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和调研的通知》(**府办〔**〕140号)文件精神,我县荣幸地被安排为改革试点县,这是上级部门对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视、关心和寄予的厚望。为此,我局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专门组织了懂政策、事业心强、熟悉基层工作情况的6名同志,组成调研小组,深入9个乡(镇),广泛听取乡(镇)党委、政府、村民委员会及一线农业技术员的意见,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汇总,通过为期12天的调研,掌握了体系建设情况,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现将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一)机构设置
1、县级
**年,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立有一个县级业务主管局即县农业局,内设行政办公室、财务室;下设有三个二级局,即:农经局、畜牧局、渔政监督管理局。全局共设有21个职能站所,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机化,农村经济管理等五个方面的职能。分别是农村经济管理统计办公室、农民负担监督办公室、农民承包合同管理办公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站、农业科教培训中心、水产事业站、渔政执法大队、农机安全监理站、农机培训学校、农业环保站、经济作物推广站、瘦肉型猪统一供精站、兽医站(边境动物疫病监测站)、动物防疫监督所、畜牧技术推广站、养蜂技术推广站、热经作物推广站、电脑农业推广办公室、职改办、项目办。
2、乡镇
全县九个乡(镇)中,**等五个乡镇成立农业综合技术服务站,**乡等四乡镇单设农技站、兽医站、农经站。
(二)管理体制
泸水县农业局为县人民政府一级事业局,负责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工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事、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主管,业务由县农业局主管的双重管理体制。
(三)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目前有一幢办公楼、畜牧综合楼、种子管理站仓库、瘦肉型猪统一供精站试验示范生产设施、水产试验示范生产基地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区域分散、拥挤,职工住房极为紧缺,农技推广所需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简陋。
乡镇少部分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自己的职工住房和办公区域,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办公室和职工住房紧缺。全县九个乡镇基本没有相应的农业技术推广实验仪器设备。
(四)人员构成
1、人员编制
**年,人事局核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人员编制有533人(农业270人,畜牧兽医175人,农经76人,公务员12人),其中:行政12人,专业技术人员521人(县级编制185人;乡镇编制336人)。
2、在岗人员
全县现在岗人员421人,其中:公务员8人,农业技术人员208人(县局101人,含工人23人;乡镇107人,含工人2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75人(县局24人,含工人1人;乡镇51人,含工人3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130人(县局62人,含工人9人;乡镇68人)。
3、学历情况
(1)县级
县级在岗专业人员中,以参加工作时统计的学历,中专以下有30人,中专142人,大专10人,本科3人。分别占16.21%、76.76%、5.41%、1.62%。目前,大多数人员都参加**农业大学函授专科和本科的进修学习,已有65人大专毕业。
(2)乡镇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在岗人员中,以参加工作时统计的学历,中专以下有6人,中专217人,大专3人,本科2人。分别占2.63%、95.18%、1.31%、0.88%。目前,大多数人员都参加**农业大学函授专科和本科的进修学习,已有86人大专毕业。
4、年龄结构
(1)县级
在187名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员有60人,31岁至40岁的有90人,41岁至50岁的有34人,50岁以上的有3人,分别占32.08%、48.13%、18.18%、1.60%。
(2)乡镇
在226名农业技术推广事业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员有157人,31岁至40岁的有51人,41岁至50岁的有16人,50岁以上的有2人,分别占69.46%、22.57%、7.08%、0.88%。
(五)职称情况
1、县级
技术员和技术员以下的人员有29人,占15.51%,其中:农技9人,兽医8人,农经11人,水产1人;助理师级73人,占39.04%,其中:农技32人,兽医25人,农经7人,农机9人;中级师50人,占26.74%,其中:农技20人,兽医20人,农经2人,水产4人;副高级2人,占1.07%,其中:农技1人,兽医1人。初级工人11人,占5.88%;中级工人14人,占7.49%;高级工人8人,占4.28%。
2、乡镇
技术员和技术员以下的人员有80人,占35.39%,其中:农技27人,兽医12人,农经38人,农机3人;助理师级111人,占49.12%,其中:农技57人,兽医39人,农经9人,农机7人;中级师32人,占14.16%,其中:农技12人,兽医17人,农经3人;初级工人1人,占0.44%,中级工人2人,占0.88%。
(六)工资来源、福利待遇、社会保障情况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障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工资每月基本保证能够按时发放。但农业推广经费紧缺,基本没有什么福利,部分乡(镇)农技人员出差、下乡的补助处于无力解决的状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为了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用人机制、改善农技推广服务质量,我县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以农村经济管理、种子、经济作物、植保、水产、土肥、渔政、农机、农业信息、农业教育、科普培训等多学科、宽领域、全方位、多功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其服务手段和业务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科学技术力量发生了质的变化;农业基础地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步伐有了长足进步并不断推陈出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已经向产业化调整方向迈出了战略性步伐,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的加快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反映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系统与新形势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特别表现在管理体制不顺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仍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如下一些主要问题。
(一)体系建设不完善,一线推广力量薄弱
目前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共有在岗人员421人,其中:县级195人,占46.32%,乡镇226人,占53.68%。。县级核定编制数为195人,全部在岗,而乡(镇)站核定编制336人,在岗人员226人,只占编制的67.26%。农技推广技术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大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
(二)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全县农业科技推广系统,除了人员工资以及有限的人头经费外,县、乡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主要依靠省、州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入。有些乡镇专业人员下乡指导农业生产连路费都报销不了,长期处于“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局面。
(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步履艰难
我县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全县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大多数地方不通公路,农户居住分散,有的三四家人居住一个山头,农技人员来回奔走,劳动强度大。另外,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对农业科技知识接受能力差,农业科技成果起不到应有的增产增收效应。
(四)服务手段落后,服务与需求脱节
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一张嘴、两条腿,裤兜揣着一支笔”的方式,凭经验、用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缺乏现代的高科技服务手段,科技成果目标大多定位在高产量上,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对传统的大宗农产品技术储备的多,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不够;技术推广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研究不够,致使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五)运行机制不灵活,被动服务绩效差
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管理型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缺乏科学的激励办法,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科技人才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六)知识更新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新的农业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
