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市食品安全情况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坚持“保安全、强监管、促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健康安全的突出问题,通过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源头治理、市场准入、专项整治、宣传教育以及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好转,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保障,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后,市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市、县(区)均成立了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搭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工作平台,完善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责任制等规章制度,进一步理顺了工作职责、整合了监管资源,并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把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经费列入了同级财政预算。全市建立并有效落实了“四层责任制”,即:市政府与县(区)政府、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市级职能部门与监管对象签订责任书;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各职能部门签订责任书;县(区)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政府与监管对象签订责任书,年终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并通报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有力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目前,全市“各级政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已基本建立,“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部门职责已有效落实,“全市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已全面形成。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食品安全工作社会氛围。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四川省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市政府组织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制定了食品安全宣传方案,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新闻信息、街头宣传、咨询服务、科技下乡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仅去年,累计在城区共开展街头宣传咨询服务活动8次,发放宣传资料4.5万份,接受现场咨询2500多人次;在农村集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21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100余幅,发动企业设立宣传栏62个,开办食品安全知识讲座8次,在电视、广播、报刊上刊登和播放各类信息20条。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普及了食品科学知识,增强了公众的食品安全参与意识,“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已初步形成。
(三)强化全过程监管,做到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可控。
1、突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监管。一是大力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市政府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农业部“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计划”为指导,全面加快标准化建设和产地、产品认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食品污染。截至20*年底,全市共组织制定农业地方标准15个,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9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15个,种植示范面积40万亩,标准化养殖规模350万头,累计有15家企业、8大类、42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建立各类特色产业基地145万亩。二是不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部门职责,市政府明确了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种植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负责,水利部门对水产品养殖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负责,畜牧部门对畜牧饲养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负责的农业投入品监管责任分工,并督促由农业部门牵头组织对全市80多个乡(镇)农资市场的1240个种子经营网点、1080个农药经营网点、940个肥料经营网点进行了全面检查,仅去年查获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7件,查获违法产品数量143803公斤,涉案金额达60多万元;由水利部门牵头开展了违禁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渔药整治活动;由畜牧部门牵头开展了生猪饲养、屠宰检疫监督执法、兽药饲料市场整治活动,加强了畜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2、突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督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切实履行生产加工环节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一是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查企业生产条件,大力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全市123家食品生产企业的145个产品全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加贴QS标志。二是积极培育创建名牌。目前,全市共有5家企业的8个产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4种食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质量信誉等级AA级以上企业7家。三是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责任。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各食品生产企业签订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350份,对企业实行A、B、C、D分类管理和动态监管。四是加强监督监测检验力度。目前,食品质量抽样平均合格率达到了78.5%。五是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平均每年全市出动执法人员3800多人次,执法车辆800多台次,从严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检查,加大打击违法行为力度。仅去年共查处无证生产企业83家,不合格企业165家,不合格产品185个批次。同时,督促商务部门切实履行对生猪屠宰场监管责任,责成对全市的生猪屠宰场进行清理整顿,取缔了一批无证非法屠宰场(厂),确保了市场猪肉的质量安全。
3、突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督促工商部门切实履行流通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责任。一是全面推进“四制两查一承诺”监管模式。以食品经营者的进销货台帐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作为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食品市场准入,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依据,对大米、酱油等28大类食品在其合格商品上必须加贴食品市场准入QS标志。二是强化市场日常监管。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查处力度,突出对儿童食品市场、农村市场、粮油市场、盐业市场、重大节日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仅去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30人次,执法车辆700台次,查获假冒伪劣食品5754公斤,查办食品违法案件457件。三是建立健全消费维权快速反应机制。在健全申诉举报网络的基础上,推行限时办理消费者申(投)诉服务,对涉及县城的申诉,工商执法人员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对乡镇村的申(投)诉,力争1个小时内赶到现场,及时快速处理,解决消费者的申(投)诉。同时,督促商务部门对市场酒类产品的质量安全负责,切实加强监管,严格销毁假酒,处罚经销商,酒类产品质量基本得到保障。
4、突出食品消费环节监管。督促卫生部门切实履行餐饮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一是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市卫生部门将全市3486家餐饮服务企业全部纳入食品卫生信誉等级评定范围,经评定A级6家,B级531家,C级2238家,全市食品卫生量化评级实施率为100%,实际评级率达80%,全市食品卫生的整体监管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二是强化群体性聚餐活动的管理。全市统一规定各餐饮单位凡承办5桌以上群体性宴席,必须提前2天申报,由卫生部门统一派驻卫生监督审核菜品,验收原辅材料,现场加工指导,餐前品尝留样,餐后观察应急。近年全市所有群体性聚餐未发生任何重特大食品安全事故。
(四)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1、精心组织,抓住整治重点。根据全国、全省的统一安排部署,市政府及时制发了《巴中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并作为经常性工作,常年持续开展,切实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奶制品、豆制品等作为重点品种;把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农村市场等作为重点区域,以各类批发市场、超市、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场所,整合执法力量,适时开展全市性的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如夏季高温时节,开展豆制品、奶制品及冷冻饮品专项整治;国庆前夕开展儿童食品、食用油及白酒专项整治;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肉制品、水产品及腌腊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各职能部门还结合实际,开展了桶装水、饮料、保健食品、小作坊、“五一”黄金周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全市食品市场安全有序。
