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银行学习党建的报告范文

银行学习党建的报告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银行学习党建的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银行学习党建的报告

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而对于我们金融机构,良好的干部选拔机制是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干部选拔结构的完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改革和运行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我行完善干部选拔机制,努力推进制度和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是行金融机构探讨的永久话题。

一、行干部选拔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近年来,我行加大了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设的力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

(一)重视程序的合法,轻视结果的公正客观

近年来,银行系统干部的选拔任用,普遍不重视平时表现和群众公论,轰轰烈烈走程序的多,形式主义严重。竞争机制和程序的设计不合理,引导和诱发不正之风,助长空谈和浮躁情绪。我银行系统目前的干部选拔任用,其竞争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多是做表面文章,看似公开公平公正,实质是负面影响不小。

(二)重视上级行的干部,轻视基层干部

近年来,我银行系统的党政主要领导,基本上是上级部门下派的。这些干部固然有一些优势,如熟悉上级行的工作运作程序,但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下派干部对地方工作不熟悉,进入角色和工作状态,需要有一定时间。同时,容易造成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上面派得多,基层干部即使再有工作能力和实绩,也没有多少提拔机会。这样,极大地削弱了干部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群众公认”的具体尺度不好掌握

由于一些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知度不够,对干部考察、干部公推等环节有所了解的群众数量有限,怎样的范围才叫群众公认,难于科学界定。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一些问题:一是好人主义现象。平时不坚持原则、不干实事、热衷于搞人际关系的能力平庸者得票较多;敢抓敢管、勇于改革开放、干事多的人,得罪了一些既得利益者,却引起争议。二是“走过场”现象。有的组织干部把群众公认当作例行公事,按程序形式走过场了事。三是主观随意现象。出现投“好人票”、“感情票”、“圈子票”、“弃权票”的现象。四是逆反现象。认为群众公认工作中的有些做法是搞花样、摆花架子,有“愚弄群众”之嫌,产生反感对立情绪,抱着“看穿了”、“与己无关”的消极心态,常常以全部打圈应付了事,或全部打叉、弃权来发泄不满,消极对待。

二、对完善农行干部选拔机制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把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度贯穿于选任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努力推进制度和机制建设,我们要着重在以下六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努力求得新的突破。

(一)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

初始提名是我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关键环节,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我们一要实行定期推,定期开展基层群众民主推荐和党组织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工作。二要实行公推。采用公开推荐的形式,即通过党员自荐、党员(群众)联名推荐、组织推荐的方式,公推提名干部候选人。三要实行差额推。对我行党政正职和各支行正职领导干部提任人选进行差额提名推荐。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要加强探索,健全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的主体、程序及责任等,要坚持在三个“度”上下功夫:

1.扩大民主,提高初始提名的参与度

要明确提名主体,在扩大民主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要提高参与意识,加大对初始提名办法、程序及其意义的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公正意识和责任意识,慎重提名。要科学采纳民意,有机把握提名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科学设定不同提名主体在提名结果采纳中的权重。

2.规范程序,提高初始提名的可靠度

坚持定期推荐和全行职员民主提名推荐重要干部,定期非定向推荐后备干部人选,明确具体职位后,再进行定向二轮推荐,确定考察对象。探索实施干部初始提名情况在领导班子内部公开。民主推荐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反馈,增强群众对民主推荐过程的信任度和推荐结果的认可度。

3.完善制度,提高初始提名的公认度

坚持定期分析干部制度,出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分析制度》,建立定期研究分析制度,对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推进干部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和措施进行定期分析研究,拟定干部调整计划。同时要探索署名提名制度,不断加强提名主体的责任感。

(二)健全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

要努力增加选任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形成凡是不涉及保密的内容,能公开尽量公开的氛围。

1.健全重大干部信息工作通报制度

对于干部重点工作要向群众进行通报,如对于重要岗位缺职情况通报、公开选拔结果通报等。建立组织工作重要工作制度,在开展的公开选拔工作中,要召开全行职工通报会,要确保我行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关情况,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任用人选确定以后,要以召开通报会的形式,让新任领导干部在媒体正式亮相。

2.适度公开民主推荐干部的结果

在会议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之后,对推荐人选的得票、排名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

3.扩大任前公示内容和范围

落实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要在会议研究决定干部任免之后,及时通过媒体进行公示,除公示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外,还公示拟任人选的简历、照片等,以便于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拟任用的干部,进行有效监督。

