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外地工业园区发展现状调研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深入解放思想,掀起投资热潮,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动员会”的精神,结合市人大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安排,5月25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有关工委负责人,赴省市科技产业园和市出口加工区,就加快园区经济发展进行了专题学习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外地园区的基本情况
(一)科技产业园。该科技产业园是年11月批准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处于经济走廊中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园区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是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保持良好的区域。截至年底,共引进创新型科技企业290家,其中世界500强9家,跨国公司18家,总部型研发型大中型企业86家,国家级、省级大中型研发机构32家,中小科技开发企业148家,其中包括华为、中国无线、易事特等知名企业。年园区工业生产总值135亿元,税收总额13亿元。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9.8亿元。初步实现了市通过创办该园区加快全市产业升级、推进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图,该园区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出口加工区。该园区于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年4月正式运作,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最靠近国家的出口加工区,也是广西唯一的出口加工区。园区位于市西侧,距市中心仅2公里,城市功能配套齐全,周边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和万吨级港口为加工贸易发展提供了快捷的交通运输平台。该园区现有企业18家,其中13家为外商投资企业。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亿美元,其中,耗能低、污染小、价值高的机电产品占了年进出口总值的98.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亿美元,一举跃居中西部(含东北)地区18个出口加工区的第2位。
二、外地园区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解放思想是园区发展的前提。考察地园区无论是上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管委会干部职工及属地群众,上上下下的思想非常开明。他们对客商提出的要求、园区新的创新举措,都能从不同角度寻求能办的理由和支持的办法。市政府大胆投资33亿元,将7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土地一次性全部,居民成建制异地安置。高起点招商,入驻企业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高标准建设,整个园区建设得宛如大公园。其职能部门围绕“亲商、安商、富商”,遵循“程序服从效率、规矩服务效果”的原则,大多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模式,先建厂后补办相关手续,突破条条框框限制,真诚地为企业服务,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环境。
(二)创新体制机制是园区发展的动力。在政策优势日渐退化的今天,体制优势成为了园区最大优势。两地都能遵循开明开放、共建共荣的理念,针对各个时段的特点,不断推进园区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沿海发达地方的园区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开发区直接管村(居),配备各职能局,整体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第二种模式:由园区托管村过渡到成建制托管乡镇,其征地、拆迁等社会事务交由乡镇政府负责,市区部门安排、布置、检查社会事务直达乡镇,园区管委会只负责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园区对各镇实行人、财、物的统一领导与调配。江浙和珠三角地区有部分的开发区是这种模式。第三种模式:迁出开发区所有农民,集中还建,设立管委会管理。如开发区就实现了72平方公里范围无镇村、无农民。
(三)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是园区发展的关键。各园区牢固树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的理念,面向企业与市场接轨,以客商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全力以赴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科技产业园建有高规格的“一站式”办事服务大厅,实行职能部门合署办公,立足提高效率、效能,再造服务流程,缩短办结周期,做到了“审批程序零障碍、上门服务零距离、优质服务零投诉”,不允许对客商提出的要求说不,只能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提出“企业为大,服务为先”,“服务是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用真诚打动客商,使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四)高标准规划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龙头。园区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各地园区都注重着眼长远、超前思维,高点定位、科学规划,规模化开发,层次化跟进,发挥土地资源价值,提高城市化水准。科技产业园区合理设置功能分区,从北到南依次建立总部研发区和城市中心区、文化教育区、大项目聚集区、商务区和生态旅游区等六大区域,配套完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餐饮服务、邮电通讯等服务体系。
(五)投融资平台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重点。各园区都把解决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作为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都成立了各自的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融资投资载体,直接与国家的各类政策性银行对接,实行银行贷款、举债开发。如投资公司与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了30亿元的制造产业支持基金,该基金首期为5亿元,是第一家由政府控股企业作为牵头发起人参与直接发起设立的公司型基金,一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企业进行整合,提高了企业的质量和竞争力。
(六)维护农民利益是园区持续发展的保证。各地园区都把利民富民工程建设摆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实行土地征用与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同步跟进,编织了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各地园区都注重将发展的成果惠及老百姓,很少出现上访现象,做到了凝聚人心、稳定一方,促进了园区大发展。
三、关于我市“打造工业园区新优势、推进园区经济大发展”的建议
