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核桃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带着两会精神,我们深入到各乡镇、林场进行了调研,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适合需要的生态环境好、经济效益高、强区富民相结合的科学道路”,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实际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林区有很多优势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亮点,比如核桃、板粟、蜂蜜、土鸡、中药材、野菜、特种动物养殖等等。特别是核桃产业,是非常适宜在我区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是旅农林产业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我区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我区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但主要是局限于农户房前屋后、田边地头零星散植,不成规模,老百姓常常当野果对待,望天收、产量少,自种自食,商品量小。目前全区核桃种植面积16429亩,产量约393.885吨,产值约787.77万元。其中原有老基地8916亩,占54.27%,年产380.19吨,产值760.38万元,占96.53%;近十年来新发展核桃基地7513亩,占45.73%,年产13.695吨,产植27.39万元,占3.47%。由此可见,我区核桃产业发展缓慢,现在的核桃收益主要靠吃老本,后劲严重不足。
二、对核桃产业要重新认识
长期以来,农民由于得不到科学指导,把种植核桃树与一般的绿化树同样对待、同样管理,加上盲目引种,造成品种不优、成活率低、挂果率低等众多问题,导致很多群众种植核桃失败,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另有少数家庭经济意识较差,认为种核桃是政府的事,给钱就种,没钱就不动,种了也不管死活,“等靠要”的思想十分突出,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核桃树只能栽在田里,否则就不会结果(其实田也是荒地变成的,关键是要把里面的作物当庄稼对待,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是自然规律)。这些认识上的差距,严重阻碍了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今,在具有得天独厚生态条件的,在旅游蓬勃发展已形成巨大市场的今天,“核桃产业”至今未能形成旅游商品并成为支柱产业,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对核桃这一传统产业进行再认识。
(一)核桃树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摇钱树”。我区1500米以下的地方都有核桃分部,通过不完全统计,区内可栽核桃的面积至少有40万亩,每亩产值按5000元计算,年产值可达20亿元,是当前全区总产值的三倍。如果将漫山遍野的野生核桃改造嫁接,能很快形成产业基地,其规模效益会更加理想。红坪镇塔坪村二组村民屈万全,家有80棵核桃树,每年收入5万多元,木鱼镇青天村王尚学,家有近20棵老核桃树,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宋洛乡后山坪村有种核桃的传统,现在每家每户每年的核桃收入都在万元左右。
(二)核桃树是荫及后代的“子孙树”。选择优质品种嫁接的核桃树生长迅速,头三年林粮、林菜、林烟、林药间作,农民不减收,其后继续间作,彼减此长,五至六年进入成果期,仍可矮杆间作,逐步替代,其受益期高达50年,丰产期达30年,可谓“一代栽树,荫及子孙”。同时还可以大量地节约劳动力,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核桃树是建设美好家园的“风景树”。“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景中”这是核桃产区村庄建设的真实写照。核桃树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在坡耕地、二荒地、次生林地种植,可有效保水固土,改善生态;一旦尝到种植核桃的甜头后,老百姓就会变被动植树为主动植树,房前屋后、道路两旁、能种上的都会种上,通过这样大量种植,可明显增加森林覆盖率,有效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能有效根治山上的“天窗”和“牛皮癣”因此,大力发展核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村容整洁,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想选择,同时又是与我区龙头产业?旅游最佳结合,相互促进的产业。
(四)核桃树是林区经济发展的“招财树”。核桃浑身都是宝,其仁食用价值高,是绿色无公害食品;其夹可入药;其皮和叶可制染料;其壳可加工成工艺品,压成优质红木板,还可生产活性炭。此外,核桃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大量种植风险较低,是出口创汇的好产品,如果形成较大规模之后,其产业链做粗做长的潜力十分巨大。
三、对核桃产业要科学定位
要将核桃这一产业做大做强,把建成全国知名的核桃产业区,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科学定位,即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生态立区、特色强区之路,用现代林业和现代农业的理念发展核桃产业,高水平、标准化推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把核桃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及旅游商品的第一生产车间来建。
(一)科学规划,统一布局。核桃必须在最佳适宜区域发展,实行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建园。既要充分发挥房前屋后、田边地角、荒山老林田多地广的优势,见缝插针式地发展;又要推行“基地+农户+协会+工厂”的产业发展模式,舍得拿好田出来种植。既要发动千家万户,又要抓好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人有百株、组(站)有百亩、村(所)有千亩、乡有万亩”的基地目标。我们要以建立支柱产业、打造优质品牌、建设享誉国内外核桃之乡的气魄和胆识,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实质性、根本性调整,真正把核桃这一支柱产业发展起来。
