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市党委全年工作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年工作回顾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211亿元,年均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年均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15.15亿元,年均增长21.12%一般预算支出由23亿元增加到8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2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3798元,年均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农业农村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净增19.5万吨;特色林果发展到40万亩,瓜菜、草畜两大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5%20万吨高纯阴极铜、10万吨TDI乌金峡水电站、景泰大唐火电一期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有色金属生产能力25万吨、发电能力230万千瓦,以TDI为龙头的新型化工产业链条基本形成;11户企业进入全省工业百强行列,11个产品获名牌产品称号,市被纳入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城市。服务业迅速发展,黄河石林和会师圣地品牌影响日益扩大,乡村旅游初具规模;组建了市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1家,发展小型贷款公司10家,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投资规模逐步扩大。累计实施项目2600个。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13个、资金29亿元;政府投资项目融通国内外银行资金23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7个,完成投资175亿元,中材、华电、华能、统一、中集华骏等知名企业入驻。兰白核心经济区和工业集中区纳入国家重点支持范围,高新技术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西区经济开发区、平川经济开发区、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初具规模。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新增高速公路50公里。解决了5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造林71万亩,建成户用沼气7万多座。推进城乡电网改造,输变电等级升至750千伏。建成保障性住房36594套,改造农村危旧房41742户。城市给排水、供热、供气管网日趋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2平方公里扩大到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9%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4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50%和60.5%黄河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由235天增加到300天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补助公用经费5.49亿元。小学生均补助标准由165元提高到500元;新建改建校舍110.7万平方米,消除危房80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12个百分点,职业学校在校人数由不足7000人增加到2.78万人,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招生。实施医疗卫生项目25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30元。建成留守流动儿童之家100家。成功申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广电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目标,实现了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全覆盖。
--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公司与中信集团实现战略重组。市属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全面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三县纳入“省直管县”财政试点范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结束,县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清理行政审批事项933项。建成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建成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企业技术中心8个,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1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企业列入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企业,市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有色金属特色产业基地和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4.68万下岗失业人员、1.73万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输转劳动力121.37万人次,人均年劳务收入6600元。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提高,会宁、靖远纳入新农保试点。城乡低保先后4次扩面提标,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由85元提高到125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由23元提高到72元,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3.9亿元。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易地搬迁等扶贫工程,贫困人口由36.34万减少到22.1万。社会事业及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累计145亿元。
--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有效解决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搭建政务服务平台,规范行政行为,废止规范性文件21件,审结行政复议案件218件。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示范社区4个。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一)立足农民增收。建成万亩高产示范片7个,粮食总产量达到71.33万吨。新建改建日光温室1万亩、塑料大棚0.6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22万吨;新建养殖小区56个,肉蛋奶产量达到13万吨。兴修梯田17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202平方公里,新建通乡油路70公里、村道通畅工程180公里。
二)围绕拉动增长。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完成二期土地整理,工业集中区一期、银东循环经济化工园、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建设进展顺利。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延长至2015年,安排资金2.53亿元。全市实施项目590个,同比增加98个,其中新开工330个,同比增加38个,完成投资195亿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工项目160个、竣工130个,完成投资60亿元。
三)提升工业经济。中材集团新型干法水泥一期工程、中科院超导变电站建成投运,银光公司万吨PC软件包完成开发,大象能源200吨磷酸铁锂项目试生产。稀土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颐通管业4万吨PE实壁管、宏达和广泰两个10万吨铝型材深加工等项目进展良好。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统一集团9万吨饮料、平川捡财塘风电二期、景泰红山风电场及上沙沃1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开工建设。实施了电解铝炭素系统、锌冶炼焙烧系统、铜冶炼渣改造等项目。有4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
四)依托旅游带动。黄河石林?”旅游形象广告亮相中央电视台,寿鹿山森林公园通过3A级旅游景区评审;水川湿地公园开工建设,长征胜利景园扩建一期工程竣工,新增“农家乐”示范村7个,全市接待游客超过2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新网工程”稳步推进,中石油成品油库改造完成,新改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230家、直营店和示范店50家。完成进出口总值9亿美元。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73亿元和233亿元。建立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加强市场供应和调节,价格总水平趋于稳定。
五)突出中心城区。预计年底主体竣工率61.2%棚户区改造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目标;改造农村危旧房1.6万户。改建新建市区道路12条,靖远黄河大桥至吴家川二级公路、营双高速景泰段进展顺利。完成大环境绿化1.8万亩、千村万户”绿化5.3万亩,全市造林32万亩。完成公司含砷废水治理和电收尘改造,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加紧实施。