2、严管重罚,整治成效明显。去年,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全市集中4个月时间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促进了全市食品的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受到省政府检查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在整治工作中,分部门负责,责任到岗到人,不漏一个环节,一家企业,一个门店、一家市场,覆盖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场所。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建立联合整治制度,开展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予以坚决曝光。在整治活动中,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5000人次、执法车辆5200台次,检查食品生产厂家、小作坊1000家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2200家次,各类食品经营企业6200家次,餐饮食堂和饮食摊点5600家次;立案查处食品安全案件52起、涉案金额3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万元,处罚款56万元;取缔无证生产企业8家、经营企业5家、无卫生许可证餐饮店(馆)32家,责令整改食品企业58家,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食品抽检1560批次,查处不合格肉品530公斤,不合格食盐1200公斤,其他散装食品500公斤;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5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通过整治,全市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现状明显改善。
3、客观评价,强化部门责任。去年,我市被列为全省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城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狠抓落实,顺利通过了省综合评价验收,并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年,巴州区已被列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政府决定对平昌、通江、南江县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通过以评促管,以评促改,强化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细化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五)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构建长效机制。
1、组织保障方面。一是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市委、市政府“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活动内容。二是把关注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党纪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范围。仅去年在专项整治期间,我市召开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座谈会、行风评议会、述职报告会10多场次,有力推动了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三是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常设机构。
2、工作体制方面。建立了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督察通报制度、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理预案、新闻等制度。坚持了分段监管制度,建立了监管信息网络,完善了重大违法案件报告制度、案件协查协作制度和违法企业记录通报制度,以及质量溯源、食品召回管理制度。市政府印发了《巴中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群防群治,建立了举报投诉奖励制度等,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齐抓共管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格局。
3、监管措施方面。一是实行主体准入情况通报制。以政务中心集中办公为平台,相关职能部门每天交换政务办理信息,提前为业主做好质量法制宣传和技术帮扶指导服务,对不具备生产经营条件,又不属于行政许可的,劝其自动退出。二是积极探索了食品安全监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质监、农业、畜牧、药监、工商等现有检验监测力量,推行检验检测资源共享,避免硬件重复建设,大大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检测整体服务水平。三是建立了企业诚信评价会签制度,有效避免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和互相扯皮的现象,提高了政府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四是各基层政府、各监管部门加强了对监管队伍的培训和监管手段的投入,全市的食品安全服务监管水平大大提升。
二、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实现了食品安全状况总体可控,食品安全形势逐步好转。但是当前全市食品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基础比较薄弱,监管力量亟需增强,监管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食品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中,涉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存在职能交叉、重叠、多头管理的现象,形成职责划分不清、监管工作乏力的问题。
二是依法监督管理难度较大。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特点是“多、小、散”,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食品监管及食品风险控制的难度较大。同时,全市城镇下岗职工、低保人群从事食品经营及餐饮的较多,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经营行为进行依法监管难度较大;
三是农村地区监管比较薄弱。我市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加之监管力量不足,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食品监督管理手段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缺乏,管理缺乏手段。食品安全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及时传递,综合利用,资源共享的平台需要加强。
三、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牢记使命,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断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将继续抓好《巴中市食品安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坚决杜绝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发生,把依法行政、科学行政作为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二)强化源头,促进全市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快我市无公害基地和无公害产品建设步伐,使我市的无公害基地和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发挥好支柱产业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同时,对已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基地的产品实行动态监管,强化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食品安全责任。
(三)严格准入,确保生产流通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在生产环节要督促企业积极申请认证,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在流通环节上要严格审查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的规定,继续加大对无证生产经营户的查处取缔力度,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突出重点,继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力度。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把食品安全的常态监管和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加大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继续加大查处大案要案的力度,涉嫌犯罪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和政府的公信力。
(五)创新监管,不断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结合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要索票索证和台帐制度,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承诺制度。继续整合我市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资源,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六)大力宣传,逐步形成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新局面。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宣传食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的宣传活动,切实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科学理性的食品消费观念;以预防重大食源性群体中毒事故为重点,做好集体就餐的指导和管理;大力宣传我市的食品名牌企业,产业化农畜产品基地,适时曝光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各环节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形成整治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的强大舆论攻势。
(七)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防止吃拿卡要和以权谋私行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执法队伍培训,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市政府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励精图治,知难而进,努力加强和改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构建和谐巴中,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小康做出新的贡献。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