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牧局蹲点服务调研报告5篇范文

农牧局蹲点服务调研报告5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牧局蹲点服务调研报告5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牧局蹲点服务调研报告5篇

第一篇

按照全县《关于开展“蹲点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负责镇村的蹲点服务。2014年3月28日起,我们一组2人到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深入农户促膝谈心、与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座谈交流等方式,就该村基本现状、经济发展情况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该村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2公里。辖1个自然村,全村52户,250口人。耕地面积495亩,全部是旱地。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该村地处深山区,以沟道而居,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土地瘠薄,耕地地块零散、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差,仍然是畜力耕种,靠天吃饭。无霜期125天左右,主要种植的作物品种有:玉米、高粱、谷子、豆类、山药,大部分壮劳力都外出务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该村很多民房仍为砖石或土木结构老房,部分房屋已年久失修严重变形,没有一条整齐的、硬化的街道,村庄更没有公共照明设施。

二是农民文化水平低。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接受农业科技的渠道少、速度慢。

三是通过对郭树先、王来、等20户农户的走访调研,他们普遍反映就医不方便,村里虽然设了卫生室但是没有配备医生,看病得雇车到镇里,尤其是老年人,儿女不在身边,雇车又贵,往往有病不到万不得已就拖着。

四是农村医疗保险金低。

三、思考与探讨

通过蹲点调研,在对该村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就发展思路问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当前,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迫切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房屋、院落、街道进行必然的修缮和改造,以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期望借助政策性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灵活发展以户为单位的养殖业,尽快帮助农民致富。如果从该村人均收入结构上看,要在种植业和其它收入上有更大突破是非常困难的,要想脱贫致富,该村的突破口就是发展养殖业。依靠该村丰富的草场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再加上当地农民有养殖经验,发展养殖业有一定的优势。

(三)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我局农民培训的部门优势,整合现有技术力量和培训设施,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加大力度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尽快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第二篇

按照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主题月活动的要求,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办深入基层,通过采取个别访谈、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蹲点调研活动。现将蹲点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建设

按照市“蹲点服务”行动安排,我办“蹲点服务”联系点为后城镇6个行政村。总共分六组,一组由局长任组长,农业办农技(机)推广中心主任等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村;二组由副主任组长,农机股股长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三组由副主任任组长,农广校校长等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村;四组由副主任科员殷建平任组长,人事劳资股股长姚月霞等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村;五组由副主任科员王义廷任组长,新能源工作站主任郭文虎等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马家窑村;六组由副主任科员郭建爱任组长,推广站站长王有军等同志任成员,联系村为陈台子村。

二、村情概况

村位于后城镇西北部,距镇政府23公里。辖4个自然村,全村223户,594口人,其中党员46名.耕地面积31公顷,2013年粮食总产量119吨,同比增长17.8%.鲜果产量1吨.全村经济总收入323万元,同比减少19%;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民来源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群众素质整体较高,该村无任何等邪教组织。

三、调研情况

2014年3月31日起,局长田晓利同志率其成员深入后城镇村进行蹲点调研。为做好对对帮扶工作,田局长积极与村书记沟通,结合当前实际,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在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中,田局长先后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查找问题;并与“两委”班子一起入户走访、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这些贫困户、致富户都是我们现实中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意外致贫、因病致贫、学生供养致贫,还是其它原因的致贫,都各有不同的心声。对于无劳动力、有心无力改变现状的贫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希望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把触角触及到这些角落;对于致富户,他们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或者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更有效率、从不同程度上帮助他们。调研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300份联系卡,张贴并发放明白纸,向村民们宣讲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宣讲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征求了村民对农业办及局领导班子在“四风”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了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深刻体验了农民兄弟的冷暖疾苦。通过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对群众所反映的民情、民意需求进行了梳理,情况如下:

一是老百姓得病后就医难;二是目前该村人畜饮水困难,急需打一眼机井;三是该村道路还是土路,特别不整齐,出行不便,急需硬化街道;四是农民朋友们的种植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希望我办以后多给他们做农业技术指导培训;五是给困难户一些生活上的救助。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根据调研情况,我办积极谋划,为村办一些实事。

一是坚持多措并举,提高村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帮助村委会健全村民档案。二是组织召开现场培训会,积极组织村党员干部学习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三是派我办资深农业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为老百姓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四是紧紧抓住市、县两级帮扶的大好时机,继续发展好养殖业和种植业。五是大力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六是为致富户提供信息服务,帮扶10户贫困户。七是协同相关部门为该村解决当前存在困难,如就医难、急需打机井一眼、硬化该村道路等。八是广泛征求村党员群众对农业部门的意见建议。

第三篇

按照全县《关于开展“蹲点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局积极组织蹲点干部深入联系点开展了蹲点服务工作。2014年3月31日起,我们一组3人到镇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深入农户谈心、与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座谈交流等方式,就该村基本现状、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该村的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35公里。辖2个自然村,全村70户,186口人。耕地面积504亩,全部是旱地。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该村地处深山区,以沟道而居,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土地瘠薄,耕地地块零散、面积小,农业生产条件差,仍然是畜力耕种,靠天吃饭。无霜期125天左右,主要种植的作物品种有:玉米、高粱、谷子、豆类、山药,以玉米为大庄,正常年景玉米产量仅为600-700斤。在家农户主要依靠种地为生,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家养大牲畜较少,生活十分清贫。家里有孩子在外上学等开销较大的农户只能外出务工补贴家用,没有劳动能力外出的则会导致贫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该村很多民房仍为砖石或土木结构老房,部分房屋已年久失修严重变形,没有一条整齐的、硬化的街道,村庄更没有公共照明设施。由于村集体没有收人,村民没有有效增收途径,村内基础设施非常不完善。目前该村围墙坍塌、断壁残垣、私搭乱建的圈舍随处可见,垃圾、柴草乱堆,严重影响村庄环境。村公共文化设施、农田水利设施没有。

