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范文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调查报告

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制度和职能、优化后勤队伍的过程。传统体制下,政府机关后勤服务完全由政府后勤机构承担的做法,在新的形势下,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弊端。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机关后勤生产力,进一步探讨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调查掌握的情况,从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瓶颈”和加快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报告。

一、我市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现状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我市政府机关后勤部门对后勤产业进行优化重组,实现了后勤产业的跨专业、跨部门甚至跨系统和跨地域的联合,在为党政机关服好务的同时,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积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是,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

1.目前管理范围比较分散

我们**市政府机关共有**个办公大院,**个机关干部职工宿舍区,布局分散,一方面每个办公大院都要安排人员管理,增加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每个大院都要安排管理人员和保安、保洁人员,同时还要负责维修、绿化,增加了管理成本,后勤服务费用开支大。从客观上导致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难以全面推行。

2.市场意识不强

机关宿舍一部分住户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心存疑虑:一是认为机关后勤服务是福利型的,应该由政府财政来负担,不应该社会化;二是认为社会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担心推行社会化会导致保障能力减弱、管理水平降低、服务质量下滑。

3.配套政策没有跟进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相关政策法规建设滞后,致使管理缺少法规、契约缺少规范、评估缺少标准、奖惩缺少依据。另外,机关公有住房出让给个人以后,相关的管理政策法规并未配套,维修服务等问题因邻里关系不协调或因维修涉及经费大而无法解决。

4.后勤服务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后勤服务部门在机关的地位相对较低,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一部分人员学习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薄;大多数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普遍较低,专业技能缺乏;一部分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担心改革引发矛盾,处理不好会影响部门工作,缺乏开拓精神。

二、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瓶颈”

1.职能上的原因,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没有彻底分开。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是习惯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供给式服务,仍停留在初级阶段。经费、人员、编制分开了,但资产不明晰,结算关系没建立,工作没理顺,职能交叉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2.政策上的原因。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机关后勤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既涉及机关办公保障,又涉及职工生活服务,如财政体制、工资分配制度等。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不可能成为一种孤立的进程,还需要配套条件,要和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相协调。

3.观念上的原因。思想观念上难以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后勤的思维方式。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或者只是机关人员分流的渠道,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后勤服务部门自身的依赖思想没有转变。参与市场竞争意识淡漠。

三、加快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对策

1.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对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重要性的认识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不移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同时,有关人员必须认识到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有权威的职能机构应加强对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适时及时地出台有关政策,抓好典型,总结经验,保证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机关后勤服务必须进行社会化改革,而机关事务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提供物质保障为手段,以保证机关高效有序运转为目的,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机关事务管理工作都不可能被社会化。

2.理顺机构,进一步规范机关后勤职能

从保障机关建设和工作需要的实际出发,本着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统一各部委机关后勤的体制和机构,明确规范机关后勤职能,从组织体制上优化结构,切实解决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重复交叉不规范,管理责权脱节等问题,真正做到职能规范,职责明确,权责统一,相互制约,协调发展。

3.扶植发展,加快服务社会化步伐的要点把握。

后勤服务社会化已走过一段历程,当前重点要把握五个要点:一是现有服务项目要搞好,稳定机关内部市场。二是选择优势项目,及时进入社会市场。三是合理引进竞争机制,弱化各部委、各厅局的后勤管理职能,切断部门利益温床。四是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原始积累。市场经济是实力经济。后勤服务经营单位只有发展壮大,才有能力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五是鉴于目前后勤服务经营单位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等问题,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帮助这些单位改制。

4.硬件建设,为社会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进一步强化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套措施。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机关后勤部门向社会化过渡。例如:计划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支持机关后勤服务单位兴办服务经营实体。物价管理部门要随着财政体制改革和预算标准的提高,支持机关后勤服务收费标准和价格逐步向市场价格过渡,促进后勤服务商品市场化。税务管理部门也要根据经费自立程度、服务的市场化程度给予后勤部门适当照顾,促使机关后勤服务逐步发展壮大。

5.市场接轨,努力提高社会化条件下的机关后勤服务质量

机关后勤部门要积极拓展两个市场。社会化后的机关后勤服务部门区别于一般社会企业的显著特点是要面对机关和社会内外两个市场,既要为机关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保持在内部服务市场的份额,又要参与市场竞争,拓展外部市场。机关后勤部门要立足机关、面向社会、走进市场、参与竞争”,在保证为党政机关服好务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便捷的专业化服务,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由过去的“事业型”、“福利型”,向“经营型”、“社会型”转变。在这种转变下,既解决了后勤经费不足,又能创造一定的物质财富,提高了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通过方方面面努力,加快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步伐,适应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符合机关实际的后勤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后勤服务和行政管理两种职能分开。建立机关与后勤服务单位的核算关系;在后勤服务单位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转变其内部运行机制,增强其自立能力,逐步减轻国家负担;推动有条件的服务单位过渡为事业性服务经营实体,努力使我市的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