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技项目扶贫的调研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扶贫开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科技项目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科技项目扶贫效用,促进贫困地区改变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对科技项目扶贫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科技项目扶贫取得的主要成效
1、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农村产业层次和效益。我市科技项目扶贫大部分是围绕已经形成并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推广和普及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支持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去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村产业层次和经济效益。
2、通过引进农业新产品、新品种,开发利用本地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我市科技项目扶贫的特点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因地制宜,选择引进适合本地发展的新产品、新品种。这些项目投资相对不大,但通过引进示范,在转变观念、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调整生产结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3、通过科技项目的试点示范,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市实施科技项目扶贫为推广农村科技和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试点和示范效应,使广大贫困农民看到了效益,得到了实惠,激发了农民群众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学科技、用科技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崇尚科学、重视科技的意识普遍增强。我市科技项目扶贫每年培训农民XXXX多人次,通过科技项目扶贫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已成为农民群众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4、农村贫困状况继续缓解,部分农民已经脱贫。我市大力开展科技项目扶贫,提高了农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农村产业,增加了经济收入,使得农村贫困状况继续缓解,部分农民已经脱贫,奔上小康致富路。
二、科技项目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的科技项目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解决了农村的贫困情况,达到了科技项目扶贫工作的初衷与目的,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六点:
1、财政困难,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我市重点县、重点村和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实施整村推进战略,需要投入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战线长、数量多,所需投资大。科技项目扶贫由于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筹措配套资金困难,使一部分项目得不到后续扶持,推广普及能力有限,影响了项目效益的最大发挥。
2、部分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科技基础薄弱。部分农民群众由于长期贫困,思想意识落后,生产观念保守,这种心态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加大了扶贫开发的难度,导致技术推广难度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速度慢。
3、科技项目扶贫贴息贷款到户难。农行在乡镇的营业网点撤消后,农行以没有网点面对千家万户和贫困户抵押信誉低为由,拒绝向贫困户发放小额科技项目扶贫贴息贷款,出现了贷富不贷贫的现象,科技项目扶贫贴息贷款没有起到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温饱的作用。
4、科技承包服务机制有待继续完善。我市一方面在技术服务、引进创新、消化吸收以及利益机制等方面,技术单位、技术员和农户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弱化了项目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5、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我市山区和半山区面积大,山高坡陡,丘陵平坝面积小,土壤贫瘠,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无法形成规模经营,造成贫困山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商品经济不发达。不少贫困乡村农民群众闭关自守,缺乏开发资源、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信心。
6、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我市贫困农村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同时大部分企业规模小、装备差,龙头企业少,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带动能力弱,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贫困地区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三、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充分认识科技项目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性,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谋划和指导扶贫开发工作,把过去单纯追求数量扩大外延的增长方式,转变到扩大开发领域、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发挥科技项目在扶贫开发中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科技项目扶贫要与农村产业化结合,与整村推进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紧紧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生活、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科技项目,选择重点技术,把科技项目推广应用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实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提高种植、养殖水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重新认识区情乡情村情,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变劣势为优势,以增强扶贫开发的信心,激发农民群众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内在活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农田水利和农村公共设施,减少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因生态环境恶劣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而返贫,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做到科学规划,支持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贫困地区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科技项目扶贫必须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技术为主,辅之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引进的技术必须是符合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实用的、成熟的,广大贫困农民群众简单易学的综合配套技术或单项技术。因而在科技项目扶贫选项时,必须加强筛选和论证,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优势,注重科技的先导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提高扶贫项目、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主推的品种必须是主管业务部门认定的国家、省级的优良品种、优良畜禽,主推的技术必须是业务部门认定的在当地实践证明是处于领先的技术。通过做到科学规划,支持关键环节和重点技术,加大优良品种改良,种植、养殖技术及标准化生产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贫困地区形成主导产业及局部区域性有优势的产业,推进扶贫工作进一步发展。