二是农民文化水平低。目前,多数年轻力壮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是妇女和老人。他们文化水平偏低,接受农业科技的渠道少、速度慢。

三、思考与探讨

通过蹲点调研,对村的村情民意有了基本了解,目前,村民仍然保持者山区农民淳朴、正直、善良、勤劳的民风。但是,村民对靠自身努力并借助必要的外部支持,尽快地改善生产生活状况的希望十分迫切。也对我们的蹲点服务抱有极大得热情和期待。

通过调查感觉到,相对于落后、偏远地区的农村而言,我们的农业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的机制性、整体性功能尚显不足,对推动落后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不够显著。

在对该村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就发展思路问题也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当前,群众反映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迫切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房屋、院落、街道进行必然的修缮和改造,以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期望借助政策性资金支持和技术帮助,灵活发展以户为单位的养殖业,尽快帮助农民致富。如果从该村人均收入结构上看,要在种植业和其它收入上有更大突破是非常困难的,要想脱贫致富,该村的突破口就是发展养殖业。依靠该村丰富的草场资源、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再加上当地农民有养殖经验,发展养殖业有一定的优势。

(三)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我局农民培训的部门优势,整合现有技术力量和培训设施,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加大力度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四篇

按照全县《关于开展“蹲点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我办积极组织蹲点干部深入联系点开展了蹲点服务工作。2014年3月31日起,我们一组2人到镇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深入农户谈心、与村干部和部分党员座谈交流等方式,就该村基本现状、经济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该村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25公里。辖4个自然村,59户,112人,耕地面积45公顷,2013年粮食总产量149吨,农民收入较低,主要靠种地为主,养殖为辅。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交通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村的街道至今未硬化,没有经济能力进行修建,群众生产、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制约,群众的呼声较大。村吃水困难问题很大,急需解决,我办将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为群众解决难题。

二是农村群众综合素质较低。一直以来大多数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观念陈旧,技术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现在许多生产仍局限于传统的老旧种植模式,大大影响群众的增收,大部分群众期盼政府能加强技术培训和新兴产业的推广。

三是个别惠农项目很难落实。由于这些村地处偏僻,人口较少,靠上面发的那点补助,无法保证自己的生活,养活不了自己,因此村上有从医经验的村民宁愿出门打工也不愿意留在村里。由于上述原因而外面的医生又不愿意到村里工作,导致当地群众看病难。

三、思考与探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务实、清廉、为民的服务宗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困难,狠抓产业发展,密切干群关系,营造和谐民情。对今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如下一些建议:

(一)注重作风建设,进一步理顺干群关系

一是要继续深化镇村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今后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强抓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到农村,深入到农户,讲解国家新政策,推广农业新技术,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了解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二是坚持多措并举,提高镇村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要通过交流会、现场培训会等方式办法,积极组织村党员干部学习粮食作物、中药材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农业新技术,不断充实党员领导干部指导群众工作的知识储备;要坚持实施“一线工作法”、包村蹲点,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指导服务群众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要积极探索创新,切实保障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效能。党员领导干部好不好,干的怎么样,往往群众说了不算,上面说了算、党组织内部说了算。今后,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型考核问责体系,将党员干部纳入群众考核问责机制,让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进一步理顺干群关系。

(二)重抓办实事,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今后,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抓基层党建,促农村文化繁荣”为主题,大力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让更多的村民积极主动参与进来。根据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规划,逐年量化分类推进,使该村的各项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狠抓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牢固干群关系

要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增收,一是要统筹兼顾,争取银行、信用社的支持以及寻求企业的合作,引导群众回乡就业、创业,让想搞种养殖的村民都能搞得起,逐步带领群众靠产业致富。组织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到经济产业发展好的地方学习好经验、新技术,带动全村村民发展产业,共同致富。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保持清廉本色,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要以好的作风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讲求实效、分类指导和领导带头的原则,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上取得实效。

第五篇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镇东北部,距镇政府10公里。辖三个自然村,55户,176人,有三分之一人在外打工。耕地面积340亩,均为旱地,退耕还林地50亩。有牛50头,羊1000只,主要收入靠种地为主,养殖为辅。

二、六项任务开展情况

一是深入到农户当中,了解体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村地处深山区,耕地面积小,没有水利设施,基本靠天吃饭,生产条件极差,农业收入较低,2013年人均收入3500元,生活较为困苦。

二是指导活动,召开了在家党员、干部、群众等参加的座谈会,学习了群众路线有关文件,并征求了群众意见,查找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了整改方案。

三是针对村落后的生产生活状况,帮助村支部理清发展思路,谋划主导产业。今后要结合农业局部门优势,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从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转变,适度发展设施农业和设施养殖,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出率和收入率。

四是听取意见,帮建组织。全村共有党员20名,村组织健全,只是外出打工较多,在家的也以老弱病残为多。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明显。建议今后要加大组织发展力度,将种植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特培养、吸收到党员队伍里来,特别是要动员在外打工的成功人回乡,带领大家致富创业。

五是确定了联系户。根据村两委推荐和群众建议,确定了李殿瑛等10户贫困户和胡佃清等10户致富能手做为联系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