六)强化民生保障。减免税收1.2亿元,发展私营企业777户。市儿童福利院建成,市救灾物资储备库等15个防灾减灾项目开工。2.3万“老工伤”纳入市级统筹管理,1.74万“家属工”参加养老保险,4.6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发放救灾、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资金4.4亿元。撤并中小学90所,新建校舍26万平方米,消除危房2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幼儿园13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各30个。成功举办省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和市第三届运动会。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覆盖率和药品零差销售率均达到100%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不断完善,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省市确定的惠民实事全部落实。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气象通讯、地震人防、方志档案、工商质监、残疾人事业等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肯定成绩的同时。主要是经济总量较小,结构性矛盾突出,初级产品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还没有破题,缺乏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城乡规划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食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较大,群众生活成本增加;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突出,社会管理亟待加强;一些政府部门及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干事创业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对此,必须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改革发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体会是
第一。理清发展思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立足全国、全省发展大背景,制定了多元支柱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资源扩张战略、技术提升战略和产业集群战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发展质量日益提升。
第二。赢得发展先机。突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面对资源枯竭的严峻形势,主动争取,进入了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和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加强衔接,争取实施了一批扩大内需项目;面对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发挥优势,争取国家将我市确定为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破解发展难题。以改革的眼光,用市场的办法,积极推进主体企业战略重组、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培育、旱作农业发展和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一些长期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第四。实现良性互动。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资金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五。促进和谐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解决就学、就医、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市人民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全力克服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市人大和市政协依法监督、民主监督的结果;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各派、人民团体、驻银部队、离退休老同志及各界人士出谋献策、积极帮助的结果。此,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参与、关心、支持建设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是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经济格局深入调整;国经济仍处于快速成长期,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增长动力充足。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家支持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和省委区域发展战略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三是市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竞争优势,主体企业摆脱困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同时,也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国内经济面临一系列两难问题和矛盾,周边地区发展竞争异常激烈。挑战中蕴含着机遇,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捕捉发展机遇,培育有利因素,把城市转型、循环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机结合,精心谋划,真抓实干,掌握发展主动权,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第七次党代会的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深入实施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率先、创新、绿色、和谐发展,全力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精心打造国家高新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努力把建成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城市、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部生态屏障和繁荣文明幸福城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打造有影响力的产业带和重点产业聚集区,力求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发展效益高于全省、发展质量优于全省。
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土地等优势,强化工业主导地位。立足能源资源基础。瞄准有发展基础和市场前景的终端产业,谋划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坚持“一区多园”用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一金字招牌,以兰白、刘白高速公路和黄河为轴线,以区、平川区和工业区为支点,构建300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打造产业聚集平台,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继续用足用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有色金属产业链,生产能力扩大到20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率达到40%以上;扩建TDI生产线,发展煤化工,开发双酚A新型涂料、煤制气等系列产品,形成化工产业集群;立足发展能源密集型产业,推进复合型能源基地建设,力争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80万千瓦,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拓展装备制造领域,壮大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有色、化工、陶瓷建材、农产品深加工等循环产业链,培育骨干企业35户、清洁生产企业50户,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循环经济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坚持服务骨干企业,注重培育“小巨人”企业,发展销售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6户,发展100亿元以上企业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0户。
创新农村经济活动组织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高效节水农业、旱作集雨农业、设施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以会宁为重点挖掘旱作农业潜力,全膜双垄沟播种植保持12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扶持发展玉米秸秆循环利用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达到500家以上,草食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建设50万亩枸杞、红枣、优质梨、文冠果等经济林基地。注重品牌培育,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以A级绿色认证产品为重点,打造国家级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要素市场。完善仓储、配送、信息等服务平台,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汽车商贸服务城,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0亿元。继续推进银企政企合作,吸引全国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市设立分支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完善社区肉菜市场、县乡农贸市场,培育放心粮油店,农家店覆盖所有乡镇和95%以上行政村。以打造5A级景区为目标,提升黄河石林和会师圣地两大品牌,改善交通设施条件,全面开发人文、自然风光资源,促进旅游业与文化等相关产业协调联动,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以上。