3、建设扶贫推广体系,不断完善运作方式。要坚持以行政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推广机制。逐步建立专家咨询服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科技特派员,各类专业协会、农民技术员,生产一线农民四级推广服务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部门的专家,掌握着本行业最新信息、最新成果、最新技术,聘请他们作为顾问或技术指导,保证项目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基层技术人员包括县乡业务主管、技术推广部门,熟悉当地情况,熟悉基本的生产技术,是科技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民协会、农民技术员是直接为农民服务的组织或技术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农民和市场连接的纽带。创新科技推广运行机制,继续完善和推广科技项目双向承包、下派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可以承包推广生产技术,也可以对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进行技术总承包。不同层次的科技人员可以组成集团进行承包,也可以以科技人员个人承包。科技人员的收入与承包推广的项目效益挂钩,与职称评定挂钩,鼓励和探索科技推广有偿服务。倡导由科技人员牵头,积极支持组建协会、技术服务中心、农民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等,实行“公司+科技+基地+农户”,“协会+科技+基地+农户”等形式,搞好技术服务。要通过组建各产业专业协会,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解决市场信息滞后失真、资源分散、内部价格恶性竞争、技术经验分割等家庭作坊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能力。
4、加强试点示范,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发展需要,选择经济技术较好,具有带动作用的中心地带,建立科技示范园区。或以产业开发、重点推广的技术为主,建立示范点、示范村。依托科技项目的实施,以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园区为载体,整合技术,整合资金,整合力量,对产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集成推广。通过试点示范,创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要把示范点、示范村、示范园区建成对农民现场培训、传授技术的基地,使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力度。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农民群众的素质。提高农民群众的素质,是促进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教给农民实用技术,就等于给农民钱。因此,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着力抓好提高性和普及性培训。要发挥各级农业职业学校的作用,建立农村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对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新型农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对农技推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干部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掌握国内外本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紧密结合产业开发、扶贫项目的落实等,有针对性地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专题培训、现场示范等,掌握实用技术,学以致用。培训中要注意对农村发展大户、致富能人、专业协会负责人等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农技推广的带头人。
6、加大扶持力度,规范科技项目管理。扶贫开发工作是政府行为,因而科技项目扶贫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应加大对科技项目扶贫的投入,提高科技项目扶贫资金在扶贫资金中的比重。同时,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资金、民营企业、科技人员参与扶贫工作。科技扶贫资金可适当扶持各类技术服务协会、服务中心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科技项目扶贫的管理,积极探索推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招标、议标制,进行合同制管理。科技项目的督促检查等纳入正常扶贫年度总体考核之中,科技项目完成要进行验收,对实施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对在项目实施中有创新的,积极鼓励申报科研成果,促进成果的转化。
7、制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进而带动贫困户的发展。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科技水平,使其掌握一至二门致富技能。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引资和社会筹资为重要来源,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集中用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层次突破口来抓,对引进内、外资,按实到资金分别给予奖励。积极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安排专项资金,集中扶持和建设一批农产品基地,带动周围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8、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科技项目扶贫
要管理好科技项目扶贫工作,发挥科技项目扶贫工作实效,真正缓解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贫困情况,促进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了解科技项目扶贫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好科技项目扶贫工作。因此,要对科技项目扶贫工作情况建档立卡。要通过逐户摸底,了解每个科技项目扶贫工作的基本情况,把科技项目扶贫工作的立项、实施、成效,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及经验教训等一一登记造册,要达到到村有卡、乡有册、县有簿,并逐步实现动态管理。在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科技项目扶贫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下定决心把工作落到实处,把该建的档建起来,把该立的卡立起来,要保证建档立卡工作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充分发挥建档立卡工作在科技项目扶贫工作的作用。要保证建档立卡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只有做到正确、科学,不存在纰漏和虚假,才能掌握科技项目扶贫的真实情况,才能提高各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才能正确地评价科技项目扶贫工作的成效,使科技项目扶贫最大地发挥作用。要设立专人管理科技项目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及时补充、完善科技项目扶贫档卡内容,真正做到动态管理,为上级领导开展科技项目扶贫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