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政务公开实施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统一思想,把握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务公开总体要求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全会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精神,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更好地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推行政务公开,要把握好三条基本原则:(一)严格依法的原则。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时代背景下,推行政务公开,必然要坚持严格依法的原则。去年3月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定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7月《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成为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法律。推行政务公开要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二)全面真实的原则。即对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如实向社会公开。(三)及时便民原则。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应该公开的事项,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及时公开。要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政务公开的方式方法和具体手段,做到便于群众知情,利于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
二、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创新形式,稳步实施。各镇要重点公开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工作政策,以及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市级机关要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和监督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一)要联系实际,抓好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推行政务公开,要突出抓好重点部门、重点部位和重要事项的公开。各掌握人、财、物等权力的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公共服务行业,如发改、经贸、财税、审计、交通、建设、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药监、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环保、城市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是实行政务公开的重点部门。代表各部门、各单位具体实施经济社会管理,履行行政执法职能,掌管人、财、物权力的内设机构、基层站所等,是实行政务公开的重点部位。要抓住社会和群众普遍关心、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进行公开。1、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开。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及其完成情况;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和重要规划的制定过程、相关政策;财政预算及执行情况;重要专项经费的分配、使用、管理和重要物资招标采购情况;救灾救济扶贫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情况;政府投资的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包括规划论证、信息、招投标运作、招标结果、合同签订和执行、工程量变更等全过程公开,切实防止幕后交易和恶性竞争;政府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事项及完成情况;当地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处理情况等。2、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事项要实行公开。如学校招生、公务员录用、干部的选拔任用、学校医院收费、水电气价格调整的决策过程等。3、行政许可事项要实行公开。行政许可与基层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必须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来抓。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对于必须审批的项目,也要简化程序,规范操作,提高效率,加强监管;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条件、标准、程序、期限,都要在办事大厅或“中国”门户网站事先公开;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以外,也应当公开。全市各地各部门除了面向社会实行政务公开外,还要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内部财务收支、干部职工的评先提拔、福利待遇、资产的出租出售等情况,以及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在机关内部公开,以促进机关内部的规范管理和廉政建设。
(二)要开拓创新,完善公开形式。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的成功经验,在普遍推行政务公开栏电子触摸屏或显示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听证会、论证会、通报会、咨询电话、办事指南等形式,并逐步进行规范。要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或各单位办事大厅)的作用,进一步提高行政许可项目的入驻率,规范政府行为,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障安全”的要求,切实建设好“中国”门户网站,促进政务信息的开发利用和资源共享。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维护好部门子网页,及时更新内容并加强对市民留言的处理和回复工作,确保回复率达100%,要积极探索网上咨询、申报、审批、交费,使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此外,各部门要认真参与好政风行风热线,确保“一把手”进直播室,真正把热线办成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展示行业部门形象的平台,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
(三)要求真务实,增强实际效果。政务公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把那些群众最关注、最密切,最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事项,通过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形式加以公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1、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必须服从服务于内容。2、处理好时间与内容的关系。要根据政务公开的内容确定公开的时间,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动态性内容更新公开。3、处理好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认真区分界定广泛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不能公开的内容,做到既严格保守国家秘密,又达到应公开尽公开的要求。4、处理好主动公开与申请公开的关系。一方面,有关行政机关要依照规定进行主动公开;另一方面,要建立公众申请公开制度,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分的知情权。
三、健全制度,强化领导,把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政务公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把政务公开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一)健全制度。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切实可行、便于操作、有利监督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考核奖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努力使这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建立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对于应当让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事项,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要报上级主管机关备案。公开事项如变更、撤销或终止,要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对于只涉及部分人和事的事项,要按照规定程序,向申请人公开,确实不能公开的要及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把政务公开纳入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是否落实到位等进行评议。
(二)强化领导。各地各部门要设立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指导、协调政务公开的各项工作。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行政机关依法委托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是实施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实行垂直领导和双重领导的部门,要按照本系统的要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各地各部门的行政负责人是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它作为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在抓好自身政务公开的同时,要认真指导下属单位、基层站所的公开工作,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加强监督。各地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认真听取群众团体和人民群众对政务公开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市廉政办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督促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强化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民主权利、损害群众合法利益、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