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就业前景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就业前景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就业前景问题社会调查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就业前景问题社会调查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社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举措;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进行讲述。其中包括: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单位类型看、从需求的单位性质看、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从需求的人才素质看、从需求的人才专业素养看、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未来就业求职的发展格局、“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市场优化结构,协调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高校改革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等,具体材料详见:

求职之路难”是很多求职者的感叹。以前,经常在报纸、电视等媒体看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多、就业非常困难。那时,我对此毫无概念,好像离我很远。当我自己在暑假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认真调查后,我发觉:大学生的就业真的是一个引起各界关注的全社会的问题。

8月初,我以“大学生就业前景”为社会实践调研课题,走访了**市人才市场、**市人事局、以及**市机关党工委等单位,听取介绍,查阅信息。以下是我的实践和调研结果综合: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1、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将继续呈刚性增长的趋势。多年来,各地大学采取了扩招的措施,这使得在一个时期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猛增,并将继续呈增长态势。在**年代初,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仅为几万人;**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为31.2万人;**年,这个数字将变为

四、五百万人。未来几年,虽然增幅会趋缓,但大学生毕业数量仍处于上升通道。

2、大学毕业后工作难找,面临“毕业就将失业”的问题。据数据记载,截止到**年5月底,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是:49.81%已签约和已有意向;27.25%没有找到工作;15.02%不想马上就业。即目前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大体在50%左右。今后,以我们**为例,需要的人才将偏向高学历、高技能、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

3、就业理念亟待转变,未来社会需求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人才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未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实际上并不是减少,而是更加需要,关键是要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就业。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在校生,求职、就业对我们来说,迟早将会面临。在3年后,我们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在哪里?这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和作出回答的。我想,在增加自身含金量的同时,今后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要有一颗平常心。

二、社会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分析

1、从需求的单位类型看:目前,该市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占整个人才需求的一半多,达到54%,各级国家机关需求占35%,事业单位仅占11%。

2、从需求的单位性质看:金融部门无可厚非地占据了首位,占到37%;法律类次之,占到31%;财务会计类名列第3,占到11%;其他如小语种外语类、计算机类、物业管理类、人才管理类和信息开发类等社会应用型人才,均为今后外企需求人才的几大热点。

3、从需求的人才类型看:复合型人才是最受企业单位所欢迎的一种社会人才,占到社会总需求的67%,这是市场上真正短缺的人才;其次为创新型;再而分别为技术型、应用型、智能型等。

4、从需求的人才素质看:“热爱国家”是众多选取票数最多者,占97%;“有事业心”紧随其后,选取率占95%。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自信心”为首,占到94%;“与人合作能力”的选取率占88%。

5、从需求的人才专业素养看:众多的社会单位选择主要集中于“掌握宽阔的基础理论知识”,占62%;“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占86%;“掌握精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占65%;“了解一些跨学科知识”占65%;“了解一般的自然科学知识”占57%;“了解一般的社会科学知识,占70%;“了解一般的人文科学知识”占73%。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的社会单位对所需人才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已从过去的“深厚”,转换为“宽阔”,亦即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社会人才方为社会单位欢迎。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乐观的原因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4、其他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一是专业问题。有的专业设置不合理,或热门过热,如目前法学毕业生六成难就业;二是能力问题。社会单位最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应能力,市场需要的又是新型复合型人才,而现实却无法提供这类人才,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三是区域问题。东部地区就业好于西部。

四、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举措

1、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3、进一步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

4、进一步明确未来就业求职的发展格局。

伴随着高校扩招,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连续走低。据教育部统计,20**年6月初次就业率为64.7%,与2001年同期相比下降5个百分点,年底就业率上升到80%;20**年时值“非典”,经党中央、国务院全面统筹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0%,高职专科就业率为55%;20**年本科院校就业率为73%,高职专科学校就业率为61%;20**年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2.6%。

五、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1.“大学生就业难”。这是当前大部分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就业率连年下降就是有力的证据。一方面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目前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弹性降低,而城市有将近5000万的下岗职工,农村有大约1.5亿的剩余劳动力,加之413万的大学毕业生,使本就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如在城乡选择方面偏好大中城市,在地区选择上偏好东部发达地区;在就业部门与单位选择上,偏好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在对就业与择业的认识上,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等,这都使得当前大学生就业变得十分“困难”。

2.“大学生就业难是个伪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大学生就业难”只是表面现象,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只是个“伪问题”。首先从供给数量上看,虽然从**年开始大学生数量大幅增加,但20**年也仅为413万人,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5%;以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为例,20**年加拿大为580人,美国为520人,韩国为571人,而我国只有120人;按毛入学率计算,**年欧美等发达国家为61.1%,其中美国、加拿大高达80.7%。我国即使按20**年数字统计,也才刚刚达到19%;韩国为71.69%,泰国为31.92%,故中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其次从就业需求上看,当前对大学生还有着旺盛的需求:一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二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大学生资源还极度匮乏;三是仅仅看就业率并不能说明整个就业问题,因为,当前高校仅把签发就业协议和派遣证作为就业率的计算方法并不科学,还存在着不少大学生隐性就业(即就业单位没有解决户口但已经就业);还有部分大学生是自由职业者或自主创业,这些大学生实际上已就业,但由于不符合发放派遣证的条件,学校没把他们列入就业行列,这就导致了就业率缩水的情况。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观点可能把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给夸大了。

以上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又各有道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恰恰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尴尬困境:一方面,大学生总量不多但部分地区(如大中型城市)和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因在市场上“供给过量”找不着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打着“高薪”的灯笼却招聘不到满意的毕业生。这一尴尬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市场———政府———高校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六、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首先,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其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第三,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新晨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9%,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现在的大学生,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专生还要多。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应调整自己的目标,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同时注意提高自身能力,主动多方面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令人欣慰的是,“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调查”中指出,有66.10%的学生月收入期望值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这一现象表明,目前大学生的高标准就业观念已经在改变。

3.市场:优化结构,协调与政府、高校的信息沟通。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需要利用价格杠杆来协调劳动力资源(包括大学生)在各行业、部门间的分配,以此优化市场经济结构;同时,应该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做好与高校、社会等的互动,如与学校“联合”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等,使各项资源都能得到合理利用。

4.高校:改革教育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一方面,高校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把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与市场接轨;在招生过程中应根据本校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源和数量,避免盲目招生;在培育学生期间应注意提高师资力量,切实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有能力的大学生;在学生将近毕业期间,应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就业信息服务,解决因供需脱节和因信息不畅产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主动与市场、社会接轨,考虑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办学”,在专业课程设置、招生规模大小等方面与企业等进行协商,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及早了解、参与企业,通过系统实习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等。

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要实现尽快就业,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必须提升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一是政治思想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二是基础扎实,知识面较宽。那些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会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三是有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四是有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好人际关系。总之,未来需要的是适应性、创新意识、综合能力、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而对只“专”不活的人、缺乏个性特点的人、缺乏责任感的人和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紧张的人则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