二)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努力增添发展动力。
以扩大投资为目标,坚持发展抓项目。以建立多元投资机制为导向。争取实施一批事关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性项目。重点抓好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型工业化项目;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设施项目;抓好投入量大、普惠性强的城镇化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00亿元以上。
完善乡镇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城投公司管理运行机制,注入经营性资产,为城市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鼓励全民创业,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全面落实税收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优惠政策。支持民间资本投向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扶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信息、会计、评估、法律、融资等服务体系建设。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本土人才创业,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激励企业家大胆创业、放手发展。
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着眼建设创新型城市。研发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快我市兆瓦级风电叶片、超导变电等10项行业代表技术产业化步伐,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以上。建设市科技馆,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力争70%以上规模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全社会研究试验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0%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并重。通信异城同网、城际公交互通、产业衔接互补、旅游联合开发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对接兰州新区开发,规划建设景泰正路工业区。推进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改造提升国道、省道干线公路;配合包兰线扩能改造、干武铁路二线景泰段等工程建设,争取至平凉铁路、红会支线铁路改扩建及延伸工程纳入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开发黄河航运航道148公里,实现境内全线通航。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深化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利用世行、亚行和各国政府贷款,拓展融资空间,加快建设兰白核心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三)着力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形成城乡互促互动发展格局。
明确城市定位,拓展城市空间。扩大城市规模。高度重视规划,融入更多地域特色和人文元素,努力建设科技引领、产业循环、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配套搞好城市水系规划,精心打造一批地标性建筑。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以发展50万城市人口为目标,以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契机,促进、平川两区对接,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细化街区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围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合理布局工业区、行政区、教科文卫区、物流商贸区和生活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功能区域。加快新老城区对接,完善城市路网和公用设施,全面改造城市出口路、打通城市环路,逐步消除城区断头路;推进银西片区主干道和新建街道综合管沟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和利用效率。加快老城区供水主管网、污水管网改造,增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置能力;对老城区水、电、暖、气进行分户改造,实现终端收费。加快新城区建设,突出行政人居、教育文化、商务会展等功能,完善供电、公交、通信等市政公用设施,增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位。以承办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为契机,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的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五城同创”活动,优化人居环境。
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的产业发展体系。把区、平川区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推进区,把县城和重点镇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力争三县县城人口达到30万人以上,每个县区建设1-2个5万人口的重点镇,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5%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农民向城市、小城镇、中心村集中,向二、三产业转移。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健全征地拆迁后续保障制度,确保被拆迁居民有产业、有物业、有就业、有保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六到农家”工程,搞好村庄规划和新农村示范片带建设。完善城乡综合交通网络,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多公里,加强城乡客运货运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四)着力构建“两型”社会。发展生态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做好全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深入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围绕建设中部生态屏障。谋划一批重大生态项目,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深入开展全民共建绿色家园活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启动实施华家岭百万亩云杉林等生态屏障工程,完成城区大环境绿化5万亩,建设农田防护林15万亩、绿色通道3500公里,全市实现造林16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左右。着眼宜居城市建设,构建以金沟绿化带、张家岭公园、银凤湖公园、银西生态园、银光公园、金鱼公园和平川中恒公园、大沙河综合治理为主体的城市中心湿地绿地水景体系,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推动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强化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重金属等重点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进有色金属冶炼灰渣、电厂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综合利用。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管理和循环利用,防止污染转移。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完善激励政策措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导向。开发应用减量化、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大力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推广高效节水农业,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废水回收利用力度,增加工业和生态用水。强化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富民促发展,以发展惠民生,造福群众中凝聚民心民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每个县区建成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健全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和应急救助体系。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到全市社区的30%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加快养老设施建设,促进养老模式多元化,确保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25张,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达到70%以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行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搞好整乡整村推进和片区开发,基本解决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以创业促就业,培训就业创业人员2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以上,下岗人员再就业2.25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150万人次。扩大“五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合法权益。