大部分技术人员长年累月在一线工作,与外界接触少,有的参加工作几十年也未到过省城昆明,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知识老化,形成了“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虽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断庞大,但知识更新缓慢,人才结构不合理,工作上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需要。
三、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几点建议
农技推广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的关键环节,是联系科研、教育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增强农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深化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过程中既不能简单地把农技推广机构推向市场,又不能以强调稳定而维持现状,应从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按照“推广目标现代化、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人员配置合理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一)推广目标现代化
就是农技推广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科技革命、实现技术跨越的要求,加速农业由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按照新阶段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知识化的发展趋势,农技推广工作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主要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二是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综合服务转变;三是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向资源开发技术和市场开发技术相结合转变;从而,为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为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保证。
(二)推广队伍多元化
就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企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组织,支持农村各类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充分调动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1、县农技推广机构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以切实履行好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和行政管理职能,承担重大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病虫害预测、预报和调查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测,农业技术咨询、培训、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动物疫情监测等公益性职能。
2、改革乡镇农技推广体制。根据我县自然条件和具体实际,以及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乡镇农技站、兽医站的建设和管理,农经站一次性划政府管理,将乡镇二站“三权”收回县局管理,作为县级农技推广的派出机构,承担农技推广的公益性职能。人员从现有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中公平、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从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派出部分专业人员充实乡镇,不足部分通过大专以上毕业生中考试择优录用。
3、将原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产前、产中技物结合经营性服务,从公益性职能中分离出来,搞活经营性服务。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将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购销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等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产业服务中心组织起来,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科技进步。
(三)推广行为社会化
1、切实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突出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特别要保障基层农业推广机构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
2、创新管理机制,调动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事业单位改革,推行专业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制,报酬、荣誉与绩效挂钩,奖勤罚懒,促使科技人员加强学习与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及激励机制,放宽放活科技人员,鼓励和支持去领办、联办各类专业协会、服务实体、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开展科技承包,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致富信息服务等。
(四)推广形式多样化
就是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就技术抓推广、各自为阵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进行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我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搞好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1、坚持农业科技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坚持采用集中培训骨干与巡回宣传相结合,现场指导培训与广播电影电视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样板带头作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2、强化农技推广机构与龙头企业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技推广机构要围绕我县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形成龙头企业建基地,科技人员搞服务,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服务形式。
3、实行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强化对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管理。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组织,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人员,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经考试考核获得了农技推广员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政府主管部门对民办各类农技服务组织既要积极引导支持,又要强化宏观管理,定期评估、审验和培训,保障服务质量。
(五)人员配置合理化
根据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所需专业特点合理搭配和组装,以求改革后的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重视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因此,要制定中长期的培训再教育计划,采取派出支请进来的形式,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保证人才资源储备,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七)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同时建立起贡献与效益挂沟的机制,把竞争机制引入农业科技管理。
(八)深化改革,构筑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按照国家农业技术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本着精简、统
一、高效的原则,把我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科技实力和活力不断增强的农业科技实体。
2、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等政府职能从事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纳入公务员管理。同时,乡镇人员归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县级纳入政府职能,归口农业局管理。
3、畜牧兽医职能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推进兽医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