早日建成中部强市,奋力跻身全国百强,把一个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带向未来,是全市各级党委与政府的艰巨任务和崇高使命。园区经济是市域经济的重中之重,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中部强市的客观需要。当前,我们正处在金融危机推动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也处在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期。全市上下务必顺应时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园区主体地位,打造新的发展优势,为我市的项目建设和投资热潮筑好平台,努力推进园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打造园区发展的新优势。
1、破除“求稳守摊、小进则满”的思想障碍,树立和强化“敢试敢闯、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观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主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特色比较突出,园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为新形势下推进园区经济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市园区与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实地调研与考察对比,我市园区最大的实际是:思想解放不够,体制机制不活,建设标准不高,软硬环境不优,增长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全市上下对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努力克服因循守旧、不敢突破的求稳守摊思想,克服满足成绩、盲目乐观的小进则满思想,要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敢思敢想,敢试敢闯,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再创体制机制优势,在挑战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加快发展。为此,我们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整合园区资源、推进集群发展,实行政策倾斜、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建设标准、优化园区环境作为园区基础工作的重中之重,下大决心始终抓住不放,力求通过改革创新实现重点突破。
2、破除“各自为阵,小打小闹”的思想障碍,树立和强化“整合优势资源,壮大园区规模,推进集群发展”的观念。我市“三区三园”的布局过于分散,特别是、园林两个经济开发区规模偏小,预留发展空间十分有限,既不利在全省同类园区中争地位、争项目、树形象,也严重制约着主导产业的聚集和关联企业的集群发展。要强化、园林两个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地位,通过资源整合及有效利用,解决开发区用地不足等突出矛盾,组建具有适度规模的经济开发区,为产业聚集和企业集群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园区的项目承接力和增值转化力。
3、破除“一视同仁,平行推进”的思想障碍,树立和强化“经济建设是中心、园区发展是重心,园区就是特区”的观念。园区经济占据市域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管理繁杂,后劲不足。要把有限的政策、项目、资金、干部人才等资源向园区倾斜,在园区建立具有明显优势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真正突出园区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搞平行推进,并不是忽视其他地方的发展,降低工作标准和要求,而是要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有限的资源抓住园区这个重点,在园区取消一切加重负担、有名无实的达标升级和“争先创优”,取消一切不必要的会议、培训、检查、评比或应酬。
4、破除“传统园区、工厂园区”的思想障碍,树立和强化“生态园区、现代园区”的观念。要摆脱当前园区硬件简单、功能单一的现状。以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型园区为目标,以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展现绿化美化为载体,高起点规划园区,高水平建设园区,高品位促进园区发展。
(二)以整合资源为手段,着力打造集群发展的新优势。
1、拓展园林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结合我市园区现有规划,把园林经济开发区和总口工业园予以合并,既符合发展需要,又极具可操作性。园林、总口两个园区用地规划面积为35平方公里,合并后不需改变现有土地使用规划。整合后的园林经济开发区可迅速启动一期开发,一期开发面积为10平方公里以上,具体组成为:园林工业园5.26平方公里;工业园5平方公里,即东起监路以东1千米。其间涉迁农户742户(园林432户、310户)。新开发区在汉宜高速公路两侧铺展,园林与两个区域之间形成三纵连接,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由于工业园5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已调整到位,加之两个园区有着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入园企业,拆迁农户不多,将两个园区合并有着较好的现实基础。两园区合并,一是拓展了园林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空间,可有效解决园林经济开发区用地紧张的突出矛盾(园林工业园土地多为基本农田,入园企业无法办证);二是利用“园林经济开发区”的牌子,可顺利解决总口工业园机构设置的障碍;三是为我市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工业园区、促进企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如果上述思路可行,建议在及时制订完成园区详规的基础上,迅速启动迁村腾地和农民安置区建设,抢抓现有政策机遇,为园区集群化、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2、壮大经济开发区发展块头。经济开发区现有的工业预留地已十分有限,等企业扩规和新企业入园已基本无地可征。要积极整合开发区周边资源,壮大发展块头,树立起经济开发区的龙头地位。推进经济开发区向两翼发展,将王场汉江精细化工园设立为“区中园”,同时把开发区拟东扩的村划至经济开发区,由开发区管委会实行统一管理。对于在原辖区入园企业的税收可以按比例实行分成。通过扩张,从而在我市北部形成汉江沿岸化工产业带。
(三)以完善功能为载体,着力打造现代园区的新优势。
园区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品位。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认为新兴园区必须具有现代气息,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配套功能。对此我们建议拟新组建的园林经济开发区,不仅要建成市域经济的亮点,也要成为城市建设的亮点。
1、强化园区生态建设。要对新组建的园林经济开发区的生态建设制订一个详规加以指导。一要加大园区生态绿化建设力度。园林、两个工业园的结合部位横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高压电网,要把这一结合部位作为园区生态绿化的核心进行规划建设。要加大园区道路、河渠绿化建设力度,园区内所有道路、河渠必须高标准进行绿化,尤其是园区内主要道路要实现宽幅绿化。同时要提升绿化水平,园区内树木花草的选择、搭配、修整等都要体现专业水平。二要坚守环保门槛。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严格规划环评,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能源,实现达标排放,加强大气、水体、生态等环境要素保护,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努力建设“生态环保、资源集约”的工业园区。
2、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要高起点规划园区,高标准执行规划。一要实行功能分区。科学合理地设计工业生产区、生活服务区、居民安置示范区。二要组织编制道路、给排水、电力、燃气、通信、消防等专项规划,并实现所有网线一律统筹规划入地下管道。三要注重外观设计,园区建筑风格、主要色调和外观形象都要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四要有序推进学校、医院、超市、物流、宾馆酒店、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