把公益性与经营性有机统一起来,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投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快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有线电视不能通达地区“户户通”工程,建设市县数字影院,建设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一院三馆”加快文化产业开发,积极发展群众性文艺社团和演艺团体,重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抢救,加强地方文化典籍整理,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力求形成一批历史文化、旅游文化和演艺文化品牌。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六大工程”全面消除D级危房。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成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保障各类人才需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新农合筹资标准人均达到300元。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实现“一县一中心”一村一场”目标。全力办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和省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
深化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三调”联动,畅通信访渠道,加强法律援助、培训和宣传,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自治功能,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和顺、民族团结。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成果。
六)着力转变职能。把为民作为第一宗旨,把廉洁作为第一形象,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认真执行人大决议。加强同政协、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继续完善议事规则,健全听证、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创新政府管理模式,推行网络问政。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坚决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
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建设效能政府。加强经济形势研判。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服务中实施管理,管理中体现服务。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和数字化管理,精简文件,压缩会议。建立健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事项定期协调制度,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跟踪督查制,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确保政令畅通。
抓住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环节,建设廉洁政府。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行政监察,加强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审计监督,围绕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等领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健全公务接待、车辆购置及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
三、年的政府工作
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年是新一届政府工作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今后五年全市工作总体部署,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财政收入略高于生产总值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在指标以内,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一)依托项目建设。
城市转型、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并举,完善发展规划。把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十二五”规划有机结合。完善生产力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园区发展规划编制。按照生产力布局规划,围绕“一区多园”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各园区发展方向和重点;按照产业规划,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理顺管理体制,加快园区开发。整合园区资源。突破行政区划,加强园区之间产业衔接互补,谋求更大范围的产业协作与集群。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亚行项目建设进度,加紧工业集中区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平川经济开发区扩园增容,抓好循环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稀土新材料和陶瓷建材等专业园区建设。对接兰白经济区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市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完成景泰正路工业区各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谋划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改进招商方式,推进产业链招商。把招商引资与发展产业集群相结合。推进以商招商,突出引进一批关联项目,推进资源深度开发和就地转化增值。加快企业重组联合,推动公司、聚银公司上市。把引资与引智结合,优化招商引资结构,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力争进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试点城市;发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组建国家光气化产品工程技术中心、省特种碳素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引进培养一批高素质产业技术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迈进。
加快87个续建项目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重点解决资金问题。完成投资70.02亿元。确保公司铜冶炼、锌冶炼,广泰、宏达10万吨铝型材,扎布耶锂业废渣综合利用,郝氏炭纤维节能复合材料,中电国际新能源20兆瓦光伏发电、华电景泰马昌山风电二期等72个项目年内建成;刘化集团25万吨硝基复合肥、寿鹿山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15个项目完成投资12.67亿元。二是重点解决征地拆迁问题,确保新开工142个项目,完成投资57.58亿元。力争靖煤集团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供电公司电网建设与改造、会宁西城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等63个项目竣工;开展资源勘查会战,查清矿产资源状况,抓好公司内蒙萤石矿开发、陕西和西藏等3家矿山收购,加快靖煤集团庆阳环县沙井子西、宁中煤炭资源基地及煤矿矿井建设。三是重点对接国家产业政策,落实项目前期经费,做好30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市热电联产、国家防灾减灾物流储备基地、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验示范区、至中川机场等级公路、境内等级公路改造升级等12个项目立项建设,完成投资100亿元;抓好华鹭铝业155千安培预焙槽产能置换、西部有色金属新材料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靖南峡水电站开发、亚行城市发展二期项目、沿黄快速通道、景泰至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等18个总投资过千亿元的项目前期协调、论证规划、立项争取工作。
坚持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认真执行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落实项目前期经费;严格落实周报、月报制度,及时公布进展情况;坚持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办公会、调度会和协调会,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二)突出特色资源。促进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推进基地规模扩张,加快沿黄灌区星火产业带、景泰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项目建设,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种植125万亩,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种植面积均达到1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示范田40万亩;以高原夏菜、反季节蔬菜为主,新建改建日光温室1万亩,建立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脱毒种薯覆盖率保持100%扶持规模养殖,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场)50个,全市牛饲养量达到15万头,羊饲养量达到360万只。推进标准化生产,完成测土配方施肥320万亩,新增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4个;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建成会宁县、靖远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站。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以上;每个县区建设1个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点,强化组织培训、示范引导、品牌带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好基层供销社建设,扶持建设三县农机专业经营市场,每个县区争取改造完善1-2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秸秆加工机械化,大幅提高秸秆利用率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农渠泵站改造,抓好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双永人畜饮水及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争取实施靖会工程甘沟延长段和兴电工程齐家大岘隧洞改建工程,争取靖会、兴电、大型泵站改造列入国家计划。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兴修梯田15万亩,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60户;新建农村公路400公里、通乡油路80公里;建成市物流中心、区城乡交通换乘站、景泰客货集散中心;加快会宁客运站、靖远客货运输集散中心、10个乡镇客运站和350个村级停靠点建设。
