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计安排68.94亿元,年初预算缺口预计1.54亿元。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49.55亿元,比上年预计完成数减少8.01亿元,下降13.9%;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安排49.55亿元。
(二)市本级预算
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安排8.18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3.4%,扣除年收入中一次性收入,同口径对比增长15.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5.11亿元,扣除年收入中一次性收入,同口径比年完成数增收0.52亿元,增长11.4%。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本级预算总财力为8.57亿元(含省转移支付财力补助和调入资金等);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8.57亿元(含市本级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专项补助),比上年年初预算数增长25.5%,收支相抵后当年财政收支平衡。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0.24亿元,比上年完成数减少10.74万元,下降51.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0.24亿元。
年是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市“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第一年。从总体上看,年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将进一步巩固,但面临的经济形势仍然较为复杂,财政收支矛盾仍将十分突出。为确保完成全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全市财政工作将按照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的部署,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任务,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契机,进一步统筹安排,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努力为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提供财力保障。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1、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的提高,大力培植财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安排重点项目前期经费1000万元,推进项目规划、建立项目储备库等前期工作,争取大中型企业落户我市,加快临海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提升。安排上市企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引导和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转变发展;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促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加快产业升级,支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增强商贸活力。安排招商及电机电器博览会经费700万元,用于招商活动及促进电机电器产品推介,扩大品牌知名度;安排旅游产业发展经费200万元,提升我市旅游品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安排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重点扶持我市外经贸企业转变结构,扩大出口。
----支持自主创新。安排科技专项经费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8.2%,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
2、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力度,确保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全面落实。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安排教育支出1.1亿元,增长20.4%。全面落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落实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安排医疗卫生支出0.56亿元,增长4.4%,重点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提高到年人均20元,将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范围扩大到60%,完善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和村医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支出0.89亿元,增长19.6%。继续提高离休人员(含5.12退休人员)“两费”保障支出,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城乡低收入群体、优抚对象等的基本生活;安排再就业补助支出100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补助、社会保险补贴等方式,重点扶持大龄下岗失业人员和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安排住房保障支出0.22亿元,增长15.0%。通过租赁补贴、实物配租和建设廉租房等方式,支持逐步解决城市低保对象和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3、注重统筹兼顾,推动农村协调发展
通过有效配置财力资源,继续加大“三农”综合扶持力度,努力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农业支出安排0.37亿元,增长11.3%。其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水源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农业专项资金安排700万元,重点扶持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品种改造和深加工,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政府性基金安排1800万元,用于植树造林。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性基金支持扶贫开发安排1265万元,主要用于地质灾害点搬迁及“造福工程”和农村扶贫、新农村建设补助。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摩托车“以旧换新”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资金。
4、坚持有保有压,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坚持“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的原则,努力控制和压缩行政成本,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保障正常运转。安排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5亿元,确保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
----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安排公共安全支出1.5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18.1%,增长8.3%,其中:公检法司项目支出安排8374万元,用于提高政法机关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重点加强公检法司系统办案经费、业务装备和基层硬件建设。
----促进文体事业发展。安排文化、体育和广播传媒等各项支出1215万元,增长5.9%,健全公共文化和全民健身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事业发展成果。
----支持环境生态建设。安排节能环境保护支出1147万元,增长14.8%,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继续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落实好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会议费、接待费、出国经费等“四费”压缩的相关规定,努力节约财政支出。
5、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运行,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严格预算执行。认真落实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关于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有关工作,确保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进一步提高地方预算的完整性。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密切跟踪财税改革情况,适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严格执行预算,一方面严格执行年初预算不突破,做到“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年中不追加,非因特殊原因,预算执行过程一律不追加预算支出。继续清理结余结转资金,统筹财力用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支出。
——强化财政基础管理。建立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健全乡镇财政机构,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和管理,加强涉农补贴资金管理和惠民惠农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各级政府性债务余额的清理核实工作,落实偿债资金来源,根据财力和债务规模等情况,逐步建立政府债务还贷准备金制度。严格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继续做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管理工作,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加强财政监督。建立财政监督机构与预算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制度,提升财政监督合力。继续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实施情况和财政专项资金检查,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深化“小金库”治理工作,探索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加强预算单位实体账户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开展会计信息、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环三都澳区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