(三)提高干部选拔工作民主化程度

近年来我行坚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在扩大民主方面积极改革实践,从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到民意调查,从考察预告到差额考察,从任前公示、常委会表决到全委会票决,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在扩大民主上下功夫:

1.进一步扩大考察环节民主

在坚持实行考察预告的基础上,延伸干部正常考察,深化干部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并探索试行差额考察。要不断丰富民主测评的内容方式,探索在服务对象中进行满意度测评,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反向测评”。要积极推广实施民意调查工作,并逐步扩大调查范围,实施民意调查工作要进一步引入到日常部门的班子回访考察工作中,并不断改进完善调查方式,在组织好集中式民意调查的同时,积极听取有关干部监督部门的意见,广泛收集信访信息,全面真实地了解民意。

2.进一步扩大选举环节民主

在我行各级组织换届选举中,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的途径与形式,民主选举要不断扩大。如积极推进无候选人直选、努力扩大党员群众参与、全面推行竞选演说或书面公开承诺等举措,都使得基层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推进。同样,我们还可以积极探索基层支行党政正职“公推直选”,或者是探索建立选拔任用干部差额表决办法,以此来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幕后走向台前,破除干部工作的神秘感,提高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信任度。

(四)健全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导向问题至关重要,导向是旗帜,也是标杆,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

1.完善考评体系,以科学的标准衡量干部

突出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细化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改善民生、党建等指标体系,加强对打基础、管长远工作实绩的考核。要出台《××银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扩大群众的参与度,要通过认真抓落实,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德才表现。要将德才表现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力求形成求真务实、注重实绩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2.改进考察方法,以有效的手段考准干部

加强经常性考察,在日常考察的基础上特别要注重在关键时刻、危难之时、重要关头和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上考察和识别干部。要探索完善量化考察,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察工作中的作用,要实行量化考察的方法,将数理统计方法引入考察中,把考察对象的综合情况评价分解为笔试面试总成绩、群众评价、考察组评价和考察组成员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分析定量计分。要以定量形式为定性考察提供量化依据,有效防止了主观评价的偏颇,要切实将把量化考察方法推广运用到日常干部考察工作中。

3.强化成果运用,以合理的奖惩激励干部

要强化导向,对那些坚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或提拔任用;对那些不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作风不实、业绩不佳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必要时进行组织处理。坚持把考评结果与干部的培养管理和监督有机结合,对考核反映出来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抓好整改落实。此外,要探索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考评结果,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要在进行综合考核基础上,对干部进行人事调整,使整个人事调整比较稳妥。

(五)建立健全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机制

有差额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择优,我们要力求通过“123”三步法,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123”三步法既是:

1.每年推出部分初级岗位,面向我行基层群众定向选任

在开展公开选拔中层干部工作中,坚持每年推出一些中层岗位面向有一定工作经验,有一定能力的基层群众公开选拔。此举有助于形成在基层培养干部、从基层选拔干部的良好导向,不断健全基层干部培养链。

2.每二年开展一次公开选拔(公推竞岗)领导干部和中层竞岗工作,同时开展选拔后备干部工作

我行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要不断加大,要突出亮点。在公选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工作中,要在层次跨度上加大、要在职位类别上增多,特别是要打破身份界限,要进一步开发不同层面的干部人才资源。在具体方法上也要有新突破,笔试要体现能力导向,不断增加主观开放性题型的比例,面试要不断改进方式,还要增加竞职演讲环节,在公选领导干部面试中,要设立群众评委组,要坚持干部群众代表评委进行测评,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工作的开放性。要将竞争性选拔干部经常化、常态化工作,加大联动公选的力度。

3.每三年开展一次干部集中交流工作

要不断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性交流力度,并探索建立一般干部定期、合理、有序交流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

(六)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

1.加强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一报告两评议”等工作制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配套制度建设,努力形成涵盖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较为健全的制度体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从主要靠“伯乐相马”到按制度程序选人。

2.畅通监督渠道

要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观测点,通过定期监测,了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体水平和变化情况。公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举报电话,党建网开设部长信箱,形成经常性群众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年度考核、经济责任审计、离任交接、年度总结报告、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工作等方式,形成经常性工作监督机制。

3.凝聚监督合力

加强与执纪执法、行政监督、信访等部门的联系通报,建立与银监会每季度就有关领导干部情况交流沟通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同时要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系员、干部监督工作联系通报成员等编外干部监督队伍。要通过召开会议、上门走访、发放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收集干部监督信息和意见建议,形成了干部监督网络。

4.加强中层干部选拔监督

健全和完善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建立组织部列席下级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制度,了解监督并指导下级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任免。