三)加大旅游开发。规划建设红军会宁烈士陵园,抓好黄河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谋划建设至石林高等级公路,建成矿山公园主体景区;推进“农家乐”建设,完善星级宾馆等旅游服务设施,抓好景区、旅行社、饭店评等晋级,建设市游客服务中心;开发陶瓷、铜艺、刺绣、蛋雕等文化产品,推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结合,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游客接待量超过336万人次、综合收入17亿元。完善商业网点,启动建设汽车商贸服务城,改建新建市区菜农直销暨蔬菜批发综合市场,规划建设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场,改建区元丰粮油批发市场,改造农家店200家。扩大消费需求,做好“家电下乡”工作,推进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示范工程,培育10个放心粮油示范店,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便民服务,促进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型消费。
四)坚持建管并重。突出水系规划,开展道路、供排水、供热供气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老城区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八号楼什字等城市节点、纺织路街道和王岘镇城中村改造、张家岭公园及金大沟绿化带修建性详细规划。抓好南环路、长安路两条新老城区通道建设,新建城区污泥处理工程,争取建设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和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老城区供水管网和分户供水供热改造,完成国道109线东出口改造,完成工农路、公园路、东山路、冶金路等4条道路改造及行道砖更换整修。完善新城区路网结构,新建改造诚信大道、靖远路、武川小区街坊路、大连路等10条道路。强化城市景观建设,完成银光公园改造、银凤湖公园建设;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加大社区庭院绿化力度,增加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结合棚户区建设,抓好黄茂井、东台、东星、红卫等城中村改造,新建村道4公里,建成16.18万平方米住宅楼主体及公共配套设施。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完善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
五)抓住关键环节。加快西北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固体废物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管理,全面完成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处置。淘汰落后工艺设施,控制分散热源建设。清查取缔饮用水源地排污口,完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标志设置,实施会宁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落实农村环境保护年度计划,完成“以奖促治”项目,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结合国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特色经济林10万亩、农田林网3万亩、城区及大环境绿化1.3万亩、绿色通道700公里、村屯绿化200个、庭院绿化示范5000户,完成造林绿化32万亩。
六)强化社会管理。深入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着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社会新经济组织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强化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和帮扶。发挥好法律服务专线作用,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做到应援尽援”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和定期接访制,认真办好每件信访案件,做到案结事了增强信访工作主动性,提高矛盾纠纷调处能力,排查隐患,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强互联网管理,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启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采集,逐步建立信用档案,促进诚信社会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餐饮服务许可证达100%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率县城以上达90%学校达100%药品生产企业基本药物抽验率达100%国家基本药物中标配送品种抽验率达30%以上。加强价格监管,完善物价补贴机制,畅通农产品供销渠道,整顿市场秩序,确保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制度、退出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保障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七)关注群众生活。设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000万元,完成就业培训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7万个,输转劳动力30万人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加大特困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救助力度。完成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坚持推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并重,新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学校30所,改造农村寄宿制初中30所、寄宿制小学15所,撤并农村中小学80所;扶持6所中等职业学校建设6个骨干专业,配套建设6个示范实训基地,公开招考职业技术教师60名;加快矿冶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农合筹资标准由每人230元提高到250元,推行新农合“一卡通”启动“一院三馆”建设,对全市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实施20户以下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实现各县区城区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覆盖,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4.9%抓好年鉴编纂工作,推进地方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启动迎接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系列活动,建成全民健身示范村15个、一村一场”体育设施30个。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1‰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根据财力实际,市政府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拟兴办13件惠民实事:1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发放小额担保创业贷款3亿元,完成创业培训3000人。2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和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补贴标准。3解决101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问题,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4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15所,50所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公开招考幼儿园教师140名。5对市区6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残疾人实行公交车票价五折优惠,所需资金由财政补贴。6对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及福利机构的水电暖燃气、有线电视安装实行半价收费。7对50-59岁妇女进行妇科病免费普查,对适龄儿童免费进行“六龄齿”窝沟封闭。8将当年新增农村二女节育户奖励储蓄标准由5400元提高到6000元。9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3410套,发放廉租住房补贴9490户。10启动市区478幢、17528户、118.31万平方米的老旧失管小区改造工作。11建成市老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12新建公共交通加气站,解决加气难问题。13实施张家岭公园改扩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