(二)科学选种,自育自栽。百年大树,种苗为先。发展核桃产业,种苗关是基础。种庄稼如果种子出了问题,影响是一季或一年,种核桃如果品种出了问题,影响的少则五年六年,多则今后几十年,所以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发展核桃产业的关键所在。在核桃产业发展中,我们要坚决杜绝过去贩子高价调进的劣质苗、天南海北采购的杂牌苗和无牌苗;要结合我区不同的海拔气候、不同的土壤条件认真地调查研究,请专家教授来帮助选择育苗;要结合本地实际,根据立地条件,走“千家万户育苗,全区统一指导嫁接”的路子。我区的薄壳核桃有一定的优势,千百年的实践证明,它们是最适合在我区生长的品种,要加强保护,形成采穗圃,适度引进新品种进行杂交嫁接,取长补短,建立自己的种苗基地。这样才能保证种苗的供给、纯度、品质、成活率和适应性,最有效的防止外地病虫害侵入,同时还可节约大量的种苗费(现在外购苗价每株在15元之上,自育价在4元以内),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种植,规范管理。我们要坚决改掉过去的“三个一”的做法:即一锄土、一棵苗、一脚踩。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做到以下“十二个一”即选好一块好地、挖好一个大窝(一米见方)、施放一筐农肥(25公斤)、使用一株优质苗、浇好一担定根水、盖好一块薄膜(保水保湿)、做好一个护笼(对田边路旁的保护)、制订一套完善的间作措施、一年一次追肥、一年一次防病防虫、一年一次放水(结果期)、一年一次整形修剪。核桃栽植的密度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大田以每亩11棵为宜,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实行矮杆作业,其他地方可见缝插针,高度可灵活确定,但不能太高,确保丰产高产。对于低产的老核桃树要进行技术改造,实行高枝换接,整形换装,就医施肥,使其青春焕发,贡献倍增。
(四)科学间作,以种代抚。优化种植模式,合理间作、立体种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这是农民接受并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关键所在,也是核桃种管结合、适时抚育、集约经营的最佳选择。“三分栽树,七分管理”,合理间作的过程既是对核桃树抚育的过程,也是保证农民在核桃树栽植早期仍有稳定收入的生产活动。我们要大力推行林苞、林豆、林薯、林烟、林药、林菜、林鸡等立体种植模式,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种植积极性,确保这一产业快速发展。
四、要义无反顾的加快发展核桃产业
现在全省各地林业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你追我赶、比质比效的态势,与我区临近的兴山县和保康县均计划在近几年把核桃产业发展到30万亩的规模,周边房县、郧县、竹山竹溪等地每年也都是以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核桃基地发展,而且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苗圃基地、示范基地、技术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核桃产业发展上,正如朱区长在人大报告中分析的那样,“放眼全省市州和周边县市,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当前形势逼人,催人奋进,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的加快核桃产业的发展。
(一)要成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政府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办公室,主要搞好组织协调、规划设计、技术培训和服务。特别要在培养人才队伍上舍得投入,肯下功夫,如育种、采穗、嫁接、放水、修枝整形、防病治虫等方面要有一批熟练的技术骨干。
(二)要加大核桃种植的宣传力度
要树立“一大产业就是一次革命“的理念,大张旗鼓地宣传发展核桃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引导群众算好效益对比帐:众所周知,传统农业一亩地最多产值500-600元,扣除生产成本所剩无几,但种核桃一般亩产5000-6000元,而且投资少,劳动强度低,立体种植前期基本不减收,同时还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在宣传中,我们尤其要重点宣传核桃产业广阔的市场前景,要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引导,真正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成为广大群众的共识,千家万户都来抓发展。
(三)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支持
积极鼓励、扶持和动员农户利用适宜土地、林地(在保护现有林木的基础上)大规模种植核桃,鼓励个人、集体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以联营、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核桃产业,鼓励和支持个体经营企业参与核桃产业发展,允许干部职工和国家集体单位与村组农户、林场护林员联合发展核桃基地。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项目支持,将现有退耕还林、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以工代赈、产业抚贫、产业移民、水土保持等一系列植树造林项目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实行以奖代补,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家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要实行区直机关包村,领导包户的办法,把核桃产业发展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和办法,切实把工作做实,把产业做大,将核桃产业打造成我区旅农林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