(四)以扩权强区为目标,着力打造体制机制的新优势。要本着有利于开发区发展的原则,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开发区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文件精神,明确开发区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可直接享有的权限,进一步赋予开发区更多的发展自主权,重塑开发区新的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
1、增强统筹能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园林两个经济开发区一直沿用原来“政区合一”的管理模式,开发区既要承担发展的任务,又要承担辖区社会事务管理责任,导致开发区干部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协调化解诸多矛盾上,招商引资力不从心,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同时由于开发区权责利不明确,职权弱化,也影响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增强开发区统筹发展的能力,首先要突破体制束缚。一是要积极探索开发区的管理模式。新组建的园林经济开发区可实行相对独立运行的封闭管理模式,即成立独立的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管委会只负责招商引资、投资建设和园区经济发展,税收上与原辖区实行比例分成;其征地、拆迁、计生、综治等社会事务交由镇处场政府负责,市直部门安排检查社会事务直达镇处场,使开发区管委会能够集中精力抓好园区建设与发展。对经济开发区可在现行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加强园区经济发展专班,负责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招商引资等实行公司化运作,推动开发区快速发展。同时,授权给园区内设的社会事务局,对区内农村经济、教科文卫、计生、综治、民政优抚、拆迁安置等所有社会事务全权负责,不再牵扯经济发展专班的精力。二是提高行政级别,配强领导,增强开发区的协调能力。借鉴天门、宁波等地的做法,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兼任开发区工委书记。三是赋予开发区相应的领导决策权。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赋予开发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经济和行政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与统一管理。四是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要建立“支持开发区建设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听取开发区发展情况,研究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建立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开发区重大项目会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2、扩大管理服务权限,推进行政审批体制创新。就经济开发区而言,市委市政府年出台文件规定开发区具有项目审批权、规划建设管理权、土地管理权、财政管理权、人事管理权和政策处理权等权限,但这些权限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或根本没有落实,致使开发区项目服务中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在、园林两个开发区真正落实扩权措施,一要保证应有的机构设置及时到位。市直部门派驻机构的干部要配专配强,确保审批的质量与效率。二要坚持对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市直部门对开发区的履职行为由开发区管委会或派驻机构实行。三要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作用,真正形成“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的运行机制。开发区对项目审批、规划选址、征地、工商执照、信息咨询等为投资者做好全程服务,从而形成规范、统一、便捷、透明的行政管理环境。
3、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尽管市委市政府已明文规定在开发区组建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但由于开发区缺乏专业人才和运作资金,两个公司一直没有成立。要破解开发区投融资难题,加快平台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及时扶持组建开发区投资开发公司。借鉴外地经验,建议实行“政企合一”的平台模式,即在开发区管委会的基础上成立开发区投资开发公司,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行政体制与公司体制的融合。投资公司负责管理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经营,负责开发融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及物业管理。同时,针对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开发行)能提供中长期大额贷款的优势,认真制定融资规划和模式,精心包装,寻求支持。
4、实行政策倾斜,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年市政府在经济开发区实行了“核定收支基数,税种比例共享”的财政管理体制,为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力保障,但随着原有优惠措施的取消和偿债负担,开发区的财政压力仍然较大。为体现“园区优先”的原则,对、园林两个开发区的财政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一要按照“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激活园区优先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独立财政核算体制,调动开发区发展的积极性。二要增强开发区自我壮大的能力。可考虑在保证市与区现有存量和利益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以年为基数确定两者财政分配关系,从下一年度起,对开发区新增财政收入除中央和省级分成外,原则上全部留开发区,3年以后按照倾斜开发区的比例在市与区之间分成,促进其加快发展。
(五)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着力打造和谐园区的新优势。一要严格兑现征地补偿政策。对被征地农民要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补偿,并及时足额支付到位。二要认真落实安置政策,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在就业上,要利用“阳光工程”无偿组织被征地农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园区企业定向培训用工,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有序组织被征地农民成立劳务服务公司,有针对性地为园区提供劳务服务,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条件。住房安置上,要在科学合理规划居民安置示范区的基础上,实行“先建房后拆迁”,消除被征地农民的顾虑和抵触,同时在安置区完善配套功能,实行社区管理,真正实现“农民变居民,农村变城镇”。社会保障上,要按照“应保尽保、先保后征”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征地批后实施程序、社保资金筹集及分配使用管理等问题,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三要建立健全和谐民调机制,切实有效地解决征地补偿、拆迁安置、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与纠纷,建设和谐园区,为园区建设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